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ina Road Transport Academy
四问“定制公交”
来源:南京日报 葛妍 2014年10月21日13:24

  随着“定制公交”报名的火爆,对“定制公交”产生的疑问也在增多,记者梳理了4条较为集中的问题,采访了公交企业和交通专家。

  问题一:

  “定制公交”该不该占用公交专用道资源?

  “‘定制公交’定性为通勤班车,类似于以前的企业包车行为。”扬子公交办公室副主任陈寅说,虽然“定制公交”是为少部分人服务,但也算大容量的交通工具,走公交专用道并不存在对公共资源的占用。

  针对这一点,南京市城市与交通规划设计研究院院长杨涛表示,公交专用道不单指公交车的专用道,应该是大容量交通工具的专用道。

  “定制公交是一种广义的公共交通,也是集约化的出行方式。”杨涛说,一辆“定制公交”有40多个座位,可以减少15—20辆私家车的出行。公交专用道应更多地包容多元化、集约化的出行工具,如“定制公交”、企业班车等。

  问题二:

  是否该先解决大部分人出行需求,再考虑个性化需求?

  在采访中,有不少居住在桥北地区的居民表示,在满足少部分人出行需求时,首先应解决大多数人的出行问题。

  “早晚高峰过江难,不是运力不够,而是道路拥堵。”扬子公交相关负责人说,桥北地区的公交车数量一直在增加,但大桥的拥堵造成车辆难以及时运转。如江北扬子到江南鼓楼的D2线,长约20公里,按照标准1公里配车2辆,今年该线路已经增加到了66辆,但由于道路拥堵,车辆发出后,不能及时返回,出行仍然难。

  “桥北地区早高峰有2万—3万人同时乘坐公交出行,如果一味地增加车辆,平峰时这些车辆就浪费了。”该负责人说,发展“定制公交”其实也是希望吸引私家车乘坐公共交通出行,从而缓解道路拥堵。在发展“定制公交”的同时,企业正在研究社会巴士、微循环公交,将大型居民区串联起来,送往地铁站,更加快速地进入主城区。

  “普通公交车和‘定制公交’是两个概念,服务群体和需求都不一样。”杨涛说,随着市民收入的提高,消费能力的升级,对公交出行的时间、舒适度就有了比较高的要求,公交企业有必要提供更加个性化的服务。多样化、个性化服务与普通的公交服务可以同时进行,并不矛盾。

  问题三:

  “定制公交”是否享有政府公交补贴?

  公交行业是政策性亏损行业,政府每年需要向公交行业投入大量资金补贴,这笔补贴该不该用到为少数人提供服务上,很多市民有这样的质疑。

  扬子公交表示,“定制公交”是企业一种延伸的服务形式,自负盈亏,不享受政府的任何补贴。在能够满足成本的情况下企业才会开行,这也是为什么预约乘客要达到80%的原因。

  问题四:

  “定制公交”是否该推广?

  “‘定制公交’在我市是新生事物,不能一棍子打死,要让市场来决定,在过程中不断改进。”杨涛说,“定制公交”一开始预约的人少,说明企业调研不到位,没有满足乘客的需求。如今通过调整后,“定制公交”趋于火爆,说明市民有这样的需求。

  杨涛说,通过“定制公交”乘客可以更加高效、舒适地乘坐公共交通出行;企业通过创新服务,增加营收,减轻企业负担,提高驾驶员工资待遇,让企业更好的发展;对于政府来说,公共交通出行的增多,可缓解道路拥堵,减少尾气排放,节能减排。“定制公交”对于乘客、企业、政府是三赢,值得鼓励和推广。

(责任编辑:杨艳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