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苏州工业园区开出了首条定制公交;上周,杭州也列出了三条拟推出线路接受预定。在国内很多城市先后试水的背景下,“定制公交”再次受到关注。很多市民都还记得,今年2月,公交企业首提要做南京的“定制公交”。如今已过半年,进展如何了?
记者调查发现,曾被寄予一定期望值的“定制公交”在南京遇冷。
关于需求
定制公交南京需求不大
此前,南京仙林大学城一直面临交通难题。每到寒暑假,大学生们一窝蜂地赶往火车站、汽车站。没有直达公交车,他们只好拼车打的或干脆坐黑车。今年夏初,公交企业就准备定制公交线路,在暑假期间从仙林大学城分别开往南京火车站、长途汽车站、南京南站、南师大随园校区。
但实际上,这种打算最后并没有完全成形。“其实,这种形式早就存在。”公交部门表示,这种定制形式类似平常所说的包车,即便如此,联络的学校也非常少。“现在学生回家的交通方式太多了,所以需要开到校园的包车并不多。”
定制公交也叫“微公交”,是根据需求和客流情况,为相同出行地点、出行时间和目的地等出行需求人群量身定制的一种新型公共交通服务。与常规公交相比,有着站点首发、目的地直达等优点;与出租车相比,又有着价格和运力上的优势。目前,国内已有青岛、哈尔滨、济南等多个城市推出了定制公交,北京已开通59条线路,天津、厦门、大连等地的定制公交也陆续开通。
关于定价
价格如何制定是难题
今年6月,苏州工业园区定制公交181路开通运营,算是一个不错的尝试。即便如此,相关负责方也坦言,“这是公交出行的一个创新尝试,有助于解决一些社区居民高峰出行难题,但目前还不宜全面推广。”理由很简单——亏钱:这趟公交每天的运营成本大约7000元,每天收入只有1000元左右,亏损部分目前由政府买单。
南京的定制公交迟迟难以成形,成本高及价格如何定也是一个重要原因。“定制公交单向客流导致空驶,利用率不高。”公交部门告诉记者,北京公交集团已开通6条定制线路,单次乘坐价格从8元到23元不等,其中昌平城区至中关村线路一个月22个工作日的乘坐价格为352元。
“这样的价格在南京肯定行不通。”相比普通公交车,定制公交的价格也决定了它到底能有多少吸引力。“如果定价上要保本,价格就不会很低,乘客也不一定能接受;乘客能接受的价格,那公交企业就亏本了。就算价格商量好了,那住这一区域有需求的居民,是否有人牵头也是问题。”
关于补贴
“定制”是否可享受补贴
票价过高,难以吸引乘客;票价过低,则可能造成亏损。定制公交,在公益和效益间如何权衡选择?上海一家企业曾试水定制公交业务,车辆一天的租赁费1000元,以额定乘客数45座、单程车票5元满载计,一天往返的车票收入加上提前收取的会员费,总共900元左右,这样算来,还是亏本的。
定制公交未来发展的关键点在于,是走市场化的道路还是在政府引导下走公益性的道路。江苏省交通科学研究院相关专家表示,如果政府对其运营亏损进行补贴,则将面临争议,因为这意味着将公共财政资源用于补贴一小部分特定人群。
而如果定制公交通过高票价的市场化运营实现盈利,产生的利润能否用来补贴普通公交系统同样是个问题。专家认为:“当下不盲目推广定制公交模式,或许也是好事。”南京客运交通管理处相关负责人也表示,目前在南京的公共交通运输中,公交车仍然处于紧缺的状态,“定制公交”是之前企业的提法,主管部门短时间内并没有推广的打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