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11日,本报刊发了《管好客运车,还需共享监控信息》一文,引起较大反响。近日,交警及业内人士向本报记者建议我省监控信息联网应部门联动,把车载信息当做执法依据,破解客运车交通违法行为监管、取证、执法难题。
管控信息化
超员、超速、疲劳驾驶、违法上下客,这一项项交通违法行为屡禁不止。车辆多、线路散、一线警力紧张导致监管难、发现难、取证难,使客运车动态安全监管缺乏行之有效的技术手段。
能否不依靠交警现场执法还能根治客运车辆交通违法行为?业内人士向记者提出自认为可行的办法:
一辆客车在高速公路上超速行驶,车载GPS发出语音提示:“车辆超速,请降速,再次超速系统将自动生成罚单。”
客车驶出高速公路,被高速公路交警拦截:“您车上的GPS自动报警,提示您在高速公路有几次异常停车,可能存在上下客情况,我们需要调取车载摄像头图像,请配合。”
……
“以信息化为手段,可调取车载信息,这样能很好地解决客运车交通违法行为。”他认为。
江西、吉林、湖北等开始尝试
上述情景已在一些外省市开始实行。2012年,江西省逐步推广具有无线上传功能的GPS定位系统,将超速、疲劳驾驶、乘客安全带佩戴情况上传,并作为交通执法人员的处罚依据。
江西省还为路面交通执法人员配备了一台可读取1.5公里范围内所有车载终端数据的平板电脑,包括车号、核载人数、近一行驶周期是否超速行驶、行驶方向、连续行驶时间等,并可以车号为单位,自动在平板电脑中形成列表。
同年,吉林省客车推行“鹰之眼GPS系统”,对车内抓拍的照片作为超员认定的依据,定期发布信息,并利用GPS相关功能依法查处超速、疲劳驾驶等交通违法行为。
今年1月开始,湖北省客车超速、疲劳驾驶等交通违法行为,除了有可能被交警发现外,还会被GPS定位系统记录。交警定期采录客运车辆GPS信息,将GPS记录的客运车超速、超员等违法行为录入违法系统进行处罚。
部门联动,整合信息系统
“如果这些功能都实现了,别说客车,货车、渣土车、危化品车、校车,监管起来都容易多了。”一位在交警系统工作多年的交警老张告诉记者说:“但需要系统和设备支持。”
其实,早在2005年,我省就开始针对客运车辆、旅游包车、危化品运输车辆(“两客一危”)运输安全,在全省范围内普及安装行车记录仪及GPS卫星定位系统。2013年,拥有我国自主知识产权的“北斗”卫星系统在我省逐步推广安装。截至2013年底,我省4.8万辆“两客一危”车辆在全国率先实现100%安装卫星定位装置、100%接入省联网联控平台。
据了解,全省“两客一危”车辆卫星定位监管平台归属省交通运输厅。依据省交通运输厅网站信息,卫星定位装置可记录并上传车辆的诸多数据,包含车速、实时位置、行驶轨迹等。但按照我国现行法规,交通运输部门可针对超员、疲劳驾驶等行为对客运车辆进行处罚,对于客运车超速、闯红灯等行为并无处罚权,这使得客运车一些交通违法行为无法及时得到执法。
此外,由于客运车3G监控平台大多落户在各地交运企业,并未建成统一的省级监控系统,调取难度大。
“如果相关部门联动,将这些信息系统都整合在一起,直接依据车载信息即可进行处罚,那管好‘重点车辆’,真是指日可待了。”老张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