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ina Road Transport Academy
[江西]大余县预防道路交通事故的几点做法
来源:中国道路运输网在线通讯员 2014年11月26日14:10

  大余县拥有人口30万,机动车驾驶人72539人、机动车71470辆、助力车35600辆,国道46.4公里、省道16.7公里、县乡道40616公里,国道日均流量6541名次,截止10月15日止,今年交通事故1081起,与去年同期减少231起,下降21%;死亡事故18起,死亡19人,与去年同期减少13起,减少13人,下降68%;伤人701人,与去年同期减少189人,下降26.9%;直接经济损失7.6万元,与去年同期相比减少4.1万元,下降47.6%;逃逸案件16起,与去年同期减少9起,下降56%,其中死亡案件2起,与去年同期减少1起,下降33%,侦破率达100%;事故五项指数全面大幅度的下降得益于以下几方面:

  一、县委、县政府领导的高度重视。首先是党政领导的理念转变。县委、县政府及时转变工作理念,着眼于为交管部门营造良好的执法办案环境,整合资源建立长效机制,使我县的预防道路交通事故工作上新台级。其次是经费保障,确保有钱办事。县委、县政府在预防道路交通事故经费上政策倾斜,凡遇此所需经费优先考虑,优先统筹安排,并且从人财物方面保障到位,推动我县预防道路交通事故工作有序、高效运转。

  二、加大了电子监控设施的投入,有效地遏制了交通事故上升的势头。去年底至今年初,我县共投入资金200余万元,新增高清电子监控12处,红绿灯监控5处。到目前为止,我县国道拥有高清电子监控9处,省道2处,平均不到5公里就有一处电子监控(含摄像、拍照、测速功能),城区环形路拥有4处高清电子监控(含摄像、拍照功能)。

  1、监控的增多,有效控制了车速度

  323国道大余路段48公里,大余是带状形盆地,90%以上人口集中在盆地中国道两侧,道路平直,人流、车流、物流聚集一线,交通事故,特别是死亡事故65%发生在国道,而事故发生是十次事故九次快,现有了这么密集形的电子监控,很自然地把所有车辆的车速控制住了,想快都快不起来,类似于车上装上了限速器,车速降下来了,事故发生率自然也就降下了。

  2、监控的增多,有效遏制了逃逸率

  逃逸事故一般都是发生在夜间居多,在没有目击证人的情形下,很容易使肇事人产生逃逸的愿头。现在电子监控多了,肇事人想逃逸都要掂量几分,起到了震慑的作用。

  3、监控的增多,有效地提高的侦破率

  电子监控对侦破逃逸案件起到了不可低估的作用。我县侦破的14起案件,其中2起致人死亡案件,全靠电子监控提供的相关联的信息成功快速侦破。我县侦破的2起致人死亡案,其中一起靠事发地两端监控分析找准嫌疑车辆的,另一起靠城区监控一路跟踪,直到查证该嫌疑人的身份锁定嫌疑人。有监控,提高了侦破率。即省时,又省事,还减少许多侦破费用。

  三、加大了城区和圩镇秩序整治,有效预防和减少了交通事故的发生

  在城镇化和汽车化的大背景下,城区和圩镇交通的供需矛盾日益尖锐。交通混乱不仅影响城区和圩镇形象,还会影响居民和百姓的生活质量,尤其是容易发生交通事故。大余县城区和圩镇道路受地理条件的限制,城区和圩镇道路设置的科学性、合理性远远适应不了目前的通行需求。俗话说:“巧妇难做无米之炊”,但大余大队就是敢做无米之炊。把现行道路的资源进行科学论证,有机整合,不但道路得到优化,城区面貌得到改观,而且交通事故大幅度下降。

  1、整合城区和圩镇现行道路资源,优化通行渠道

  在城区,有两个繁华点,一个是街心花园,另一个是钨都广场。这两个繁华点由于设计原因,使双方通行混乱不堪。去年下半年,在政府的主导下,打通断头路,使这两个繁华点实行单行线,并在单行道上安装4处电子监控,实行单行以来,这两个繁华点的交通秩序明显改善。这是大余有史以来第一次开辟的单行线。

  城区伯坚大道,也是国道大动脉,穿城而过,车流、物流、人流繁华,混合交通,车辆、行人均随意穿行,事故隐患巨大,对此,大队建议政府增设了道路中心护栏,规范车辆及行人秩序,有效的减少了事故的发生。新城圩镇借鉴县城伯坚大道的成功经验,也相应增设了道路中心护栏,使事故高发得到遏制。县城城区及新城镇圩镇,还根据车流、人流特点,城区增设红绿灯3处,新城圩镇新设红绿灯2处,优化和新增了机动车停车泊位,规范了摩托车和非机动车的停放,搬迁了城区农贸市场和新城圩农贸市场,造起了新城圩第一个可停放60辆汽车泊位的停车场。由于硬件设施的大投入,使交通秩序得到大改变,交通事故得到大下降,人民群众的安全得到大保障。

  四、整合人的交通管理资源,优化勤务模式,提高管事率

  城区和圩镇交通秩序一旦被大部分交通参与者接受之后,对一些仍不遵守交通法规的人就必须强制手段实行严管严扣。大队根据此情况,整合交通管理资源,优化勤务模式,改变考核方法,对所有路面中队不再是简单的要求上路查处违法罚款了,而是根据每个中队管辖路段的特点,围绕降事故、保平安,细化量化考核指标,使良好的城区和圩镇秩序得到不断的延续,并根据一些重点违法行为查处难的特点,大队还建立统一查处长效机制,即集中各中队精干人员,有重点的对一些重点违法行为进行查处,使辖区各项违法行为大幅度下降,事故也明显下降。

(责任编辑:杨艳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