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东海县为加快统筹城乡的步伐,促进当地经济发展,大力加快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实现了从乡镇所在地出发,半小时内到达城区的“半小时经济圈”和村村通水泥路的目标。促进了经济的发展,加快了城乡一体化进程,深受人民群众的广泛赞誉。乡村道路的畅通也使我县的农民生活发生翻天覆地的改变。
“十二五”期间,我县农村公路规划紧紧围绕城镇化建设为出发点,结合农村公路提档升级政策,提升新建农路标准并对老路进行加宽改造。自2011年以来,农村公路建设总投入近6.4亿元,其中:2011年投资0.8亿元改造农路142.2公里、农桥8座;2012年投资1.8亿元改造农路55.3公里、农桥50座;2013年投资1.9亿元改造农路141.2公里、农桥10座;2014年投资1.8亿元改造农路132公里23座农桥。
公路建设过程中,为了搞好统筹规划,抢抓工程进度,东海县政府领导多次到达施工现场并指导施工组织,解决施工难题,同时政府不断加大对公路质量的监管和管理力度,严格工程监理,尤其是在交通部门工程技术人员少的情况下,严格执行工程质量巡查制度,要求技术人员经常深入施工现场和已完工的责任缺陷期内项目,一经发现质量问题,立即下达整改通知书或停工令,责令施工单位整改。通过这些举措,使农村公路建设质量得到了稳步提升,为公路建设提供了良好的施工环境和质量保障。
目前,东海县的交通条件已得到极大的改善,“半小时经济圈”的目标已实现。同时,还将围绕中心和枢纽,连通城市大干道,拓展出境大动脉,优化城乡大路网,构建区域大循环,实现路网提档升级。过去,学生每天去学校读书都要走砂土路,晴天一身灰,雨天一身泥,现在走上水泥路就可以到达学校,学生的脸上都洋溢着笑容;过去,百姓看病去医院,因交通不便总要经过一番周折才能到达,现在家里老人有了疾病,再也不用担心路上会耽误太多时间了,总能在第一时间送病人去医院救治了。今天的东海,不再是过去那个道路泥泞,到处都是砂石路的旧东海,而是条条“水泥路”“沥青路”通往致富路上的新东海。农村公路的顺利完工也带起了一批产业园区,有被誉为“中国鲜切花第一镇” 双店镇鲜切花产业基地、省农林厅“无公害果品产地认定证书”石梁河镇万亩葡萄园区、温家宝总理考察的黄川镇草莓园区、山左口乡的板栗产业园区、桃林镇的瓜果蔬菜园区、洪庄镇的油桃基地等,园区的建成带动地方经济的发展,推进城乡一体化发展进程,并为实现新型城镇化建设迈出了坚实的一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