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增强民调工作的针对性,实践“立警为公,执法为民”的宗旨,实现让人民群众满意的目标,我大队以“转变服务理念,提高服务水平”为切入口,以群众满意不满意作为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切实找准差距,认真整改,全面落实四大举措迎接“民调”工作,以确保民调工作取得新突破。
一、深入开展“驻社联村”,建立长效机制。按照市局和支队的统一部署安排,我大队卓有成效地开展了 “驻社联村”大走访活动。尤其是开展的对辖区困难群众和留守儿童及事故致残致贫家庭的访问,以切实解决受害人实际困难,维护他们的切实利益作为爱民、亲民、为民解难的重要方式,取得了很好的社会效果。当前,大队要求全体民警一是要继续为群众办实事、做好事、解难事。通过长效走访,了解民意、体察民情,广开言路,巩固上半年大走访取得的成果。二是从群众中发现我们工作存在问题,并结合自身实际整改,切实从人民群众反映强烈的问题抓起,从人民群众不满意的事情改起,不断完善便民利民服务措施,以实际行动改进大队队伍的自身形象和作风。三是走访报警群众、案件当事人、办证群众。尤其是要倾听一下驾驶员的心声,帮助解决一些困难和矛盾,向他们征求一些交通安全管理服务的意见和建议,以便出台便民服务措施。四是将调研走访这种工作方式融入到民警的日常工作中去,坚持立足本职岗位,主动从身边的小事做起,从群众最期盼、最紧迫、最急需的事情做起,多做一些顺民意、解民忧、惠民生的小事、实事、好事,累积群众的信任、赢得群众的支持。
二、提升民警综合素质,完善窗口服务质量。事故处理中队、违法处理中心等窗口单位是我大队和群众打交道最直接、最多的部门,也是反应我大队队伍整体素质、加强群众沟通交流的桥梁,窗口单位服务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着群众对交管工作的整体印象,因而大队将完善窗口服务,提高服务质量作为迎“民调”的头等大事来抓。一是设立完善“三个制度”即:值日警官制、上门服务制、延时工作制、引导群众办理业务的导办工作制,上门服务制和延时工作制是我大队窗口单位一直坚持实施并得到群众好评的,为更好地方便群众,大队设立值日警官制和引导群众办理业务的导办工作制,在大厅将设立一个值日服务岗,由民警轮流值日,负责业务导办和引导,专门受理群众咨询,帮助群众填写表格,引领群众办理违章处理业务,这样使群众跑一个门就可办成各种事,体现了警务公开的服务性,最大限度的减少群众办理业务麻烦和缩短办理时间。二是规范规费的收取,将各项收费项目、金额、批复文件上墙公开,严格按上级公安机关、物价、财政的有关规定不错收、漏收、多收群众一分钱。三是打击非法中介,群众办理业务时一律要求实名制,严厉打击非法中介“了难”问题,加强民警的廉政教育,加强窗口执法廉政监督,大队将由各大队领导轮流采取明查暗防和群众调查等手段加大对窗口单位的监查力度,坚决查处没有好处不办事,利用手中执法特权“管、卡、压”的现象。
三、规范事故执法办案,树立交警良好形象。执法规范化是公安交警永恒不变的话题,经过多年的努力,大队民警的规范执法水平有很大提高。但是,不可否认,我们的执法工作还存在一些问题,为了树立大队民警良好形象,提高公信度,确保群众不上访不投诉。一是我队在执法办案过程中将认真解决好以往在执法中还存在的一些问题:证据意识和程序意识不强,重实体,轻程序;执法不文明,工作方法简单粗暴;对非现场执法不及时告知;重处罚轻教育,过份追求经济利益等,将通过严格规范执法,努力做到“公平、公正、公开”,确保群众不上访不投诉。二是开展经常性的学习培训。定期、不定期的组织全体民警学习党和国家的方针政策、法律法规,增强民警的法律意识、程序意识、证据意识、权限意识和自觉接受监督意识。结合支队每年开展的各类业务培训和练兵比武,大队将经常性地开展集训和统考,增强民警驾驭复杂执法环境的能力,进而达到不断提高民警执法水平的目标。三是把好“监督关”,严格落实执法过错责任追究制。加大执法的检查力度,加强执法监督。
四、加强正面媒体宣传,强化舆论引导先行。首先严肃认真应对网上舆情,正确引导舆论。充分发挥大队网评员的积极作用,针对我大队工作的不利舆情,在积极解释的同时,还要进行有利反击。一是利用网络要尽快公布事情在真相,揭露发布者的险恶用心,争取不明真相乱跟贴的网民。二是要加强舆情监控,对别有用心造谣中伤者绳之以法。 其次,大队将加大对我大队在工作中的典型成功案例和典型的人和事的宣传力度,以弘扬正气,扬我警威,对于我们的先进做法和好人好事将通过常德晚报、民生报等各种媒体的广泛宣传,使广大群众更深入了解我们的工作,体谅我们的困难,从而得到群众的理解和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