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11月5日,常德市公安局交警支队直属一大队民警在综合股股长田伟的带领下再次来到辖区的常德市昌泰民爆器材有限公司,民警向公司负责人传达了上级“查四非、打四违”专项行动和全市“六打六治”打非治违专项行动工作部署,对公司民爆器材运输交通安全管理工作进行了督导检查。按照上级统一部署,大队结合当前辖区交通安全形势的特点,针对本地实际,认真总结、分析、整改危化品运输交通安全管理问题,深化对危险品运输车辆违法专项整治行动。截至11月4日,大队派出民警开展危化品安全检查活动4次,举办驾驶人安全知识讲座4次,排查安全隐患车辆2台,整改2台,检查登记车辆139台,查处危化品运输车辆交通违法行为24起。
一、深化部署,精心组织。一是成立专门机构。大队成立了由大队长张建平任组长,副大队长曾庆强、张帆任副组长,各股室中队负责人为成员的“危险品运输交通违法行为专项行动领导小组”。二是多次召开会议部署工作。大队对开展危险化学品运输车整治行动高度重视,多次召开专题会议研究部署,成立了领导机构,制定了《危险化学品运输交通安全集中整治行动方案》,进一步明确了工作目标,整治重点和工作措施,落实各个区域、路段责任制,各股室中队也结合各自辖区实际,全面部署了整治工作。大队先后于7月30日、8月19日、10月12日、11月4日四次派出民警深入辖区新源石油运输公司、昌泰民爆器材公司两家企业开展危化品运输管理安全大检查4次。
二、深化源头、消除隐患。一是大队组织民警深入辖区危险化学品生产、使用、运输企业,对企业、车辆、驾驶人及品种、运输线路等情况进行全面排查摸底,逐一登记造册。二是对危险化学品运输车辆和从事驾驶危险化学品运输车辆驾驶人进行安全临检,对危险化学品运输车辆、驾驶人手续不全、资质不符等其它违规行为及时联合安监、治安向有关部门通报,并督促其抓紧办理相关手续。并且调查相关企业是否设置安全生产领导机构和管理机构并配备相应的专职人员,是否定期组织安全管理人员,是否设立安全生产专项资金等情况深入摸底调查。
三、深化整治、严管重罚。一是调整勤务部署。按照新一轮危化品运输违法整治行动方案要求,大队调整警力部署,在辖区常张高速公路连接线、省道306线、桃花源大道、人民西路等重点路段、早、晚两个重点时段增派警力,辖区主要干线不失控,保证有足够警力在路上执勤。二是加大对危化品运输违法整治行动。对危险化学品运输车辆,执勤民警逢车必查,逐车登记检查,对未悬挂警示标志,未安装携带防护设备,未配备押运人员等违法行为,发现一起,查处一起,并责令立即纠正,对运输车辆超速、疲劳驾驶、违法停车、不按规定路线行驶及无证等运输严重违法行为进行严格处罚,及时消除安全隐患,并向相关部门通报情况,形成高压态势,严防重特大事故发生。
四、深化应急、完善预案。一是加强民警自身安全防护培训。大队分期分批对路面执勤民警和事故处理民警进行了每人不少于3个小时的专业知识的教育培训,使民警掌握常见的剧毒等危险化学品物理类别和特性、处置方法、安全防护等知识,提高民警的执勤执法水平和自我防护能力。二是建立完善应急处置工作预案。大队进一步健全与医疗、消防、环保等部门的联动机制,加强信息沟通,统筹合作,确保一旦发生涉及危险化学品运输车辆的交通事故,能够迅速启动应急预案,实施道路交通管制,落实现场处置措施,及时、有效地组织施救,减少事故危害。
五、深化宣传、营造氛围。一是派出民警深入企业开展法制宣传。大队派出民警深入辖区运输企业、货运物流中心,以及危险化学品仓库重地进行运输管理相关法律法规及安全知识宣传,并且利用短信平台向车主、驾驶人发送手机短信,逐一告知,提示企业、车主、驾驶人及时办理检验、体检业务,及时处理交通违法。二是进一步明确责任。大队通过与辖区企业负责人约谈,与相关企业签订责任状,督促企业与驾驶人层层签订安全责任状等措施进一步明确安全责任主体。三是通过媒体等形式开展广泛宣传。大队通过官方微博、交警网站、QQ群、手机短信平台和本地新闻媒体,不断宣传整治效果,对问题企业、违法车辆进行曝光,有效利用社会监督力量震慑违法行为,营造畅通安全的交通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