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常德交警直属四大队以“群众满意不满意”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在进一步加强交警队伍正规化建设,提高公安交通管理质量和服务效能的基础上,把信访稳定工作当作沟通群众感情、取得理解支持、消除不安定因素、让群众满意的重要措施,牢牢抓在手上,放在心上,不断加大信访工作力度,切实解决群众不满意的问题,拉近了警民关系,促进了交通管理各项任务的圆满完成。
一、“一把手”抓信访,件件有回音。大队一是成立了信访工作领导小组。组长刘代兵对全队的信访工作负总责,经常利用深入基层调查研究、组织召开小组会,研究分析信访问题等方式,提出切实可行了应对政策,确保了信访问题件件有回音。二是建立了《领导干部轮流接访制度》,设立了全天24小时领导干部轮值岗,开通了群众投诉热线电话,由领导小组组长、成员、业务部门主要负责人轮流坐岗接访,提高了信访反馈率。对于信访案件,由大队办公室负责,建立了规范的信访登记、传递、督办和回复程序,定期整理上报领导小组立案处理,确保了信访工作扎实开展。今年以来,大队共接受群众来信来访、电话投诉16起,研究处理16起,起起达到了群众满意,信访案件调处率达到100%。
二、群众事无小事,事事抓落实。大队一是要求全体民警要始终坚持群众利益无小事的理念,要认识到小事对普通百姓来说也是大事、难事,对小事的处理,同样不可忽视,同样要放在重要的位置。对群众咨询业务、来人来访,热情接待,耐心解答。二是要求办证、违法处理的民警在受理业务过程中,做到服务受理零推诿、服务方式零距离、服务要求零积压、服务程序零差错、服务效果零投诉,以真诚服务群众。三是大队建立了《信访案件逐级呈报制度》,对于“接访窗口”、热线投诉电话、来人来信等途径获取的各项信访案件,由责任人负责立即上报,使大队信访工作领导小组能在第一时间得到信息并作出反应。同时,大队还建立了《领导干部补位制》,只要“一把手”因故不能立即处理信访案件,大队其他领导必须责无旁贷地负起调查处理和回复责任。
三、狠抓源头防范,排查苗头隐患。一是对各类可能引发信访的因素进行风险评估,明确改进措施、工作重点、目标要求,从源头上预防和减少信访问题创造条件。二是组织民警深入辖区机关、企事业单位、学校,社区,与群众面对面恳谈,认真听取意见建议,积极排查执法中存在的矛盾隐患,妥善处置不稳定因素,防止矛盾纠纷激化。三是从路面执法工作最基础的环节和最基本的要求抓起,不断改进培训内容、创新培训方法,大力加强执法教育,解决民警在“干”时出现的疑惑和问题,以此进一步规范执法行为,杜绝因执法不当而导致的信访案件。
四、抓住信访案件重点,杜绝缠诉复访。解决事故处理工作中执法程序、服务水平、办案质量等方面存在的问题,是减少信访案件数量,杜绝缠诉复访的前提和保障。特别是肇事逃逸案件发生后,由于逃逸案件的特殊性,受害方有可能出现对民警的工作不理解、迁怒于民警、情绪急躁、态度蛮横、出言不逊等过激行为,这个时候,民警的一言一行极有可能成为诱发矛盾的导火索,诱访因素很大。为此,大队要求办案民警切实做到“三不三防止”,即不与受害方针锋相对,防止火上浇油;不说过头过火话,防止激化矛盾;不无原则承诺,从规范自身执法办案、提高服务质量和效能做起,消除受害方缠诉复访心理。同时,事故处理中队在加大调处力度的情况下,专门建立了“肇事逃逸案件侦破记录”,对每一起逃逸案件的侦破全过程进行认真登记,内容包括接处警和到达现场时间、现场采取的措施、调查取证过程、证人姓名单位、走访询问次数、线索材料送检等,并做到有人证、物证、书证齐全,使案件的侦破全过程客观实际,一目了然,这对于一旦发生信访案件,及时跟上息访措施,提供了充分的事实和理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