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5日 至6日,我县普降大暴雨,总降水量达680毫米,特别是 6 月6日,李家河、沙道沟、高罗等部分乡镇降雨量达 150毫米,全县国省道路和9个乡镇农村公路遭受不同程度的水毁,并造成多条线路受阻不能通行,据实地调查统计直接经济损失达3042.6万元。主要表现在:一是冲毁路面 167.23公里,路面损毁极为严重,历史少见;二是冲毁路基 34173立方米;三是冲毁护坡、驳岸、挡墙 6540立方米;四是造成公路坍塌 65000立方米;五是损毁桥梁8座、涵洞18道。 交通公路设施损失达3000多万元。
“灾情就是命令!我们要迅速投入到抢险救灾中去!”
灾情就是命令!危急关头,交通部门雷厉风行,迅速行动,全力抢修公路,保证道路畅通。 为使抢险救灾工作落到实处,县政府分管交通运输工作的副县长向子明时刻关注着全县道路的排险抢修工作,及时奔赴受灾现场,靠前指挥。县交通运输局紧急召开班子成员会议,成立由局长姚敏带队的抢险救援小组,局领导班子身先士卒,分片负责,深入一线靠前指挥。局长姚敏多次深入受灾乡镇,协助当地党委政府做好抢修保畅通工作。公路局长孙京保及其他班子成员分片深入抗灾一线,带领干部职工开展抢险救灾工作。全体党员干部在抢险救灾中任劳任怨,无私奉献,起到了中流砥柱作用。共产党员起到了很好的模范带头作用,充分体现了共产党员的先进性,使全局的抢险救灾工作得以顺利进行。
“交通就是生命线,抢险救灾交通须先行!”
进入高罗乡后,姚敏局长沉着指挥,周密部署交通部门抢险救灾工作。按照灾前制定的工作方案,明确了全力以赴、不惜一切、确保畅通的救灾方针。抢险人员放弃休假、随时待命,救灾车辆、物资准备就绪。同时,县交通运输局办公室组织数个抢险分队,抽调路政大队、乡交通办、路政中队、道班支援高罗乡抢险,由于分工具体,职责明确,使交通抢险救灾工作得以紧张、有序、高效开展。在抢险工作中,姚敏局长要求交通干部职工增强责任感和紧迫感,同时要求要科学抢险,按照“交通先行、先通后善、先急后缓”的方针,首先集中人力、物力确保209国道这条救灾大动脉畅通。 6月6日下午 2时抢通了209国道K1984+850m发生跨方,车辆只能单边通行;K2011+200m、K2031处出现山体滑坡,跨坊量200余方,造成交通中断,公路部门正在进行抢险,6日下午4点已经抢修通畅 。抢险人员又紧接着迅速投入到通村委会水泥路的抢险中去,在通村委会水泥路抢险工作中,姚敏局长制定了塌方全力清理,淘空路面和断桥采取修便道的科学方法,6日当晚,各村委会基本恢复通车,受困群众得以顺利出行。
率先垂范,冲锋在前,是我们交通人的职责所在
在抗水毁关键时刻,我们弘扬了“献身、负责、求实”的交通行业精神,始终注重发挥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共产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始终做到抗洪抢险冲锋在前。
灾情就是命令。哪里有险情,哪里就有我们交通干部职工的身影。局领导班子发扬团结协作,以身作则的优良传统,始终把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放在首位,率先垂范,深入到最危险的第一线抢险。局长不是坐镇指挥,就是率领工程技术人员到险情现场提供技术指导;其他局领导班子成员也都身先士率,在第一时间赶赴受灾镇村,协助抢险救灾,与灾区干部群众一道战斗在抗洪救灾的最前沿。交通干部职工组成9个抢险组,并先后出动500多人次,冒着倾盆大雨深入到李家河、沙道、高罗、等4个重灾乡镇,深入到最危险、灾情最严重的山体滑坡点和塌方现场,参加抗洪抢险。 7月6日宣万公路K11至K14公里,雨水造成山洪把公路淹没,交通中断。甘椿公路K62+300m处发生跨方,造成交通中断。233省道(恩鹤公路)K106+700m至K107+200m处山洪淹没公路,我局及时调动两台挖掘机、四台装载机,派出专人组织抢险,成功地把受困群众转移到安全地带,为受困群众撑起生命之舟。在险情面前,坚持做到洪水不退、抗洪不止,险情不除、抢险不松,灾情不减、救灾不停。
负责、务实是交通人的追求。哪里有险情,哪里就有交通工程技术人员的参与。在抢水毁保畅通工作中,我局按照“交通先行、先通后善、先急后缓”的原则,合理调配资源,全力以赴保障畅通。首先是明确职责分工,公路抢险应急分队分为五个突击小组,成员由农村公路养护办公室、路政、工程股技术骨干人员组成,分别由局、乡镇交通办领导带队,确保每条线路都有突击小组到位,随时应对灾情。其次是及时调整力量,打好攻坚战。坚持特事特办,保证抢险救灾资金到位。如县道甘椿线,塌方量大,路基多处冲毁,导致交通中断,修复工程量大。局领导接报后,当即表示不管代价多大,首先安排资金、组织力量抢修恢复通车。在确保地方公路畅通的同时,对未能马上修复的水毁危险路段、危桥安装警示标志,派出工程技术人员现场勘测水毁修复工程量,制定下一步抢修方案。
坚守岗位是交通的天职。在抗击水毁抢险中,不少交通工作人员冒着生命危险坚守岗位,体现出强烈的责任意识、敬业精神。副局长杨友国同志在椿木营乡帮受困群众搬运物品时,右脚被泥水中的锐器刺伤,鲜血直流,染红了黄土,此时他才发现自己的脚被刺出一大道伤口,随后被同事送往医院缝了四针。经医生包扎后,他即刻又返回塌方现场,丝毫不顾及自己随时可能会被感染的伤口,丝毫不顾及自己因大量流血而疲惫的身体,依然坚持在现场继续指挥抢险救灾。在灾情面前,杨友国同志不顾及个人安危,负伤而坚持不下“火线”的无畏精神;得到了受困群众和当地村民们的赞赏。
大灾面前见英雄,大灾面前见精神,大灾面前见真情。我们宣恩县交通运输局在这次严重的灾情面前,由于未雨绸缪,调度有方,措施得力,取得了抗洪救灾工作的初步成效,得到了上级党政领导的肯定和广大群众的赞誉。这是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州交通运输局的科学指导,广大干部群众的积极参与的结果。我们决心以“学习贯彻十八大,凝心聚力促发展”精神为动力,学先进、找差距,加快抢修水毁工程,为地方经济建设再立新功。
从 6月5日至6日,交通部门共出动了600人次投入抢险,出动装载机机12台,挖掘机16,抢险救灾车辆300台次。目前,各受灾线路抢险保畅正在有序开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