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政府主导性采购的支撑下,新能源客车率先打开了国内新能源汽车市场的缺口。证券时报记者梳理A股6家客车上市公司的2013年年报发现,“新能源”成为年报中的高频词。除了亚星客车外,5家客车企业7个新能源汽车在建项目,共计投资超过64亿元,国内新能源客车已经驶上快车道。
车企豪掷64亿抢市场
据证券时报记者统计,目前5家客车上市公司,共有7个关于新能源的在建项目,预计投资总额超过64亿元。
今年3月份,金龙汽车[2.03% 资金 研报]计划以1.77亿元投建节能与新能源汽车关键零部件产业化项目。该项目建成投产后,金龙汽车将新增以节能与新能源客车为主的城市公交、公路客运、特种客车等各类客车年总生产能力6000辆。金龙汽车表示,2014年公司将重点加大新能源客车的开发力度并进一步开拓海外市场。
另外,以往只聚焦于轿车领域的广汽集团也将与比亚迪合作投产新能源客车项目,试图分羹广东市场。据了解,广汽集团将与比亚迪合资成立新能源客车公司,其中广汽集团占股49%,比亚迪占股51%,主要研发电动公交客车。上述新能源客车建设项目将选址增城市,项目总投资高达30亿元。据悉,广汽与比亚迪合作研发的新能源客车将于今年年底投放市场。
广汽集团总经理曾庆洪表示,与比亚迪联合,主要是看中广东市场,到2015年广东将投入5.5万辆新能源客车。其中,广州计划到2015年投入1万辆新能源客车。目前,广汽集团和比亚迪正与广州供电部门进行协商,积极解决充电系统的问题。
另外,新能源客车的放量将使上下游产业受益。松芝股份是生产大中客车空调的企业,新能源电动空调将带来公司利润增量与利润率提升。
民生证券认为,电动空调在技术上要求更高,售价是传统客车空调的2倍以上,而毛利率较传统空调有5%左右的提升。今年前两月,松芝股份新能源电动空调销量已超去年全年,预计2014年全年销售电动空调达6000台。
松芝股份工作人员称:“公司在新能源汽车空调领域市场占有率第一,预期增幅会超过行业增长,目前主要配套比亚迪和中通客车在2013年末,中通客车与松芝股份出资设立空调公司,以扩大市场占有率,降低生产成本。
政府采购逐年增多
国内新能源客车市场主要依赖于公共交通。
对比新能源汽车在公共领域和私人领域的发展,资深汽车分析师钟师在接受采访时直言,目前私人市场的发展是失败的,甚至在未来几年都难以看到希望,而公共领域可以作为很好的切入口。
2013年,国务院决定继续开展新能源汽车推广工作。截至目前,共有40个城市或区域入选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城市名单。
而上述40个城市或区域将背负硬性任务。到2015年,特大型城市或重点区域新能源汽车累计推广量不低于1万辆,其他城市或区域累计推广量不低于5000辆,其中新增或更新的公交车辆中,新能源客车的比例不低于30%。
钟师表示: “示范城市在公交领域的采购就足以撑起新能源客车市场,新能源汽车首先在公交车使用,可以集中管理,而充电等环节也都更加可控和方便。”
目前各省市的公交招标采购结果显示,很多城市新能源公交的占比已经达到50%,例如南京和青岛。这将推动新能源客车的政府主导型购买需求释放。中银国际证券认为,预计2014年~2016年新能源客车销量分别为 2.5万辆、3.5万辆、5万辆。
中国电池网董事长于清教则更加乐观。“按照第一第二批新能源车推广应用示范城市申报的数量来看,我认为今年在公交车领域会有大幅提升,不出意外的话推广量可突破4万辆,是前几年的总和。”于清教说。
另外,全国大范围淘汰黄标车也将促进新能源客车的销量。根据环保部的要求,2015年年底前需淘汰2005年之前注册营运的黄标车,到2017年年底前淘汰全部黄标车。以京津冀地区为例,2014年将淘汰黄标车高达54万辆。
成本下降助力客车推广
以往,新能源客车的价格高企是制约推广的主因。但随着技术的不断成熟与规模化生产,包括电池在内的零部件成本不断下降,这将大大减少政府的采购成本,有利于新能源客车的进一步普及。
据记者了解,目前市场上的新能源客车售价较高,例如比亚迪的纯电动客车K9的售价在200万元以上,而其它品牌的新能源客车也在150万元以上。而在前几年的推广过程中,一台纯电动客车的电池成本就高达100万元,占到整车成本的60%以上。
于清教以锂电池为例表示,锂电池的四大材料(正极材料、负极材料、电解液、隔膜)价格一直处于下降趋势,预计今年四大材料平均降幅在15%~20%左右。同样,锂电池也处于价格下调中,估计今年降幅在20%左右,
“锂电池价格下降是好事,可以降低锂电池生产制造成本,体现更高的性价比,同时反过来促进市场应用和消费。目前,纯电动车市场消费处于曲高和寡的局面。只有电池和整车价格降下来,新能源车的春天才真正到来,而电池的容量、一致性、安全性、性价比都有待提高。”于清教说。
预计,未来新能源客车的系统成本在目前的基础上仍将保持 10%左右的年均下降幅度。预计到2016年,即使新能源客车政府补贴再度下调,部分优势企业也能凭借优异的产品性能和成本结构打开市场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