为进一步强化冬季道路交通事故预防工作,淮安交警高速一大队结合辖区道路交通管理现状及事故发案特点,坚持贯穿“早、细、严、广、联、抓、树”七字方针,着力消除各类交通事故隐患,进一步提高重特大道路交通事故预防能力,确保冬季交通事故高发期辖区交通秩序平稳。
一、“早”谋划,不断完善恶劣天气预案。针对冬季事故预防工作的特点,大队提早制定并完善了各类工作预案,特别是恶劣天气工作预案,做到防范于未然。春运之前,大队积极围绕“降事故、保畅通、保平安”工作目标,与路政、养护、施救等部门联勤联动,开展模拟实战联动练兵,有效地增强了应对恶劣天气的实战能力、协调能力以及快速反应能力。同时,根据实战工作中发现的问题与不足,及时有针对性地完善高速公路恶劣天气应急预案,进一步层层明确职责分工,强化信息反馈、指挥调度、协调配合等工作环节上的快速反应能力。
二、“细”排查,及时消除各类隐患。大队联合淮安管理处进行细密排查,对事故多发路段实施综合整治,加装指示标识。完善重点车辆、驾驶人户籍化管理和道路交通安全责任卡管理制度,建立重点车辆、驾驶人交通违法定期通报制度。将客运车辆、危险化学品运输车辆、交通违法记分满12分、发生过重特大交通事故、从事专业运输驾驶人纳入重点监管。协调督促长期或经常从事营运载客汽车、危险化学品运输车辆、重型载货汽车、半挂牵引车的公司源头化记载工作,对使用情况实施有效监管,做到病车不出门,高速上不违法,谨慎驾驶平安出行。
三、“严”措施,严密组织专项集中整治行动。集中开展高速公路超速、超员、违法占道行驶、涉牌涉证、违法停车上下人等严重交通违法行为专项整治行动,对超员、超速等严重交通违法行为,务必做到发现一起、纠正一起、处罚一起。继续发挥固定岗勤作用,严看严守重点路段、时段、收费站,把警力和装备投向路面,加大巡逻密度,落实路面执勤执法责任,提高夜间、凌晨、午间和恶劣天气的见警率、管事率,特别要盯住容易引发特大事故的重点车辆、重点人员、重点交通违法行为,严查、严管、严控、严治。
四、“广”宣传,营造交通安全宣传教育氛围。为迅速掀起冬季交通安全宣传高潮,大队积极创新宣传的内容、方式和手段,深入辖区进行交通安全教育。利用广播、事故展板、播放宣传光碟、发放宣传品、悬挂固定标语等形式开展宣传工作,营造浓厚的交通安全氛围。在服务区、收费站及沿线的跨路桥梁等处悬挂交通安全宣传横幅,制作永久性标语、桥梁固定标语,滚动跨路电子屏标语,充分发挥报刊、网站、电视、电台等新闻媒体宣传阵地的作用,以“声、屏、网、像”立体网络大力营造铺天盖地的宣传声势。
五、“联”动密,部门协作做好冬季保通工作。大队以部门协作为突破口,加强与高速路政、医疗、施救等部门以及危险化学品运输企业的联合管控。一是与高速路政联勤联动,联合指挥、联合巡逻、联合执法、联合施救、联合宣传,共享高速公路监控设备,互通信息,提高高速公路管控能力;二是与气象部门建立协作制度,定期发布天气路况,根据天气变化及时调整勤务和实施交通管制,提高管理针对性;三是与医疗急救部门建立救治“绿色通道”,主动与沿线各大医疗部门沟通协作,实行“绿色通道”,只要是高速公路发生了交通伤亡事故,都实行无阻碍式救援,使伤者能够得到及时救治;四是与危险化学品生产和运输企业建立联系制度,建立经常途经高速公路的车辆及驾驶人等台帐,对驾驶人及时地进行交通安全教育和提醒。
六、“抓”科技,加大非现场执法力度。大队按照坚持科技强警,积极打造以信息化为引领的高速公路智能交通体系。通过公路交通监控系统发现、公安交通指挥集成平台指挥、收费站拦查的三位一体的高速公路交通安全防控体系,实现高速公路交通安全联网管控。充分发挥雷达测速仪、数码相机、执法仪记录仪等的作用,准确抓拍车辆违法信息,提高指认违法的技术含量。屯警于路,在各个高速公路出口严把严守,以科技手段及时拦截查处各类严重交通违法行为。
七、“树”形象,坚持严格、公正、文明执法。在认真贯彻执行《交通警察道路执勤执法工作规范》的基础上,从执勤执法的每一个环节、每一个动作和每一句文明用语做起,规范警容风纪和执法行为。主动把优质服务融入到公安交通管理工作的各个“窗口”中,在重点收费站口设立交警服务点,为过往车辆和群众提供咨询、急救以及茶水等服务,树立高速交警良好形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