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月,受新学年开学以及中秋、国庆双节等因素影响,北京交通大堵。据了解,不仅北京,上海,广州,深圳等地九月交通情况也是“堵不胜堵”。就在最堵人堵心的时刻,交通部发布了开展“公交出行宣传周”的讯息。据交通部网站最新信息,为深入推进城市公共交通优先发展,提高城市公共交通服务水平,加强城市公共交通出行的宣传和引导,根据《国务院关于城市优先发展公共交通的指导意见》关于“大力加强公共交通和绿色出行的宣传和引导”的要求,2014年“公交出行宣传周”即将开始。本活动拟通过开展多种形式的主题宣传活动和公共文化活动,提高社会各界的公共交通参与意识,改善城市公共交通发展的外部环境,推动城市交通发展理念的转变,在全社会营造关心公交、支持公交、选择公交的社会风尚。
主题鲜明:优选公交 绿色出行
据了解,2014年“公交出行宣传周”活动的主题是“优选公交、绿色出行”,活动时间为9月16日-22日。以“广泛参与,便民惠民,因地制宜,节俭高效”为原则,并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转变工作作风,厉行勤俭节约的有关要求,力戒形式主义、奢华浪费,崇尚简朴、厉行节约、务求实效的号召。
开展多种形式的主题宣传活动,加大公众参与力度。
交通部要求各地紧密结合当地特点,积极开展特色鲜明、内容丰富、群众喜闻乐见和参与性强的主题宣传活动。一是在“公交出行宣传周”活动期间,邀请当地党委、政府及有关部门领导率先垂范,帮助解决困难。二是联合有关部门,并争取当地人民政府的支持,对各项主题活动进行广泛动员和集中宣传。三是要组织开展多种形式的城市公共交通群众性公益文化活动,提高社会公众的参与面、认知度和认同感。四是积极开展“公共交通进社区”活动组织公交企业深入大型社区、商务中心等地,广泛征求社会公众对公交服务和管理方面的意见和建议,并制作宣传材料,打造具有当地特色的“公交出行宣传周”。
其次,各交管部门还应充分利用网络、电话、手机等多种渠道,积极开通公交服务热线电话、“公交出行宣传周”活动官方微博、公共微信账户等沟通渠道,加强与社会公众的互动交流,全面了解公众诉求,及时解答公众关切的问题。在活动期间的适当时段,将城市公共交通运营调度中心、应急指挥中心、城市公共交通场站等设施或内部管理场所向社会公众开放,让社会公众真正走近公交、认识公交、感受公交,拉近城市公共交通与公众的距离。三是充分利用城市公共交通车厢、候车站亭等,开展“文明乘车日”、“公交助残日”、“公交文明进车厢”等主题活动,引导乘客自觉排队、为老弱病残孕乘客主动让座,共创“文明公交”良好氛围。
加强舆论宣传报道,创办公交文化。
活动还要求各地围绕“公交出行宣传周”活动主题,充分利用报纸、广播、电视、城市公共交通车载电视等媒体,做好城市公共交通优先发展理念和“公交出行宣传周”活动的宣传报道和舆论引导。要积极编辑制作城市公交公益性宣传片,并在电视和政府有关部门网站进行播放;要在电视、广播、报纸上开设“公交出行宣传周”活动特色栏目,在交通运输部门和公交企业门户网站开设“公交出行宣传周”活动专栏,及时对当地活动开展情况进行宣传报道,并向社会公众发出“公交出行宣传周”活动倡议,大力营造人人关心、支持和参与公交的良好社会氛围。
“公交出行宣传周”活动期间,城市公共交通企业要组织广大职工积极开展形式多样的服务质量、服务技能竞赛、岗位练兵、技术比武等活动,鼓励职工勤奋学习、钻研业务、提高技能,培养和造就一支业务精通、技术精湛、团结向上的职工队伍。对于表现突出的公交驾驶员、调度员、乘务员等一线公交职工,要借助“公交出行宣传周”活动,通过适当形式予以表扬,鼓励全体职工向先进楷模学习,形成“比学赶帮超”的生动局面,积极培育爱岗敬业、乐于奉献的企业文化,切实提高职工的服务意识和服务技能。
开展“平安公交”创建活动,实施公交便民服务举措。
“公交出行宣传周”活动的契机,按照部关于“平安交通”建设的总体部署,积极配合有关部门,对城市公共交通安全保障工作进行系统安排和全面督查,扎实开展“平安公交”创建活动。一是活动期间,组织城市公共交通企业集中开展安全生产大检查,彻底排查安全隐患,健全安全生产管理制度,全面提高安全生产保障水平。二是联合公安、安监、武警消防等部门,增强社会公众的安全防范意识和突发事件的应急处置能力。三是活动期间,商请公安等部门组织应急演练,提高公交企业和司乘人员的安全应急能力。
“公交出行宣传周”活动期间,各地要针对公共交通服务中存在的问题和社会公众反映的突出问题,积极协调有关部门,着力实施若干便民利民、富有实效的服务举措,包括优化调整城市公共交通线网、开辟新的公交线路、开通公交专用道、更新城市公共交通车辆、改进公交信息化服务、改善公交场站候车条件等等。通过采取多种形式的服务举措,努力为乘客提供方便、可靠、舒适、优质的出行服务,切实改进公交服务水平,提高公共交通吸引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