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ina Road Transport Academy
北京:首部地方性标准网上纳谏 双向两车道“窄路”拟划公交专用道
来源:中国交通报 2014年9月15日8:41

  在信号控制交叉口宜安装公交优先信号控制设备,提高公交专用道通行效率,降低延误。

  公交专用道应重点设置在公交运行速度低的路段,双向两车道的道路也有望施划专用道……记者从北京市交通委获悉,9月5日,作为“公交专用道”设置的首部地方性标准,北京《公交专用车道设置》征求意见稿(以下简称“征求意见稿”)通过网络面向社会征求意见。

  公交专用道拟“分级”设置

  目前,北京多条公交专用道存在分散、割裂等情形。对此,征求意见稿规定,公交专用车道的设置原则要连续成网,应含盖多等级道路。同时,公交专用车道的设置应按照客流实际需求设置,应重点设置在公交运行速度低的路段。公交专用车道的设置形式、设置方法应充分保证专用车道运营安全。征求意见稿将公交专用道划出3种类型,意味着将“分级”设置。其中,包括高峰时段、长时段和全时段公交专用道。“长时段”是指一天中出现大交通流量的时段使用。

  征求意见稿还提出,越是拥堵的地方越要施划专用道。双向两车道道路满足施划条件,且有其他替代道路供社会车辆使用的时候,可以施划单向或者双向公交车专用道。这意味着,一些老城区内的窄路将新增专用道。另外,新建道路、改扩建道路也将参照预测客流数据等,直接施划公交专用道。

  目前不时有社会车辆不遵守规则开进专用道,今后,电子眼对这些行为的监控将更加严格。

  如何监控公交专用道是否被占用?征求意见稿提出,为了减少社会车辆违法占用公交专用车道,应安装违法行为图像取证设备,也就是俗称的“电子眼”。监控设备间距400米至500米。

  除此之外,公交车上也宜安装移动违法行为图像取证设备。这些电子眼要与相关监测平台联网,还能检测公交车流量。

  另外,在信号控制交叉口宜安装公交优先信号控制设备,配合公交专用导向车道,提高公交专用车道通行效率,降低延误。

  从需出发 征询完善

  北京市地面公交专用道历经十余年建设,目前,已达到120余条、近370公里,公交运行保障达到良好效果,特别是2011年启用的京通快速路公交专用道,公交车平均时速从原来的24公里提高到52公里,沿线地面公交线路日均客运量提高了8%。但同时北京市地面公交专用道也存在着分散、不连续、网络化作用不强等问题,其问题症结主要在于目前的公交专用车道设置条件、方法已不适应北京城市发展,特别是不适应公共交通发展的特点。

  从实际出发、从需求出发,是本次《公交专用车道设置》地方标准编制的原则,标准编制组针对北京市城市发展特点及公共交通发展特点,并依据相关规划、标准,通过大量的工作,研究如何按照需求合理设置和规划公交专用车道,并吸纳了各界专业人士和专家的意见,形成目前的征求意见稿。

(责任编辑:杨艳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