暑假已到,许多“留守儿童”又像“候鸟”一样进行季节性迁徙,“飞”到身在广东等沿海打工的父母身边,快乐度假。为了保障这群“候鸟”能平安出行,宁都大队和县交通局、教育局早准备,早行动,通过提前宣传,客企督导、路面严控等措施,密织交通安全网,力保“候鸟”安全“南迁”。
一是假前送法入心间,织好安全宣教“网”。暑假前,积极联系教育部门,努力深化学校、农村交通安全宣教活动,以“平安出行,快乐暑期”为主题的未成年人交通安全主题教育活动为平台,组织宣教科民警及农村中队民警深入开展交通安全进校园、进农村活动,让农村居民和中小学生懂法、守法、用法;继续编印《学生道路交通安全读本》发放给留守儿童的监护人和村组干部;发放交通安全知识竞赛模拟试卷供学生暑期练习,开学后组织全县学生交通安全知识竞赛。结合“三送”和“民调评警”大走访活动,组织民警进村入户,联合乡村干部、交通安全宣传员等,集中组织留守儿童上交通安全知识课,重点讲解未成年人禁止驾骑摩托车、电动车,不能在国省道、县乡公路上学骑自行车、追逐玩耍,不能在国、省道上穿行玩耍,不能搭乘拖拉机、低速载货三轮车等相关规定,同时教育留守儿童暑期用电、游泳等安全注意事项,为学生系统讲解暑假安全出行知识,切实做到严守交规,文明走路,安全出行,以增强孩子们在暑期交通安全防范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让孩子们度过一个快乐、安全、充实的暑假。
二是加强“车”和“人”的管控教育,织好源头监管“网”。以道路安全大检查和“公路客运年”活动为契机,积极配合县交通部门对辖区客运企业尤其是辖区承担长途运输的宁都县长途运输公司和宁都县顺达运输公司进行一次全面的安全大检查。确保车辆安全性能和安全防护设置齐全有效,杜绝“病车”出行;对所有驾驶人资质进行审查,对记满12分的司机立即停止驾驶资格,离岗学习;同时,督促企业全面落实各项安全生产制度,明确安全主体责任,严禁客车超员、超速等违法行为的发生,确保学生平安出行。
三是强化隐患排查力度,织好路面治理“网”。各农村中队结合当前开展的道路交通安全大检查工作,暑期对辖区道路临崖、临水、陡坡、急弯、事故常发地段等交通安全隐患进行拉网式排查,发现隐患,及时向当地党委政府及相关职能部门报告,积极督促进行整改、治理;巡逻中队要根据事故处理中队及事故预防办提供的历史数据,重点对昌厦公路及319国道沿线、宁临公路、永宁公路等辖区国、省道进行一次路面安全“大清查”。
四是加大交通安全执法检查力度,织好出行护航“网”。强化辖区校车及学生用车的安全检查和监管,强化学校、幼儿园周边道路的管控,建立校车交通违法投诉举报和处理机制;并确定每周星期一早上和星期五下午为集中整治日,严厉查处非客运车辆装载学生和幼儿,有效消除安全隐患。根据夏季交通管理特点,及时调整警务,错时值班,增加早晨、夜间等重点时段的路面警力投放,保证路面白天见警车,晚上见警灯,24小时路面不失控。所有警力下沉,采取定点检查和机动巡逻相结合的方式,加强对辖区319国道、昌厦公路、永宁公路、宁临公路等主要国、省道的路面管控力度,严查过往客车及7座以上面包车超员、超速和疲劳驾驶等违法行为,发现违法行为,做到教育到位,纠正到位,处理到位,保持严控、高管打击的长效性。
6月中旬以来,宁都大队共组织民警深入辖区5所学校宣教5次,发放《学生道路交通安全读本》2000多册、发放交通安全竞赛模拟训练试卷5000余份,进村组织农村留守儿童上交通安全课8次,深入3所客运企业宣讲5次;隐患排查、治理100余处;日均出动警车3台,纠正、教育客车驾驶员违规行为50余次,确保了留守儿童——“侯鸟”平安“南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