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化建设是科技强警战略的核心和灵魂。近年来,朔州交警支队多措并举、多策并施,着力推进“信息科技警务”进程,努力实现以交管信息化水平的提升来引领和促进警务与交通管控机制的变革。
一、建立治安卡口监控系统。道路交通治安卡口作为社会治安防控的重要阵地,在预防、控制、打击涉车、涉路违规犯罪,加强道路交通治安管理,预防重特大交通事故、维护群众合法权益中发挥着巨大作用。目前,我市建设完成省市际交通治安卡口11处,支队加强日常管理,充分发挥省市际交通治安卡口在交通管理、治安防范、服务群众等方面的重要作用,大大提高了快速处置各类警情及突发事件的能力。去年11月,一犯罪嫌疑人在怀仁县城盗得一辆小型汽车后迅速逃离现场,在经过应县刘庄卡口时,被监控系统拍摄下逃跑的罪证,据此快速破获此案。在审讯过程中,犯罪嫌疑人百般抵赖,当侦查人员出示其驾驶汽车逃跑的清晰照片时,案犯俯首认罪。“科技指导实战”的工作模式正步入正轨,同时支队积极推行“卡口”勤务制度,每天记录卡口系统的运行情况。有效强化了路面管控力度,确保了道路交通安全、有序、畅通。
二、提高警务通的使用率。为了实现“科技强警”的目标,朔州市基层路面民警已广泛使用移动警务通等科技设备。警务通具备了查询各类信息、非现场处罚、开具简易处罚决定书及强制措施凭证等功能,总队分批次共为支队民警配发警务通138台,至2011年使用以来,使用率已达92.86%;简易程序处罚次数共5199次;查询总次数共82426次。警务通系统自启用以来,在各级交通警察路面执法、车辆排查、服务群众等工作中发挥了积极作用,取得了明显成效。
三、开通车管便民热线。支队车管便民服务热线不仅接受机动车所有人、驾驶人反映咨询违法代码、车牌、车型录入错误等信息,受理交通违法记录更改删除业务;而且还对群众电话查询违章、问路、交通违法处理咨询、事故处理进度了解等方面问题进行答疑解惑;便民热线实行预约服务、延时服务、网上服务、上门服务等4项措施,“2289977”热线开通后,群众纷纷表示这一举措是一个关怀性、人性化的举措,为大家提供了极大的便利。
四、积极应用测速车。测速车可对我市辖区的超速车辆信息进行相对稳定、全天候的检测和记录。直属各大队、各区(县)大队现共有流动测速设备18辆,自使用以来大大降低了我市的各类交通违法行为。就电子测速监控系统的运作来说,有效的缓解了支队警力不足,带来了不少便利,也相应地减少了交通违章和交通事故。同时测速车设备对潜在的违法行为人主具有强大的约束作用,有效预防和减少交通违法行为。非现场执法大量使用监控设备,使得想违法的驾驶员都能感到无形的压力,有利于其提高守法自觉性,养成良好的驾驶道德和习惯,从而减少交通违法行为的发生,久而久之逐步提高了驾驶员自觉守法的意识,变被动的“遵从”为主动地“遵守”,能形成良好的交通氛围,起到强制性地增强交通参与者遵守交通法规的自觉性和交通安全法制意识的功效。
五、推广使用执法记录仪。执法记录仪是具有小巧便携,高清晰度,双向通话等特点的多功能设备,既可以加大对各类交通违法行为的查处力度,同时又可以监督交警的执勤执法工作。使用好执法记录仪不仅对于如实记录现场事实、保障群众利益及提高公安交管部门的执法公信力发挥重要的作用,同时也为维护交通民警正当执法权益提供了有力保障。2011年6月份,直属一大队执勤民警在查纠一起大型客车违法超载交通违法时,违法当事人反诬民警态度生硬,辱骂执勤民警,与民警发生纠纷,车上乘客趁机起哄,围攻民警。由于民警即时使用了执法记录仪记录执法过程,记录下了司机等人的言行。事后,民警拿出执法记录仪重新播放现场情况后,在事实面前,客车司机无话可说,有效的保障了执法民警的正当权益。由于执法记录仪使用、管理还处于起步阶段,在以后的工作中,只要我们在严格使用、管理的基础上,认真总结经验,切实做到执勤民警人人都配发有执法记录仪、人人都能正确使用执法记录仪、人人都严格遵守执法记录仪使用管理制度,就一定能够将记录仪的功效发挥到最佳,从而促使交通安全管理水平、规范执勤执法再上一个新台阶。
各种科技设备以及信息化举措若能在应用中不断完善,解决其存在的各类问题,不仅对预防和遏制交通事故、服务群众等方面起到积极的作用,对保证我市辖区道路畅通也产生着巨大的影响,更能提升支队科技信息化水平,进而深化交通管理创新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