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早上6时40分,呼和浩特赛罕区小厂库伦村村民刘春梅都会准时来到村口,等候101路公交车。今年8月,101路公交车开到村里,刘春梅每天乘坐公交车上下班。101路公交车串起沿途近30个村庄,每半个小时定点发车,使沿线村民“出家门上车门、下车门进家门”。
2013年,内蒙古自治区政府发布《关于城市优先发展公共交通的意见》,提出人口在100万以上的城市要基本实现中心城区公共交通站点500米全覆盖,公共交通占机动化出行比例达到60%左右;加快推进城市和农村牧区客运衔接,建立布局合理、畅通有序的城乡客运网络和覆盖城乡的一体化客运服务体系。城乡客运一体化发展,为百姓出行“提速”。
客运网络化实现行有所乘
在鄂尔多斯市东胜区,建立了以东(胜)康(巴什)阿(勒腾席热镇)公交快线为主轴,辐射机场、开发区、物流园区、东胜火车西站的公交运营体系,实现多种交通方式“无缝衔接”。
在国家公交都市示范城市呼和浩特,2013年至2015年政府每年出资2亿元用于专项购置公交车。截至2013年年底,呼和浩特公交营运车辆达2643辆,营运线路103条,出行分担率达到20.3%。
截至2013年年底,内蒙古全区城市公交线路总长度2万公里,中心城市城区500米公交站点覆盖率约为86.9%,城市公交线路总条数达871条,公交车总计8918辆,公交出行分担率达13%。
2017年全区嘎查100%通班车
2009年,赤峰市元宝山区率先开展城乡客运公交化改造工作,采取定线、定车、定点、定时、定型,统一车型、统一标志、统一排班、统一调度、统一服务标准、统一票价的“五定六统一”运营管理模式,完善农村客运网络。截至目前,元宝山区共有城乡公交83辆,建制村通车率达100%,城乡客运公交一体化格局基本形成。
近年来,内蒙古各级交通运输管理机构大力推进城乡公交、农村公交及特色公交网络建设,采取定线定班、分区分段、循环发车、延伸线路等方式,进一步拓展农村客运网络,做到公路修到哪里、客运班车开到哪里;推行长短线搭配、冷热线捆绑、特色班车营运、区域化经营等新模式,消除客运盲区和盲点,实现农牧区客运与干线客运及城市公交的衔接。
截至目前,全区农牧区客运车辆达到5205辆,班线达到3231条,覆盖全区100%的乡镇和96.8%的嘎查(村)。截至2013年年底,全区共有等级客运站场682个,农牧区客运站、招呼站、候车亭覆盖了74.7%的乡镇和13.1%的建制村。预计到2017年,将实现全区具备条件的嘎查(村)100%通班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