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ina Road Transport Academy
河北张家口市市村村通客车率达到100%
来源:马明明 王惠利 2014年6月9日8:34

  随着我市4224个行政村全部通上了油(水泥)路,“路通车通”成了广大农村群众的新期盼。今年5月底,在各相关部门的共同努力下,我市行政村“村村通客车”通车率达到100%,农村群众的出行难问题得到基本解决。

  据了解,目前我市共有客运班线1005条,客运车辆2580部。其中县际客运班线337条,客运车辆862部;农村客运车辆1281部,线路510条,县际客运班车、农村客运班车和镇村公交构成了覆盖我市各县(区)、乡镇和行政村的农民出行网。

  5月28日,记者乘坐农村客运班车,来到年初刚通客运班车的阳原县大田洼乡贾庄子村,感受“村村通客车”给村民带来的变化。8时30分班车开进了村口,村民吴大妈背着个包、提着一袋菜上了车。上车后,她就在最后一排找了个位子坐下。

  “班车方便吗?”记者问。“方便!平常我在县城儿子家照看小孙子,自打开通客运班车,几乎每个周末我都坐,回来看看老屋和亲戚朋友。昨天村里的亲戚有点事,我一抬脚坐上班车就回来了。”吴大妈乐着回答。

  2012年进县城照看小孙子之前,吴大妈几乎没出过村,“那时太不方便了。后来即便村里修了水泥路,还是要走很远的距离到大路口才能坐上车。刚进城照看孙子那一年多,我很少回村。”她说。

  自从今年年初村里通了客运班车后,吴大妈一下子觉得村与县城的距离缩短了。在家门口就可以坐上车,她还经常带些新鲜蔬菜到城里给儿孙吃。“我这样来来去去的生活是不是挺有意思的?”吴大妈笑着问道。从大妈的话里不难听出,农村客运班车的便捷,让村民们觉得生活更“有意思”了。

  “政府出面组织协调,运输企业在我们这些村开通了客运班车,实事办到了村民心坎上。”坐在一旁的刘大爷由衷地说。

  “农村客运发展,一头牵动着农民、农村,一头牵动着政府责任。发展农村客运,最难的不是硬件设施建设,而是如何探索一条更有效的‘开得通、留得住、坐得起’的运行机制。”市运输管理处相关负责人说,“由于农村班车客源少、成本高、效益低,完全靠运输企业按市场化运行是不可能的。”

  今年,为消除农村客运覆盖“盲点”,运输管理部门以“为群众办好事,为群众办实事,让群众得实惠”为原则,将全市行政村通客车列入民生工程之一,采取制定方案、分解目标、客运班线改造等方式,加强全市“村村通客车”力度,解决农村群众乘车难、出行难的问题。

  为让村村通客车投得下、开得起,群众真正得实惠,他们采取多项措施,针对客流平稳、流量较大的行政村,鼓励现有省、市、县以及农村班线客运班车车头向下延伸、绕行或开通公交的形式,定时、定点、定班运行方式通车;对于人口较少、出行量较小的部分行政村,鼓励现有相对较近的班线车辆绕行或开通隔日班或临时班的形式通车;对于人口特别少、出行率达不到通车要求、实载率无法保证运营成本的行政村,采取电话叫车、假日班、赶集班、区域班等形式通车;除了定点定班的客运班车外,还推行了电话预约等方式,保证百姓只要需求,就有客车上门服务,最大限度满足百姓出行。

  【时 评】

  让农民真正融入城市生活

  城乡差别多年来一直是全社会关注的重要问题。如今,城市的便捷交通、带有现代化设施的百货商场、文体活动场所、安静悠闲的公园给在城市居住的市民带来很多便利,那么如何让人数更多、范围更广的农民同样享受到这一切,让农民真正融入城市生活?改变落后的城乡客运就是让农民真正融入城市生活迈出的第一步。

  长期以来,我市广大农村地区路况差、客流小、运价低,造成了客运成本高、营收少、效益差,因而农村客运经营者积极性不高,农民出门没有客运班车坐。针对农民出行难的问题,我市从解决落后的城乡客运入手,针对客流平稳、流量较大的行政村,人口较少、出行量较小的部分行政村,人口特别少、出行率达不到通车要求的行政村,采取不同形式,缩短农民进城时间,拉近了农村与城市的距离,让农民真正融入城市生活。

  “村村通客车”是继“村村通公路”后的又一项惠民工程,公交车开到村民的家门口,不仅解决了农民进城购物、学生上学、青年务工等民生问题,大幅度提高了农民的生活质量,让农民拍手叫好,而且在城乡公交亏本运营的现状下,通过公交线路冷热线调配,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得以兼顾,成为交通运输部门在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中的亮点。

(责任编辑:杨艳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