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苏州金龙海格客车推出G-bos智慧客车,开启了中国客车车联网应用的元年,4年之后,海格客车“云战略”又正式发布,再次对中国客车进行了一次跨界演绎,将IT互联网与传统的客车进行深度交融。不过,这一次与以往不同的是,海格客车似乎跳出了传统的车辆制造,搞起了移动互联网应用,还打出了“为客户赢客户”的口号。在当下客车行业近乎一潭死水的平静之下,海格“云战略”犹如在其中投下了一块巨石。
有免费wifi的云客车
“工业4.0”与海格“云战略”
当前,席卷全球的信息技术开始进入全新时期,信息产业与传统的领域互相结合,高层次深度交融。一些老牌的传统制造商都在谋求新的发展机遇,如在全球拥有领头羊地位的德国制造业,2013年德国政府便启动“工业4.0”战略。这是继机械化、电气化和信息技术之后的第四个阶段,目标建立一个高度灵活的个性化和数字化的产品与服务的生产模式。在这种模式中,传统的行业界限将消失,并会产生各种新的活动领域和合作形式。创造新价值的过程正在发生改变,产业链分工将被重组。
细品之下,海格客车“云战略”与这种趋势不谋而合。传统客车制造商过去的价值在于优秀、高性能的产品,各制造企业也在通过不断提升设计水平、制造工艺来提升这种价值,但这种提升的空间和幅度毕竟有限。但新的环境之下,信息技术与传统制造的融合,让这种价值的提升速度与空间都实现了倍增。大势之下,完善的客车制造商对于用户的意义与价值在于,为终端用户提供一个可扩展赢利能力的优秀产品,而不仅仅是传统意义上提供一个生产工具。海格客车通过移动互联的入口,打开了传统公路客运企业在传统运营之外的又一扇赢利之门。走出了传统的客车制造,补齐了信息时代客车制造的商业价值。
400亿人次的“入口”
2014年初,两大互联网巨头腾迅和阿里巴巴在打车软件上的“补贴大战”让人记忆犹新,人们在享受这“免费的午餐”时都有一个疑问,他们为什么要这么做?其实这场大战的背后实质是关于移动支付入口的争夺。面对今后商业潜力无限的移动支付入口,腾迅和阿里不惜砸下以十亿计的资金用于争夺。而据统计,中国目前每年的客运人流量为400亿人次,随着通信业的发展,乘客坐车时消遣的方式已经从看车载电视转变为用移动终端上网浏览。
“得入口者得天下”。面对如此大的一个入口,搏击商海的移动互联网企业们早已觊觎以久,这从海格“云战略”发布时到场的众多曾经与客车不相干的移动互联网企业就可见一斑,阿里巴巴、腾讯、华数传媒、UC、中国手游、中国号百等多家大佬级互联网企业领导悉数到来,400亿人次的“入口”吸引力非同小可。
在这个大入口下,以移动互联为基础的内容服务、配套服务等可以无限想象的服务被接入了客车车厢,海格客车不仅带给了乘客一个全新的乘坐体验,还带给客车运营企业一个全新的赢利模式。
互联网大佬助阵
互联网思维下的“为客户赢客户”
同时,由于乘坐体验的改善,传统的客车上座率也大幅上升。根据海格前期测试时实际运营的效果,安装WiFi设备的大巴,一个月内的售票量比同期提高了20%左右。在票价相同、车况类似的情况下,许多乘客宁愿晚上一小时车,也会选择有免费无线网络的车辆乘坐。
“既然是一个跟互联网有关的产品,我们必须拿互联网的思维来做它。” 海格客车旗下的上海创程车联网络有限公司执行总经理戴永佳对记者表示。
基于此,海格云系统实行4大免费:云系统设备免费、用户上网流量免费、云系统设备安装免费、云系统设备维保服务免费。通过4个免费将移动互联网导入车厢,让乘客尽情的体验移动互联网带来的乐趣,增强乘客的黏性,提高上座率,为客车运营商赢得更多的乘客,提高客运业服务水平,使客车产品和客运业真正实现转型升级,并顺应潮流,大步迈向移动互联时代。
不仅如此,曾开创了中国客车智慧化进程的G-BOS,在与使用环境的适应上也不断演变,由简变繁,由繁变专。专的意义在于合规,能够提供符合国家和各地监管标准和需求的终端,让用户可以放心使用,逐渐减去娱乐等功能,更专注于管理功能。
与“云战略”同时推出的便有G-bos“旅游宝”产品。通过这一系统,海格可以把客车旅游租赁公司平时的运营管理工作搬到电脑上,由于采用云服务架构,省去客户自建服务器,设备维护,自招网管专业人员的种种成本。只要能上网,就可以使用,具有使用成本低、操作简单、稳定性好、部署快的特点。
在操作便利上,G-bos“旅游宝”是按照50岁左右能使用电脑基本功能的用户体验修改的,其15个子系统、66个子功能源于客户调研,全面经过客户的试用。据悉,下一步,海格还将陆续推出G-BOS客运宝、公交宝,助力客车运营商全面实现管理升级,迈向云管理时代。
为客户赢客户、帮助客户提升管理效率,降低成本,在新兴技术与传统行业的融合之下,海格客车正通过走出客车制造,完善客车制造的路径实现着他们的客车“中国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