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ina Road Transport Academy
物流信息互联共享 开启标准新时代
来源:中国交通报 2014年6月25日11:5

  6月11日,国务院常务会议通过《物流业发展中长期规划》,提出到2020年基本建立现代物流服务体系,提升物流业标准化、信息化、智能化、集约化水平。对照物流业“四化”建设的目标,交通运输物流信息互联共享标准(2014)的推出就占了“两化”——致力于提升物业标准化和信息化水平。

  应运而生的标准

  目前我国物流业发展呈现出区域横向整合、行业纵向整合、物流组织流程和物流运营流程不断创新的趋势,走向整合的现代物流需要符合标准的物流公共信息平台。

  正是看到了这一发展趋势,早在2012年9月,交通运输部就建立了全国交通运输物流公共信息平台,致力于推动行业信息化、推进物流信息共享、提供信息交换和共享基础服务网络。

  标准是物流信息化的重要基础,信息平台需要标准来规范。随着交通运输物流公共信息平台的快速发展,用户不断增加,对于标准的功能需求也扩大,平台原有的3.1版本标准已不能满足用户的需求。在此基础上,交通运输物流公共信息平台针对标准在实际应用中存在的问题,持续加以修订和完善,推出了交通运输物流信息互联共享标准(2014)。

  开放共享的标准

  从2010年初开始,在交通运输部的指导和支持下,多方参与共建,研究制定了交通运输物流公共信息平台标准体系。如今,这一开放、共享的标准体系已较为成熟,它可以有效解决企业在进行信息化建设中无标准可循、物流信息交换共享难等问题。

  据悉,交通运输物流公共信息平台标准体系由基础标准、平台互联与交换标准、应用与服务规范和标准升级维护管理规范以及标准符合性测试规范组成。

  基础标准是平台互联与交换标准和应用与服务规范的基础,主要包括元数据、数据元、代码集和电子单证标准。目前,交通运输部已经完成了数据元和代码,运输、物流场站(园区)、仓储及海运5个主要单证的基础标准制定,其中数据元和代码、运输单证、物流场站(园区)单证3个标准即将作为行业标准发布。

  平台互联与交换标准是数据交换和应用平台各项服务的前提条件,为各省市的区域交换节点、外部应用系统以及平台用户接入平台提供统一接口技术规范,主要包括统一身份认证标准、交换接入标准和安全管理标准。目前,交通运输部已完成了物流交换代码、数据交换通用技术规范两个平台互联与共享标准的制定。

  应用与服务规范是区域交换节点与平台互联、外部应用系统以及平台用户在接入平台后使用各项功能、调用各类服务功能必须遵循的标准规范。车货跟踪、物流资源等5个服务和应用规范已在交通运输物流公共信息平台互联中得到了实际应用。

  可以看到的是,基于统一标准的物流信息共享和交换,交通运输物流公共信息平台正协助企业提高协作效率,打破信息孤岛,在为企业提供交换管理、公共信息服务和运输仓储货代等标准软件服务的同时,还为企业集成化物流服务、供应链一体化服务等创新服务和开展物流金融服务、车货交易、订舱服务等增值服务提供着技术条件。

  得标准者得市场

  标准的力量已经渐渐显现。目前,基于交通运输物流公共信息平台的标准已经开展广泛应用,在全国建立了1个国家级管理服务系统,9个交换服务器,分别部署在浙江、黑龙江、河南、福建、湖南、安徽等省,基于公共平台标准开发和改造了物流标准软件32个,互联物流园区、信息服务平台、供应链上下游等企业30万家,日数据交换量最高达200万条,公共平台累计交换量达7.8亿条,年均服务约1000亿元的物流货值。

  对于企业来说,得标准者得市场。珍诚医药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珍诚医药在线服务的客户主要集中在二三级终端市场,规模小、分布广、订货频次高、订单金额小,物流服务面临巨大挑战。与交通运输物流公共信息平台对接后,珍诚医药利用平台统一接入标准,与上下游企业有效实现数据共享。对下游承运商来说,降低了信息处理人工成本,提高了物流效率和服务质量。对上游厂商来说,实时跟踪订单状态,有效降低了客服成本,提升了客户满意度。在珍诚医药在线股份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姜雪芳看来,上下游互联,标准是前提。满足业务需求、提升作业效率,是确定标准的出发点和终极目标。

  以提高社会物流效率为宗旨,以实现物流信息高效交换和共享为核心,以统一的标准为基础,以连通各类物流信息平台、企业生产作业系统、消除信息孤岛为目的,相信这一面向全社会而建立的公共物流信息标准体系的应用对加快我国物流信息标准化进程将产生深远影响。

  交通运输部科技司信息处处长邹力:

  标准要满足不断变化的应用需求

  为推进物流信息平台的标准化工作,交通运输部自2009年年底就建立了政府引导,多方参与,平台建设、开发、运营和应用各相关方协调配合、合作联动共同推动平台标准化建设的工作机制。如今,交通运输物流信息互联共享标准(2014)即将正式发布,这一标准的应用将推进交通运输行业物流信息标准化进程。记者就此标准相关问题采访了交通运输部科技司信息处处长邹力。

  在邹力看来,标准化在行业发展中具有基础性、战略性和系统性的作用和特点,对交通运输行业提质增效升级起重要作用。交通运输部部长杨传堂曾明确指出:要把加强和改进标准规范工作作为实现政府职能转变的重要着力点。按照《加强和改进交通运输标准化工作方案》,要坚持“面向需求、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原则。坚持面向需求,就是要围绕交通运输转方式、调结构、建设“四个交通”的需求,提出加强和改进交通运输标准化工作的具体任务、具体措施;坚持面向世界,就是要认清我国交通运输标准发展的优势和不足,并推动中国标准走出去;坚持面向未来,就是从加快综合交通运输发展的角度,提出标准化工作的发展思路和目标。

  平台标准化工作是交通运输部“十二五”规划中重点工作之一。据邹力介绍,交通运输部在规划中将“政企联合试点推进区域物流公共信息服务平台建设”列入试点示范工程,并要求“按照行业标准体系框架,结合重大工程和示范、试点工程的建设,及时提炼和完善相关信息标准规范,组织建设标准一致性和符合性检测平台,并采取有效措施,保障信息标准的贯彻执行。

  对于下一步如何推进平台标准工作,邹力表示,将继续完善平台标准。随着交通运输物流公共信息平台更广泛地推广应用,不同类型的用户会越来越多,业务需求会更加复杂,接入的环境也越来越多样化,平台标准需要及时升级更新,以满足不断变化的实际应用需要;同时,应充分发挥多方参与、共同协商的工作机制。继续吸收更多省份、更多的社会力量进入平台标准工作组,通过各方协调配合,有效开展物流平台标准化工作,为平台的建设、开发、应用和运维提供有力支撑和保障,实现高效、安全、可靠的跨部门、跨区域物流信息交换和应用系统互联;还要及时跟踪了解国内外先进技术应用和最新技术标准,学习国际上先进的标准研究制定方法和理念,提高标准研究制定的能力和水平,为推动平台可持续发展、促进交通运输与物流转型升级提供最先进和最实用的标准支撑和保障。

  中国物流学会常务副会长、全国物流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副主任戴定一:

  发展协同类标准是物流业大势所趋

  “我认为这一标准属于协同类标准,即利益相关各方根据自身利益共同协商制定的标准,一般是由下而上形成的。”中国物流学会常务副会长、全国物流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副主任戴定一认为,协同类标准的显著特点是“局部性”和“与商业利益密切相关性”。戴定一强调说,协商和合作是协同类标准形成过程中的规则,而且这种标准必定形成于市场化的环境之中,是在协商中解决分工合作中的矛盾,例如处理效率、责任和利益分配等关系。

  戴定一认为,此类标准在西方是物流业以及其他行业中的主要的技术标准,但是在中国协同类标准还相对较少,多是管理类标准。管理类标准的特点就是标准的形成过程不是由下而上,而是由上而下,由管理部门统一制定标准之后,相关企业进行宣贯推行。

  这两类标准的区别在于,企业可以根据自身利益选择遵守或者不遵守协同类标准,但是管理类标准则是由管理部门实现行业管理要求的制定的。只是在我国的体制下,协同类标准的地位没有被确立。所以我国的物流标准基本上沿用管理标准的形式在制定和推行。

  物流信息互联共享标准实施之后,对物流相关领域有何影响?戴定一认为,这一物流信息互联共享标准只要符合相关各方的共同利益,就必然会会促进物流信息共享,提高物流信息的交换效率,对相关企业提高自身经济效益有很大的促进作用。一旦参与合作的企业达到一定规模,便会产生规模效益,会加速促使此类协同标准的普及速度。这是因为对于企业是否采用此标准的选择时,利益回报将大于付出的代价。

  在他看来,在通过信息高效交换带来信息共享和透明的同时,也伴随着信息安全性的降低和自身对信息控制权的减弱,这需要企业在提高信息交换效率和掌握信息控制权之间寻求一种平衡。换而言之,这种信息交换效率上的提高、业务运营成本的降低以及最终经济效益的提升是以企业交出部分信息控制权为代价的,这也是标准推行过程中会遇到的主要阻力,所以规模效益将使平衡点发生偏移。

  对物流信息互联共享标准的发展,戴定一的建议是可以分为两级:第一级是直接为客户服务的专业性网络,具有较强的客户定位和业务定位特点,并伴有相应的标准管理职能;第二级是各专业网络之间需要互联互通时应建立的交换标准,可由参与的网络协商制定,仅用于跨网交换之用,不涉及各网原有的业务基础。

  另外,戴定一认为,这一标准也必然要有专门机构负责管理和维护,保证交换标准的生命力,否则容易造成混乱,导致交换服务的失败。实际上任何信息平台的服务一定伴随着管理职能,那种认为制定一套交换标准便一劳永逸的想法是不现实的,标准的推广应用就是管理权覆盖延伸的过程。

  □参会者说

  贵州铭宇物流有限责任公司业务总监韩军征:

  这个标准非常好,有了统一标准就可以把物流相关数据汇总到同一个平台进行相应处理,这正是我们公司所需要的。由于我们公司运送的货物是烟草,跟其他普通货物比起来,国家管理更为严格,客户和物流企业经常需要查询在途车辆和货物的相关情况,人工服务的成本高、效率低,因而对物流信息化平台的需求更迫切。为了满足这一需求,我们之前曾投资300万元研发相应的平台和系统,供自己公司和客户查询运输车辆和在途货物。但是经过这次培训后发现,交通运输物流公共信息平台在账目结算、车辆运输管理功能等各方面,都比我们自己开发的平台和系统功能上有所提升。

  单纯从自身而言,我们非常希望能够尽早接入这一平台。去年贵州省交通运输规划院已经来浙江考察过,相信近期应该会有所推动。

  北京明伦高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董事长黄惠良:

  软件企业从推出的物流信息标准中,可以受益很多。最重要的一点就是统一标准可以节省软件企业的系统开发费用,而且所有软件企业均按这一标准开发相关的应用软件,就可以更加容易地实现业内合作。此前,各软件企业各自根据自己的标准进行相应的软件开发,大大增加了研发成本。

  简而言之,物流信息标准的推出,就像火车轨道并轨,并轨之前,各条轨道宽度不一,很难让数据在轨道上运行起来,并轨之后,就可以实现数据的高速传输。

  □案例分析

  浙江物流园区互联

  一处发卡,全省通行

  一地失信,全省皆知

  “外地车辆进入浙江省内的多个物流园区,不再需要重复进行身份和车辆认证,这是实现了园区互联之后,最显而易见的好处。”浙江省交通运输物流信息服务中心主任助理沈国庆说。

  不过在实现类似互联之后,异地失信车辆的违章信息也会被其他园区查询到,沈国庆补充道。

  据了解,浙江省从2011年开始启动园区信息化和园区互联,目前一共24家园区和港区实现了信息化和互联。

  浙江省物流园区互联内容包括以下四个方面:园区的基本情况(主要是园区的服务能力)、园区信用信息(包括车辆信用信息等)、园区增值服务信息(如金融、货源服务等)、园区行业监管信息(如车辆进出动态信息等)。

  通过这四方面信息的标准化和园区信息化以及互联,浙江省义乌市交通发展有限责任公司成功实现了提高物流效率和降低成本的目标。车辆进出效率提高了30%,与宁波港等25个园区共享2万多辆车的信息,司机成本节省了500万左右。同时,每天采集数据4000多条,为日后大数据分析提供资料。

  而物流信息的标准化和园区互联,真正使得这个拥有4个国内物流场站、1个国际物流场站的公司走出了内部5个场站之间信息不能互联、各成孤岛的窘境。

  对于下一步浙江省内的物流园区互联,沈国庆希望,在实现园区之间车辆信息等基本园区标准化以及互联共享之后,能够细分园区类型,实现园区之间的服务整合,并进一步向保险等服务领域拓展。

  飞扬软件

  共创物流价值 共享物流成果

  哈尔滨飞扬软件技术有限公司主要从事物流管理软件的开发和销售,服务对象是中小型第三方物流企业。目前该公司已有客户1008家,分属于专线运输物流企业、物流场站、上下游互联应用、保险银行这四大类。就目前而言,对前三类企业,飞扬公司主要提供企业之间的信息互联,为第四类企业提供延伸服务。

  “公司从2007年开始关注国家物流平台,但当时更多地持观望态度。”该公司总经理陈杨说,“不过现在公司除内部用自己的平台和系统外,与其他企业进行合作和信息交流时,均采用国家平台。”飞扬公司通过国家平台实现单据(如托运单等)以及财务数据的交换,这其中就包括银行代收货款数据以及保险单据的上传和下载。

  对于这几年从国家标准和物流信息平台中所获得收益,陈杨也进行了总结:“最重要的是可以扩大公司的潜在市场范围。”他认为,如果没有统一的国家标准,各个区域制定各自互联互通的标准,企业就难以跨区域发展自己的业务。

  而作为一个服务性的软件开发企业,在国家统一标准缺失的情况下,同样难以在同类企业之间开展合作。“原因很简单,各个软件企业之间均根据自己的标准开发软件,没有任何一家企业愿意放弃自己的标准,遵从对方。”陈杨解释道。而且,在陈杨看来,统一标准可以减少应用软件开发成本,飞扬公司按照平台标准设计报表、报文格式,大大减少了同一应用的重复开发。

  不过,目前的标准和平台也并非尽善尽美,陈杨从自己的业务开展方面分析建议,当下急需改进的是简化报文管理中心的审批流程。企业根据客户实际需求,使用平台的标准报文和数据源制定的初步标准报文在提交标准报文管理中心审批时,希望效率能够更高,以便投产使用。

  珍诚医药在线

  降低物流成本 提高服务水平

  “十多年来,我们公司一直借助于B2B电子商务平台,为客户提供医疗健康产品的分销配送和渠道增值服务。”珍诚医药在线股份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姜雪芳介绍。

  珍诚医药在线成立于2002年,主要客户群体是医药第二、三终端客户。“这部分客户的特点是规模小、分布广、订货频次高、订单金额小,甚至有客户一次只订购几盒药品。”在姜雪芳看来,针对这些客户的服务面临巨大挑战。

  为了压缩成本,珍诚医药在线选择的物流合作方也是较为小型的物流公司,这些物流企业是否按要求进行相应的物流配送服务,也是一个必须监控的方面。

  珍诚医药在线通过对接交通运输物流公共信息平台,实现了对物流企业的相关监控,并为客户提供在途货物状态的查询。在这一系统中,托运单可同时传给物流信息平台和跟踪中心,“我们公司和客户随时都可以在网上查询订单状态,从而减轻客服压力,加强了对运输车辆在途监控。”姜雪芳说。

  与此同时,由于按照国家标准进行信息编制,可以实现订单信息的扫码录入,“信息精确度以及作业效率的提高是必然结果。”姜雪芳说。

  据了解,珍诚医药在线目前终端客户1.5万家,单纯从货物状态查询这一项服务内容而言,如果采用人工坐席的方式,成本将大大提升,尤其是在医药利润很低的情况之下。因而,从一定程度上说,物流信息的标准化和信息平台的使用是针对微小客户医药服务得以实现的关键。

  不过,跟普通货物运输相比,管理部门对药物运输有特殊要求,比如对某些冷藏、冷冻药品运输要求全过程的温度监控。因而姜雪芳建议,如有可能,可以将冷链运输车辆、设备及其温湿度监测系统同时纳入互联范围,实现数据标准化和互联,定时传送到上游企业,同时为主管部门提供专用的信息监测平台,实现在线监测。

  另外,姜雪芳也提到,虽然现在可以实现经销医药机构药品销售资格查询,但是还难以实现互联。“如果物流平台能够对某些机构处方药等销售资格进行数字化和标准化,并与相应的物流信息进行匹配,就可以实现是否具有销售资格的智能化判断。”

(责任编辑:杨艳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