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链物流,一个全新的业态发展模式,如今在昆明的发展出现了过热的态势。尤其第三方冷链物流项目在近一两年间迅速壮大,并未充分考虑到现阶段内外市场需求,给未来的发展造成较大影响。
“从未来发展趋势及农产品大省发展来看,昆明作为我省排头兵,传统冷链物流、食品企业自建冷链、特色农业配套冷链物流、第三方冷链物流,就好比该支撑行业的‘四条腿’。但‘四条腿’不能你长我短,更不能只重体量规模,不重效益水平与渠道建设,其发展必须因地制宜,各自突出优势服务。”昆明理工大学冷链物流研究所所长、物流供应链研究所所长张悟移教授坦言。
现状与未来
6000商铺虚待150户商家
“其实,当前投资冷链物流的人并非全是专业人士,有很多人认为只要建设上规模,把农产品‘一冻一送’即成冷链物流。”云南浩宏物流有限公司信息部顾问吕勇表示,冷链物流不是建材钢铁物流,不可久压,保存也有条件。若以冷库温度粗分该行业,零下18摄氏度为低温库,高温库(高温气调库)温度一般为2至5摄氏度。两库温度、湿度不同,仓储内容也不同。低温主要储藏未能第一时间进入流通领域的肉类、海产品及需要急冻保鲜食品;而高温气调库则多储藏果蔬、奶制品及待售鲜切花等农产品。
“昆明冷链物流发展规模不宜盲目扩大,要充分了解市场需求后因势而为、量力兴建。冷链物流并非所有农产品上市内销甚至外销的必由之路,提高物流环节的服务与配送水平,可能才是这一行业健康稳定发展的一大基础。”张悟移教授表示,冷链物流与家里的冰箱比,其最为重要的意义在于让保质保鲜的食品批量“流”动,减少某些农产品运输中的损耗。“简单地说,就是让上市的农产品能保持新鲜度。”
张教授指出,冷链物流也有“四不必入”:一是直接进入菜市场交易的鲜活农产品,无需进入冷链物流;二是其他深加工渠道处理后直接上市销售产品,如腌制、风干食品,不必进入冷链物流;三是按照农产品特色只需在常温条件下保存运输的产品;四是家电设备等非食品药品类当然不需要冷链储藏与配送。
“除去这‘四不必入’,实际真正进入冷链环节的农产品就已经不多了。”张教授说。而近几年,昆明冷链物流发展可谓雨后春笋一般。本来是一项旨在让农产品在加工、贮藏、运输、分配流通各个环节和过程中,始终处于规定的低温状态,以保质量并减少损耗的系统工程,开始急剧升温:1年前开工建设,坐落于经开区并将于今年实施招商的云南东盟国际冷链物流中心,其仓储量高达20万吨,而且多以低温冷库为主;2012年,昆明空港经济区规划打造“昆明空港冷链物流产业园”项目建设用地约2000亩,总建筑面积201万平方米,规划建设冷库容量21万吨。二者共计41万吨的储量,全部建设完毕,可实现的招商数量达6000户。从整体规划上看,二者皆区别于传统的老旧冷库和食品行业自建冷链物流,属于第三方冷链物流产业园区。
当前,昆明市场的冷链物流业分类可粗略分为以下几种:第一是传统冷库加运输,这些厂家主要集中在城区二环,以昆明冷冻厂为代表,兼有王大桥冷库、凉亭冷库等业态,这些冷冻企业始建于上世纪70、80年代,设备陈旧难堪大用,而且往往在物流环节与配送上处处受阻,而在商机渠道上缺乏信息化指导,销路单一。但就是这共计3万吨不到的仓储,维持了过去昆明三分之一的批发市场冷鲜食品需求。第二是食品企业自建业态,代表企业有云南神农肉业食品有限公司、嘉华公司、麦当劳等速食企业以及农贸市场超市的冷库专柜等。这些经营者和企业拥有稳定客源,而且涉足零售。第三是特色农业配套冷链物流业态,这一业态的建立依托于农业主产区,与种植基地、原产地和特色大棚的田间地头对接,一经收割采集即付诸于冷链并运输上市,代表为呈贡鲜切花产业、嵩明杨桥的蔬菜大棚冷库、晋宁的蔬菜生产基地冷链物流等。最后为第三方冷链物流业态,代表为即将投入运营的“云南东盟国际冷链物流中心”和即将开工建设的“昆明空港冷链物流产业园”。
“冷链过热发展的重大隐患,就隐藏在这股热浪之中。”云南省科学技术情报研究院崔研究员表示,当四种冷链物流业态同时并生,而且各自都拥有一定规模,那么是否考虑过市场的承载能力与需求能力?特别是第三方冷链物流园区这一业态,它在中国的发展史不长,但后劲却很足。它区别于以上三种业态的特色之一是整合冷链物流市场能力,即要通过先进信息化平台,为招商引资入驻园区的大量业者和经销商,提供多元化深加工服务和广阔的营销渠道。换句话说,前三种冷链物流业态恰是第三方冷链物流所要整合的对象,可是整合与招商过程会那么顺利吗?
冷链行业冷思考
不把血汗钱丢进“无效冰窖”
当前,昆明冷冻厂、王大桥冷库等旧有冷库都面临拆迁改造,其中大部分的经营业者正在忙于寻找新经营地点。但记者在调查中发现,经销商们对入驻新业态产业园说法不一。
冷冻厂的批发商李先生表示,自己从事冷冻食品批发多年,冷冻厂附近交通拥堵、内部管理粗放是老问题了。这次的业态升级与搬迁机遇,他可不想错失。
“你财大气粗,不如你啊!”紧挨李先生的批发商张老板打趣地说,入驻冷链物流园,绝大多数的商户“首要关切”的就是商机,然后才是管理配套服务之类的问题,仓储容量大小并非他们的首要关注点。“进去后怎么做到大家都有钱赚?如果生意不好,租金可就交不起了。”张老板怀疑地表示,当前昆明冷鲜速冻产品零售市场需求量一天40吨,两家园区仓储达41万吨,是原来昆明批发量的10倍,如果都进入零售环节内部消化,至少吃10000天才能吃完,相当于27年的消费量。“冻了27年的肉你也敢吃?”张老板笑问。
肉类冷藏期最长也就18个月。27年,显然保存再好的冷鲜品也过期了。因此,拓展出省和出国的销售渠道是今后的发展方向。但多年以来,云南在全国并非畜牧业大省,而肉类出省及出口所占比重也相对较低。
“据我了解,昆明在16州市中肉类冷藏批发商已经是最多的了,假设16个州市都有昆明这个发展水平,乘以16,满打满算才2400户搞冷鲜的。而两家6000户的入驻容量一抵消下来,多余的3600个铺位岂不只能闲置?而且,事实上昆明本地干我们这行的也才150户左右而已!”张老板表示,这其中真正大一点、有点实力的也才10家左右。
“商铺空着租不出去顶多亏的是租金,冷库则必须关闭制冷才能既不亏租金又不亏电费。”凉亭冷库批发商张女士称,提供冷链物流首要服务于招商,但做冷链物流尤其要立足于当地的实际。“撸起袖子,一拥而上。结果搞得冷冷清清,对我们而言反而不利,就算不为我们考虑,政府的税收往后恐怕也难收。”
如果老旧业态经营者和商户对新招商引资项目的观点有分歧,那么剩下的两大业态呢?
“冷库与物流的配套当然是我们所需要的。”在呈贡斗南花市经营鲜切花的王老板表示,过去,呈贡地区有一批高温冷库专门用于鲜切花仓储与运输。随着新规划的推行,机场的搬迁,这些零散的仓库被拆除,鲜切花仓储物流环节亟待升级。“好在呈贡已经规划在建新的现代化花卉产业园基地,而且马上就可以使用了。除非拥有连片高温冷藏库、便利的运输渠道和尤为关键的销售渠道。否则作为大棚鲜切花经营户,放弃已有的便利跑到园区完全是重复性投资,没有任何意义。”
“我的鲜花和蔬菜可不是冰棒和肉,如果您把鲜切花放置在零下18摄氏度的低温库保存,它们只会瞬间脱水。”王老板强调,鲜切花和云南的一些野生菌一样,属于高附加值农产品,要的就是运输便捷和一条从田间直接对接餐桌和零售市场的绿色生态冷链物流线。一般畜牧冻品,一旦选择空运,其价格成本势必“一飞冲天”。你让猪“插上翅膀飞”,飞到销售地后,其高价只会让更多人望而却步。
“但猪肉毕竟不同于情人节的玫瑰花,其附加值并不高。价格伴随成本攀升后,还能卖给谁呢?”因此,从这个角度看,如果空港物流园区可多规划一些高温冷库,或许今后会有更多人考虑前往入驻。但他同时也表示,即便如此,他当前的重点考虑仍是依托即将运营的呈贡鲜切花交易平台,实现业务做强做大。
“我们要设点也是零售行业啊。”一位麦当劳店长坦言,麦当劳的设点是一项系统规划工程,当前,空港的尚未建成,而经开区的冷链物流中心明显是一个专业的低温冷库物流园区,如果两大园区没有一定的人流量和规模,布点或者入驻的可能很小。“而且我们已经拥有了比较成熟的冷链物流配送系统,借用别人的库储藏冷鲜品是重复投资。”
云南神农肉业食品有限公司无疑是当前云南肉业龙头之一。谈到第三方冷链物流时,该公司负责人表示,他们已拥有了从屠宰到排酸冷处理,从冷藏车运送到销售终端的完整链条,其优势是可以有效保证肉质安全性。而他谈到即将开始招商的云南东盟国际冷链物流中心和即将开始建设的昆明空港冷链物流产业园时,表示出了极大好奇:“他们打算怎么经营?他们并非屠宰户,对于产供销已经形成规模的一条龙食品企业而言,再投入成本去一个连货源都没有的地方开门店,显然是在浪费成本,消耗利润。”
但该负责人也坦言,当前,中国冷鲜肉生产线产能并没有得到完全释放。目前,冷鲜肉产能释放不到10%。消费者对冷鲜肉的认可及消费观念的转变,还尚待时日。“目前,我们正在努力引导消费者转变消费观念。”
而记者随后进一步了解到,目前,昆明大部分拥有自主冷链物流体系的企业,对入驻产业园区均表示了谨慎观望的态度。原因是,即使是自营冷链物流的食品企业,也没有更为广阔的销路,而入驻第三方冷链物流产业园区之后,如果打不开全新的销售渠道,那无疑就是把血汗钱往冰窖里扔。
从业者的心病
闲置是噩梦更是资源浪费
近几个月,云南东盟国际冷链物流中心招商部负责人张小姐十分头痛:“我们这个项目是在对昆明地区冷链物流现状进行了长达一年多的调查、摸底并在省政府将昆明打造成为面向东南亚桥头堡的思想指导下,经多方专家多次论证才确定的建设规模。项目建成后能满足昆明市至少20年的冷链物流发展需要。可是这样万吨级的园区如果不断横空出世,会给这个行当造成很大麻烦,毕竟僧多粥少嘛!”
“目前,按照整体规划,昆明万吨农产品冷链物流中心将定位于构筑全球化冷链食品采购平台,促进传统食品市场向现代化全球采购中心转变的高度,形成规划现代、设施高档的集专业冷链配送、电子商务等多功能于一体的大型综合冷链物流枢纽。”昆明空港冷链物流产业园项目的一位投资人表示,从当前招商引资方向上看,目前由于项目尚未全面开建,风险尚无法准确评估。但对于具体规避风险的办法,该负责人并未透露。
“其实,我国较早的第三方物流企业是从传统的仓储和运输企业转型过来的。他的业务核心流程就是仓储管理,最根本的目的是降低物流运作成本,这其中,仓储成本就占了极重要的部分。但仓储管理不规范、空间浪费大、业务功能单一、仓储建设过剩问题由来已久。”崔研究员表示,作为第三方物流仓储中的升级产物第三方冷链物流,要求更高,除了克服传统第三方物流的老问题外,更要针对自身特性、本地市场特殊性,适时扩大规模,以免造成更大的仓储建设过剩,进而引发成本高抬,最终摊薄这一新兴产业的整体利润,引发风险。
“从当前报刊广告估算,如今昆明的第三方冷链物流企业规模真是瞬间做大,从2010年至今,已经由原来的5万吨级一跃至近50万吨。搞第三方冷链物流,也得根据市场有效供给来规划其规模,满足日益增长的城乡居民需求,此外,冷链物流需要拓展的是周边市场、高端市场和海外市场。”市农业局一位官员表示,当前,以昆明超市冷柜为例,便利店保鲜柜肉制品行业都主要集中于拥有丰富资源优势和独特区位优势的山东、河南两省。
“为什么?因为这两个地方的肉制品合计占全国肉制品销售总额的60%。那么,这些省份自然需要配套的冷链了。”该官员表示,按规划,到2015年,昆明全市出栏生猪360万头、家禽5849万只、肉牛25万头和肉羊115万只;奶牛存栏为6万头,牛奶年均单产达4.5吨。“如果以静态分析,当前昆明低温冷库的容量的确有些结构性过剩。”据测算,2015年,预计全市总人口或将达853.7万人,根据需要与可能,规划市内生产的肉类、蛋类和奶类产量分别达到48万吨、9.7万吨和32.35万吨。三大类相加将有90.05万吨的需求,而这单需求中,蛋类不进入冷链物流环节,如果禽流感持续影响,鸡肉制品下一步进入冷链的数量也将大大下降,而奶类只有部分冷储。照此推算,肉类能有30%进入已是很高比例,最多也就20多万吨。届时,闲置冷库不但会是经营者的噩梦,更是公共资源的浪费。“但在蔬菜生产中冷库需求很大,可通过调整和信息共享实现合理配置。”
“冷链物流当然存在产能过剩和二元经济现象,尤其第三方冷链物流的无序壮大已在昆明初露端倪。”北京明伦高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董事长黄惠良表示,从市场上说,产能密度和需求密度相差太大就是产能过剩。“需求密度就是市场,当需求密度等同于产能密度的时候叫做饱和。而我们现在的饱和并非是市场真饱和,而是一种人为的饱和,一种由思维定势造成的饱和。”黄惠良表示,于冷链物流而言,大家常人为地把市场份额固定在几个大客户上,比如,冷冻食品制造客户和批发户。这是一条固定的上游产业,当上游需求被满足之后,冷链物流市场就“饱了”。因为,冷链车绝不可能为了一小包冷鲜品而出趟车,所以,零售下游实际进不了大宗交易殿堂,最终是大宗饱和限制了冷链发展。
消费习惯与定式
冷鲜品尚未能战胜鲜活品
“对于市民而言,专门前往空港区和经开区购买冷鲜品几乎不可能。”云南红苹果国际物流有限公司总经理吴瑜琼表示,当前,空港冷链园区和经开区冷链园区一个待建一个建成。可是双方都似乎以批发为主,不能直接满足昆明本地零售市场。而对于热衷于购买鲜活农产品的百姓而言,这样“冷存在”并没直接带来太大好处。而且空港区和经开区对于二环以内市民而言够远,若无特殊原因去那里买冷鲜品不大可能。吴瑜琼表示,做物流的最担心的一点就是“上游过剩,下游不足。”最后导致物流无法惠及终端消费群体。
就在采访的同一天,篆新农贸市场内,前来买肉的李大妈说:“我和几个老邻居每天那么早来这里,不就为买点新鲜的嘛,这个冻品也并不比新鲜的便宜多少。”更何况,对于放在冷柜里的冷鲜肉,李大妈始终认为:“不知道是哪天屠宰的,是否新鲜?万一是病死禽畜咋办?当前的禽流感可不是开玩笑的。”
张悟移介绍,冷链物流将温度始终保持在一个较低的状态,是抑制微生物繁殖较为有效的手段。只要保证动植物活体的本身安全,老百姓并不用担心冰鲜品带病,只是要看清保质与保鲜期即可。
去年12月30日,中华全国供销合作总社在京召开加强鲜活农产品流通体系建设电视电话会议。时任中华全国供销合作总社党组书记、理事会主任杨传堂强调,加强鲜活农产品流通体系建设,是保障农产品供给、稳定物价总水平的迫切需要;是发展现代农业、促进农民增收的内在要求;是保障和改善民生、促进社会和谐的重要举措。
会议要求,在实践过程中,必须加快形成科学合理的鲜活农产品市场体系布局。即要在主产区加快建设一批经营规模大、辐射范围广的大型专业批发市场、冷链物流园区,实现鲜活农产品的就地出售与转运;要在农产品主销区和集散地升级改造一批集仓储、冷藏等多种功能于一体的现代化农产品物流园区,增强市场的辐射能力和集散吞吐功能;要突出抓好冷链系统建设,着力培育一批专业化从事冷链物流运输的骨干企业和加工配送中心,引领和带动全社会的冷链系统建设。
“会议中反复强调的关键句就是,科学合理布局,根据主销区、集散地不同寻求差异化发展。”张悟移说,会议很明确的一点就是,与畜牧业生产基地对接的冷链物流业态是低温配送;而与花卉等高附加值农产品对应的冷链物流则应该是高温配送形式。“就怕大家一窝蜂地上体量,而忽视的冷链低温与高温的差异,造成长短腿发展,引发风险。”
“从当前昆明农产品畜牧业发展情势看,农产品及畜牧业产区分布在嵩明、晋宁、宜良、石林、寻甸、安宁及阳宗海等县区。”他表示,而这些地区的蔬菜产业种植化程度高、产量大,那么与之相配套的是:云南食品进出口交易中心项目早在3年前在晋宁动工,项目方云南通洋耕野农业科技有限公司还要在云南建20个有机蔬菜种植基地,利用昆曼大通道辐射整个东南亚地区;今年晨农企业集团的精品农业科技示范园物流冷链项目竣工嵩明,超过30个冷库的容量足以帮助嵩明实现当地蔬菜产业基地发展目标;到2015年底,斗南国际花卉产业片区将完成片区全部建设,而今年12月,一期工程就将投入运营。届时,不但拥有便捷的信息化交易平台,其高温仓储配送实力也将大为加强。
“这足以说明,物流发展要与社会需求相匹配,第三方冷链物流要量体裁衣、因地制宜,对口实际,提供差别化服务!”张悟移表示,只有实现与“一地一特色”发展模式间的“无缝接轨”,而不是盲目扩大容量,冷链园区才能赢得未来市场长久健康有序发展。
市统计局数据显示,去年一季度,昆明蔬菜播种面积达35.92万亩,同比减少6.5%。蔬菜产量在严重旱灾情况下达到44.5万吨,同比下降2.98%;全市出栏肉猪114.2万头,同比增长0.74%;肉类总产量为13.78万吨,同比增长0.96%。而同年3月末,大牲畜存栏72.07万头,同比下降1.43%。
“44.5万吨菜和13.78万吨肉之间的差距至少3倍,从这点看,昆明第三方冷链物流要想不过热发展,冷库的建设得悠着点,真得冷静思考一下继续增肥下去行不行?”崔研究员表示,第三方冷链物流产业园区的规划与建设,对接与支撑,必须杜绝错位与结构过热;明确自身特色是否吻合市场需求与地区特色。下一步,昆明在冷链物流招商引资及项目审批中应该着重考虑“均衡”二字。如果第三方冷链物流已经过热,那么政府相关部门应该立即通过规划降温。而第三方冷链物流经营者和投资方也该在“船到桥头”前就提前调整方向,让其服务“三农”和“菜篮子”的实际作用更突显,而不是“坐等撞上南墙”再回头,那只会让这一行业在不断摊大规模中亏损萎缩。
5-7·首届互联网物流峰会在杭召开 5-7·上海“物流日”庆典暨物流汇第五届年会举行 5-6·我国甩挂运输行业发展情况研究报告 5-6·现代物流提质蓝色经济 5-6·电商物流:2.0时代的行业猜想 5-6·南昌将建快递物流园区 5-6·别让众彩物流成为“谜人区” 5-6·利用枢纽优势建物流基地 甘肃三龙头企业入驻海安 5-3·巴南南彭将新建保税物流中心 5-3·开滦国际物流公司荣膺河北物流50强 5-3·德国会展公司、国际物流专业展会将首秀津洽会 5-3·DHL在沪建成定制物流卓越中心 5-3·2013中国(天津)电子商务物流高峰论坛成功举办 5-2·[江西]中国物流园项目落户樟树 5-2·青海省将建26个物流节点城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