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治区党委书记王君在全区传达贯彻全国两会精神的干部大会上,就深入学习党的十八大精神呢和全国两会精神,扎实做好我区各项工作提出了“8337”的发展思路。这一思路的提出,着眼于在我国西部地区率先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立足于内蒙古欠发达的基本区情,抓住了内蒙古推动科学发展的突破口和着力点,具有很强的针对性和指导性,是我区在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目标方向和重要遵循。王君书记在这一思路中提出:着力调整产业结构,改善民生和社会管理,推动城镇化和城乡发展一体化。做为社会经济发展的先行兵——交通运输业,我们积极响应自治区这一号召并坚决贯彻落实。但如何贯彻落实自治区“8337”发展思路?如何在我们的具体工作中切实有效地进行道路运输业的产业结构调整,从我们的工作角度继续加强和改进社会管理,以促进民生的改善和城镇化、城乡一体化的发展?就此,笔者有几点粗浅看法,以期能抛砖引玉,得到方家指正,促进我们持续不断地改进工作、改进管理方式,提升我们执法队伍的整体素质和执法水平,为自治区“8337”宏伟目标的实现,为地方经济持续不断的发展做出我们交通人的最大贡献。
一、磴口县道路运输业的现状
磴口县位于巴彦淖尔市西部,全县人口12.25万人,包兰铁路、京藏高速、110国道穿境而过,境内公路主要是磴口县城—哈腾—磴口县城的一条环形公路。县政府所在地巴彦高勒镇常住人口在5万左右,由于经济欠发达、人口少,所以道路运输业发展不太好,全县到2014年上半年,有客运企业1家,客运车辆51辆/1619座、客运出租企业2家,车辆93辆/465座、货运企业4家、专用运输企业1家,共有货运车辆1730辆/15142吨、物流园区1家。运输企业呈现散、弱、小的状态,陈烨结构、运输生产组织形式相对落后,抗风险能力、安全生产管理水平、现代化物流建设水平、科技信息化建设水平等由于企业经济发展的限制,无力大量投入,都显得相对较弱,这些都制约着地区道路运输业的发展。
二、随着自治区“8337”发展思路的全面铺开与推进,磴口县做为全市的一份子,自然积极主动地融入全区大发展的思路中,加快转型与深化改革,我们交通运输部门在这发展机遇中,也一定会积极主动地贯彻落实自治区“8337”发展思路,调整产业结构,继续推进道路运输业健康、和谐、安全、文明发展。
(一)加快企业优化组合,整合各个分散的道路运输企业,形成地区道路运输业发展龙头企业,改变企业散、弱、小的格局,持续不断地提升道路运输业的竞争力、抗风险能力、安全生产规范化管理水平和服务质量水平,切实改善道路运输环境,为地区群众营造一个安全祥和的运输服务体系。由于过去历史原因及地区经济发展情况等因素影响,导致我县货运企业存在散、弱、小的情形,这一现状的存在直接造成的是整个道路运输业的管理成本大且管理成本的投入效果不明显,重复投入多,企业抗风险能力弱,如有意外,对风险的消化就是一个比较严重的社会问题。这一点我县辖区在客运公司的整合上效果显著。我县客运公司以前有两家,也与货运公司一样存在着散、弱、小的问题,磴口县运管所在经过深入调研后,,积极与两家公司协调,最后促成了两家公司整合为一家公司,从而有效地节约了经营公司的管理成本、提高了抗风险能力,同时,也有效地提升了磴口县地区的客运安全生产管理水平和服务水平。对于货运公司,笔者以为也可参照这一模式进行企业重组,以整合资源,提升竞争能力、抗风险能力和服务质量。
(二)着力进行运力结构调整及运输组织形式的调整,加快构建现代化物流。客运企业以舒适性、安全性、运行的可靠性为主要目标,结合当前运输市场实际,积极引导企业调整车型结构,高中低档、大中小型车辆具有合理的配置与分布。货运企业以切实提高运输效率、降低能耗为目标,大力发展重型载重货车和甩挂牵引车,同时根据地区内物流特点配置适当的中小型厢式货车,以形成长中途货物由大型载重货车运输,短途货运和零散货运由中小型厢货运输的格局。在运输组织调整方面,一是加快以企业为主体,以站场为依托,以现代化信息建设为手段的货运体系建设,以提高我县辖区货运的竞争力;二是在上级领导部门的大力支持下,加快运输联营工作建设,主要是地区与地区之间的联营与不同运输方式之间的联营两种,这方面的主要思路是首先要实现信息资源的联网共享、合理调配运力与运输方式,以达到社会资源的最优化配置;三是大力发展甩挂运输,这一运输方式的有效实现首先要建立在信息资源共享的基础上,只有实现了良好的信息资源共享并且不同地区、不同企业间建立良好的互信,并随之建立完善一套可操作性强、行之有效地运营操作模式和管理制度,打破地区壁垒和企业壁垒,这一运输方式就有在全行业实现的可能。这一方式实现后,对我国的能源、人力、运力及管理成本的节约效果是很大的,而这一方式的实现也为我们建设现代化物流提供了有力的基础支持。
(三)着力进行经营结构的调整。目前,磴口县辖区的运输车辆主要是个体车辆,采取的一般是单车单干的经营模式,即便是运输企业也由于单车承包、挂靠经营等形式的存在,基本上也是单车单干的模式,这严重的削弱了货运业的竞争能力,就是服务质量、服务水平也难以有效提高。因此,我们应该采取有效措施,引导企业进行整体化经营、引导个体车辆进行联合经营,以有效提高竞争力和服务水平;其次,在确保主干线运输市场占有的基础上,向支线和边远地区拓展经营业务,由于其他运输方式尤其是铁路及私家车大量发展等因素带来的冲击和影响,近几年运输市场的发展不太好,基于这种情况,笔者以为应在确保已占有的主干线市场的基础上(在竞争不过铁路等其他运输方式的地方,必要时可以考虑放弃)充分利用道路运输便捷及可以实现门到门运输的特点,大力发展支线及边远地区及其他运输方式影响较小或辐射不到的地区的运输市场。
(四)运用高速发展的信息技术,加快构建运输服务体系。一是加快运输信息服务网的顶层设计与建设,并逐步覆盖全行业,为最终实现全行业联网运营和甩挂运输的整体实现提供有力的基础支持。这其中,可以把各个地方的运输站场和运输信息服务点做为这张网的节点,全行业范围内统一规划、统一布置、统一标准、统一规范(当然,运价依据各地不同分别核算,但必须纳入统一的运输服务网络),而运输线路就是有效联接这些节点的网线,运输车辆是这些节点间与网线上运动的点(这个可以通过现在已安装的北斗系统来实现),如某一节点上有货要运,就可以依据运输信息服务网上最新公布的信息,就近调配合适的车辆来运输。这张运输信息服务网的建成和实现,将大大提升道路运输的效率、大大家少道路运输资源的浪费,这主要表现在空驶率会大为减少;二是继续完善运政信息系统建设,使之超前于运输信息服务网络的建设,从而实现行业管理早入手、早管理,用先进的管理手段为行业发展提供服务。
(五)加快构建全局性公益性的公交服务体系。目前,磴口县的公交还仅仅处于起步阶段,远远没有实现公交做为城市主要交通工具的目标,这就需要我们大力落实公交优先的政策,积极创造各种优惠条件引导城市公交的发展,加大城市公交的覆盖面,切实提高涉及民生事业的在运输服务这一块的质量和水平;其次,在城区公交高覆盖的基础上,对于城区周边的乡村,也纳入城乡公交一体化的进程体系,从而为扎实推进自治区“8337”发展思路、扎实推进城镇化和城乡一体化夯实运输服务的基础。
以上五个方面是笔者对道路运输行业产业结构调整的一点思考,除此之外,还有诸如执法队伍的整体建设与提高、从业人员整体素质的提高、市场机制的完善与发展尤其是退出机制的完善改变目前“进不进得来由许可说了算、出不想出去经营者自己做主”而导致的服务意识、服务效率低下及由此形成的隐形的独立垄断圈致使车辆转让价格虚高、新运力的投入难度大等引发的一些群体性事件及蕴含的一些隐形的社会矛盾、相关的法律法规制度亟需进一步完善等问题,也需要我们深思与考虑。
由于笔者所在地区的道路运输业发展及笔者观察思考的角度所限,对问题的提出及对策思路不一定能完全真实的反映行业发展需求和国家及上级领导部门宏观构建意图,但我相信,只要我们真正按照行业市场发展规律和自治区“8337”发展思路来建设和完善各项规划和制度,我们的道路运输市场一定可以健康、有序地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