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一开局,国务院就于1月15日召开全国安全生产电视电话会议。会议要求全面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李克强总理关于安全生产的重要指示的批示精神,以深化改革为动力,坚持科学发展、安全发展,坚守红线、强化责任,注重预防、狠抓治本,依法治理、夯实基础,有效防范遏制重特大事故。1月17日,全国安全生产工作会议在北京召开,全面部署今年的安全生产工作。各地各部门积极响应,坚决贯彻,安全形势有所改观,得到广大干部群众的肯定。事实证明,安全生产的落实,必须在强化“四度”上下功夫,坚持“常、长”二字,才能取得实实在在的成效。
以破釜沉舟的决心,不断提升安全生产认识的高度。习近平总书记一向高度重视安全生产工作,6月6日再次作出重要指示,指出,接连发生的重特大安全生产事故,造成重大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必须引起高度重视。人命关天,发展决不能以牺牲人的生命为代价。这必须作为一条不可逾越的红线。习近平要求,国务院有关部门将这些事故及发生原因的情况通报各地区各部门,使大家进一步警醒起来,吸取血的教训,痛定思痛,举一反三,开展一次彻底的安全生产大检查,坚决堵塞漏洞、排除隐患。习近平强调,要始终把人民生命安全放在首位,以对党和人民高度负责的精神,完善制度、强化责任、加强管理、严格监管,把安全生产责任制落到实处,切实防范重特大安全生产事故的发生。今天的中国,浓缩了西方国家几百年的现代化历程,也浓缩着这一过程中的各种风险。城镇化、工业化、信息化,现代化在带给人们更多“文明的成果”时,也难以避免地让“文明的风险”相伴而生,在“风险社会”到来之际,以人为本的执政理念要求我们具备前所未有的风险意识。安全生产问题解决好了,我们在实现中国梦路上的其它问题解决起来也就有了更好条件。而安全生产问题能不能解决好,能不能做到常长持久,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各级各单位主要负责人的态度和决心,其实际行动和示范带动比任何宣言更具说服力。各级各单位主要负责人一定要具备背水一战破釜沉舟的决心,思想统一、步调一致,做好安全生产执行者的坚强后盾;各级领导干部务必确保“自身硬”,以痛定思痛的责任感和如履薄冰的使命感加大安全措施,提升安全意识。当桥梁道路建设一往无前时,就要思考施工质量与工程监管水平是否同样提升?当列车在铁轨上飞驰,就要想到管理系统是否跟上节拍?当高楼不断刷新天际线,就要考虑消防与救生措施是否一齐生长?同时,要对下级做到精细管理,发现没有风险意识和安全意识的,早提醒早纠正,对不纠不改的决不手软。只要一级做给一级看,一级带着一级干,就没有治不了的病,纠不了的错。
以毫不走样的执行,时刻凸显安全生产制度的刚度。制度的效用取决于制度的执行力。可以说,各种各样的安全规章制度和管理办法,都是前人以生命为代价、用鲜血书写出来的铁律,后人必须严格执行,不得走样。但是在现实生活中,总有一些人,尤其是一些地方的当官者,担心严格管理会破坏与企业的关系,影响地方的税收和自己的“政绩”,以致安全生产检查走过场,安全整顿玩花架子,将安全生产的各项规章制度和管理办法当成写在纸上,贴在墙上摆设,这不仅无形中纵容了一些企业和个人的“冒险”行为,也导致了非法生产和经营者不断滋生出现。究其实质,是这些领导者私心作祟,宗旨意识丧失,一心为了自己的“政绩”达到最后向上爬的目的,结果是向带血的利润低头,是与违法的资本“合流”,最终上负国家之任用,下愧民众之信任,降低了党和政府在人民群众中的威望。针对这些问题,要有针对性地建立起完善教育培育、监督检查、责任追究、体制机制等制度措施,用踏石留印、抓铁有痕的韧劲和实实在在的执行力,不折不扣地去落实,坚决防止制定制度一阵风,制度上墙“闹哄哄”,认真对照总是洞,执行起来影无踪。抓毫不走样的执行,就要在出台规章制度之前,认真仔细考虑执行障碍,用专业的眼光看“钻空子”,不能让政策制度浑身是洞,同时配套实施细则,不搞简单的道德呼吁,到底该怎样做,要有明确标准,一旦执行,必须“较真”,做到雷厉风行、掷地有声,在强化执行上下功夫,让明文规定的制度、禁令条款真正发挥作用。
以到处是眼的监督,真正强化安全制度落实的力度。强化安全生产制度的落实不能时紧时松,搞一阵风,更不能虚与委蛇、做表面文章,必须作为一项经常性的工作,扎扎实实来抓。应把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6月6日再次作出的有关安全生产的重要指示作为切入点和结合点,进一步加强监督检查,引导和促进各级领导和广大党员干部以及安保人员,坚决树立起人命关天,发展决不能以牺牲人的生命为代价。这必须作为一条不可逾越的红线观点,弘扬优良作风,解决突出问题,时刻保持清醒头脑,绷紧安全生产这根弦。要从社会监督、组织监督、媒体监督和网络监督等方面下功夫,积极探索构建一套党内外监督、政府内外监督、上下级监督、八小时内外监督相结合的较为完整的立体监督网络体系。特别是要走好群众路线,充分发挥我党注重依靠广大人民群众的光荣传统,真正发挥好人民群众参与监督的作用,为群众参与监督提供便捷畅通的平台和渠道,建立有奖举报等激励机制,调动广大群众参与监督的热情和积极性,让监督无处不在,无时不在。同时,事故一旦发生,要及时发布信息,公布真相,引起有关部门及社会各界力量重视并采取得力措施处置,既可以缩小事故的危害,又能避免谣言的出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