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道路运输网 >> 公路物流 >> 物流动态 >> 正文
“营改增”试行 物流税负不减反增
来源:网络转载 2012年9月17日9:4

    7月底,国务院常务会议决定扩大营业税改征增值税试点范围,自今年8月起到年底,将交通运输业和部分现代服务业营改增试点范围,由上海分批扩大至北京、天津、广东等10个省市。
  
    在众多行业纷纷从营改增中获利好之时,物流行业却叫苦连连,全行业一致反映:营改增让物流企业税负增加,企业运营成本增大。

  营改增给物流行业税收带来了怎样的变化?税负不降反增的问题出在哪里呢?

  试点城市整体税负降低 物流业反增

  从今年年初开始,作为首轮试点城市,上海在全国率先展开营改增改革。交通运输业以及6个部分现代服务业,成为首轮试点行业。

  试点政策的内容主要是让试点行业之前缴纳的营业税改为缴纳增值税。其中交通运输业适用11%的增值税税率,而此前运输企业缴纳的营业税税率为3%。

  据上海市财税局统计数据显示,经过4个月的推广,上海市共有12.9万户企业经审核确认后纳入营改增试点行列。与原实行营业税税制相比,实施营改增改革后,今年一季度上海市试点企业和原增值税一般纳税人整体减轻税收负担超过20亿元。营改增让试点企业总体税负减轻的效果,初步显现。

  但是对于运输行业来说,不少企业不仅没有尝到营改增的甜头,反而遭遇税负加重的问题。

  “营改增确实给我们物流企业带来了压力,税负不降反增,这是不争的事实啊。”荣庆物流(上海)有限公司总经理张卓抱怨说,“这个问题都讨论半年多时间了,现在的情况是营改增让物流企业税负加大的问题,依然没有解决。”

  物流业抵扣范围有限 企业呼吁帮扶政策

  国家推广营改增的目的就是为了降低企业税负,避免重复征税,新政策试行后多数企业反映良好,为什么唯独运输行业喊冤呢?北京二商集团有限责任公司西郊食品冷冻厂财务科科长潘军给记者算了一笔账。

  今年9月1日起,北京作为第二轮试点城市也开始了营改增的改革,企业在按照新税率进行交税时,同时能够凭公司的部分支出项目进行抵扣。“比如我们的办公用品支出、汽车修理支出、燃油费支出等项目,只要能开具增值税发票的,我们就能进行抵扣。”潘军说,在新政策实施前公司内部算了一笔账,营改增的改革确实给企业降低了税负压力。但是对物流行业来说,情况则大不相同。

  物流企业较大的开支,在于营运车辆的投入、燃油费支出、司机工资支出、路桥费等项目。“购买过的车辆不能再抵扣增值税,工资、路桥费也不在抵扣范围,燃油费也只有部分试点地区能抵扣。”潘军说折合算下来,物流企业能够抵扣增值税的项目很少,因此当税率从3%提升到11%时,企业税负加重毫无悬念。

  针对此前有媒体提出的营改增中税负加重的企业可以申请过渡性财政扶持,不少人士表示过渡性扶持只能算是权宜之计,并且申请过程较为繁琐,如何从根本上对物流企业税负进行减压才是解决问题之道。

    张卓表示,虽然营改增让物流企业怨声载道,相关组织、协会也进行了多次会议讨论,但是目前仍没有见到具体的帮扶政策出台。如果营改增继续如此执行,势必会给物流行业带来不小负担。

  解决之道

  查明企业自身税负增加的原因

  对于参与试点的物流企业,其税负只是普遍增加,但这并不意味着参与试点的每一个物流企业的税负都是增加的。

  华税律师建议物流企业尽早开展“营改增”影响分析测算,对试点带给企业在盈利、税负、现金流等方面的影响进行评估,以明确试点工作给企业带来的税负变化。

  针对企业税负的暂时增加,企业应当明确税负增加的原因。对于因试点地区尚未全面展开造成的税负增加,企业无须过度担忧。对于其他原因造成的税负增加,企业应当从内部管理的角度加以解决。

  申请过渡性财政扶持

  在营改增试点过程中,如果企业的税负确实有所增加,企业应当及时申请过渡性财政扶持,以避免税负陡然增加给企业日常经营带来的不利影响。

  此外,及时享受到过渡性财政扶持的企业也应当认识到,该项扶持政策的性质是暂时性的,具有很强的时效性,仅针对试点税制转变这一特殊时期。

  因此,申请过渡性财政扶持虽然能够快速便捷地解决企业的困难,但这只是权宜之计,并非一劳永逸的办法。

  相反,企业应当充分利用这段可以享受政策优惠的时间,积极做出调整和应对,快速适应税制变化带来的挑战。

  进行税务筹划

  税务成本一直是企业经营过程中一项不容忽视的支出。从原先缴纳营业税转变为改革后缴纳增值税,税制的改革必将对企业税务成本核算产生重大影响。

  因此,企业应当高度重视不同税制下的税务成本,并按照即将实行的新税制对公司涉税项目进行统筹规划,必要的时候,也可以咨询专业的税务人士以获得专业的税务筹划方案,实现控制税务成本的目的。

  希望纳入服务业

  “我觉得比较合理的是把我们物流行业能够纳入到服务业,服务业营改增之后是6%的税,这个范围我们还可以承受。”北京大兴区一家物流企业的税务会计肖小姐说,其实现在很多运输企业已经不是自己养车,而是负责做找车、找客户的中间服务,可以属于服务业的范畴。

  北京市财政局相关负责人近期也表示,目前北京还未拟定相关政策,但在未来将会出台一些优惠和扶持政策。至于会不会效仿上海,采用财政扶持资金按现行市与区县财政管理体制分别负担的方式,市财税部门表示还未可知。

(值班编辑:邓大全)
最新通讯员新闻
信息检索
关键字
类  型
新闻阅读排行
本日排行
本周排行
本月排行
更多>>运输刊物订阅
更多>>精品车辆
新闻回顾
更多>>专题新闻
更多>>通讯员列表
更多>>合作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