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季雾多、雨雪多、气温低,给广大驾驶员开车增加了很多困难,给广大农村交通参与者的出行、行车安全也带来了许多不利因素。为进一步规范辖区农村道路交通秩序,有效预防和减少农村地区冬季道路交通事故。湖南省津市交警大队针对辖区农村交通特点,积极克服冬季影响交通安全的诸多不利因素,注重突出民警“干事率”、“管事率”,主动出击、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积极采取“六个重点突出”的工作措施,筑牢农村道路冬季交通安全防线,积极预防和减少农村地区道路交通事故的发生,全力捍卫广大农民群众的生命和财产安全。
一是重点突出民警责任意识。为全面拉开农村道路交通安全保卫战,切实捍卫广大农民群众的生命和财产安全。津市交警大队积极召开全体民警、职工大会,增强全体民警、职工对及时、有效开展冬季农村道路交通安全管理工作责任感和紧迫性,并对当前农村道路交通安全管理工作进行全面部署。大队严格实行大队领导包片、中队包乡镇、民警包路段的“三包”责任制,全面扩大农村道路交通安全管理覆盖面。同时结合大队精细化考评办法,将队伍建设、交通事故预防、勤务管理、执勤、执法质量、情报信息报送等方面纳入到民警个人和中队考核内容当中,实行奖优罚劣,进一步增强民警、职工的责任心,提高工作效率和道路管控能力。
二是重点突出道路隐患排查。津市交警大队结合“安全生产大排查、大整治、大督查”工作以及前期全面摸排、整治辖区农村道路隐患路段工作的基础,重点督查115处隐患路段整治情况,并进一步深入农村地区的危险路段、隐患路段、道路情况复杂(如急弯、临崖、傍水)以及事故多发地段进行排查,随时掌握路面状况,深挖道路安全隐患,对交通设施不全、路面缺损等安全隐患问题,提出详细的治理方案,及时向政府汇报、按照职能下发限期整改通知书,督促相关单位及时落实整改责任。此外,津市大队还依托道路交通安全社会化管理工作模式,加强与各乡镇党委及公路、交通、安监等部门的联系,进一步明确农村道路建设及养护的责任单位和责任人,确保农村道路日常管理到位、防范到位。
三是重点突出重点车辆管控。近年来,“村村通”工程将农村地区大部分路面予以硬化,而另一方面,随着广大农民生活水平的普遍提高,农村地区二轮摩托车、微型面包车等机动车拥有量迅速猛增,很大程度上增加了基层交警部门农村道路交通安全管理工作的压力。为有效开展好农村地区冬季道路交通安全管理工作,津市大队灵活合理运用交通安全社会化管理模式,积极协同各个乡镇党委、派出所以及公路、交通等部门,抵住警力不足的问题,在进一步健全完善农村摩托车、微型面包车管控长效机制的同时,大队还加大力度对农村接送学生车辆进行常规化监督管理,通过摸排登记,做到对相关重点车辆、驾驶人的底数清,情况明。
四是重点突出交通违法整治。津市交警大队认真分析、研判当前农村地区道路交通安全形势,积极采取措施,积极深入农村地区,大力开展重点交通违法行为专项整治行动,进一步有效提升农村道路管控效能。津市大队通过静态管控和动态巡逻相结合的办法,进一步加大对农村道路的巡逻管控力度,大队以开展无牌、无证、挪用号牌、假牌假证机动车和摩托车专项整治活动为重点,严厉查处客车超员、超载、疲劳驾驶、酒后驾驶、农用车违法载人、无牌无证及驾驶摩托车不戴安全头盔等严重交通违法行为,对这些交通违法行为做到发现一起,查处一起、教育一起,决不手软,严格做到不消除违法行为不放行、驾驶人不受到安全教育不放行,全面预防和减少农村道路冬季交通事故发生率。
五是重点突出灵活执法方式。为切实保障大队的各项冬季交通安全管理工作落到实处,津市大队在开展农村道路交通安全管理工作时,十分注重结合农村实际。大队民警以“驻社联村”活动为契机,按照市委“群众工作法”的有关要求,积极深入农村,与广大乡镇居民、农户打成一片,民警在具体的交通管理工作中紧密结合农村地区生产生活实际,严格执法程序,注重执法技巧,突出文明执法;在纠正违法过程中,采取教育与处罚相结合方式,积极做好农民群众的宣传教育工作,动之以情,晓之以理,使广大农民群众理解、支持、配合民警的工作,切实避免因工作方法简单、态度粗暴引发的矛盾和误解,力求实现法律效果与社会效果的有效统一。
六是重点突出交通安全宣传。津市交警大队注重充分利用道路交通安全社会化管理的有利平台,积极扩大农村宣传的覆盖面。大队积极联系辖区各乡镇政府、交通、安监、基层派出所等部门联动,形成齐抓共管交通安全宣传教育的良好局面。结合农村道路交通管理工作的具体实际,积极组织民警深入到农村校园、村(居)委会、乡镇短途客运企业等,通过开展宣传教育和交通安全知识讲座,并利用农民赶集的大好时机,通过广播、悬挂宣传横幅、摆放宣传展板、发放宣传单等形式,深入开展集中宣传行动,重点宣传非客运车辆载人、黑车搭载学生、三超一疲劳、骑乘摩托车不戴头盔、酒后驾驶等危害后果,提高广大农村群众的交通安全意识,并积极督促未挂牌车辆办理牌证,摩托车及时办理保险和年检等。大队民警积极运用群众语言,采取广大农民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让道路交通安全知识、法律法规在广大农村群众中“进脑”、“上心”,营造了辖区浓厚的交通安全宣传氛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