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道路运输网 >> 道路客运 >> 地方动态 >> 正文
[贵州]“黑客运”频酿惨剧折射农村客运监管“软肋”
来源:中国道路运输网 2012年9月11日8:54

    近年来,贵州农村公路建设不断向村道延伸,农村客货运输能力却未得到同步提升,群众出行存在诸多困难,而非法营运车辆涌入,又带来了极大的安全隐患。“黑客运”导致的安全事故频发,折射出农村客运管理跟不上、管理体制不顺等监管“盲区”,需要多措并举加以解决。

    ——供需失衡致“黑客运”频酿惨剧

    今年上半年,贵州农村发生多起交通事故,其中的车辆都是“黑客运”,农村群众乘坐超载车、非法客运车辆出行等现象普遍存在,暴露出农村交通运输市场的供需矛盾和监管漏洞。

    首先是农村客运供需矛盾突出。贵州省道路运输局客运科科长祝凤玲说,贵州农村公路建设呈“树状”结构,“断头路”较多,村与村之间距离远,乡到乡、到村的客运需求旺盛,贵州现有农村客运车辆17770辆,开通农村客运班线3896条,但线路以经营县乡为主,随着经济条件改善和汽车下乡等优惠政策实施,几万块钱甚至几千块钱就能买辆车,一些农村年轻人就业没着落,便搞起了非法客运。

    其次是通路不通客车的情况突出。目前,贵州省行政村通公路率99%,而行政村通客车率仅71%。贵州省道路运输局局长欧小海说,造成行政村公路通达率和客车通达率差距的主要原因,一是农村地区客源稀少,不具备开行客车的条件;二是一些不由交通部门组织修建的公路未验收或验收不合格;三是公路已建成并交付使用,但由于路面差、弯道和坡度太大,道路养护缺失以致抵御自然灾害能力严重不足,不能通行客车;四是由于资金不足,公路建设标准、验收标准降低,有的验收只是对建设资金使用情况进行简单核算,地方政府怕开通客车后承担安全责任。

    欧小海说,客车上线后要长期经营,路况变化导致不能安全通行客车或根本不能通车,客车找不到地方调整又很难退出,矛盾很大,因此很多农村公路虽已建成,但运管机构不敢批准客车上线,这类情况非常普遍。

    此外,非法营运成本低,价格具竞争力。以15座的客车为例,一辆营运客车每天至少要收入300元以上,才能保本经营,而私家客车平均每天成本仅117元,又不用买承运人责任险,每年无需强制性做四次保养以及参加各种资格考试培训,经营灵活、票价低廉,导致非法客运多而营运客车发展慢。

(值班编辑:吕海凤)
最新通讯员新闻
信息检索
关键字
类  型
新闻阅读排行
本日排行
本周排行
本月排行
更多>>运输刊物订阅
更多>>精品车辆
新闻回顾
更多>>专题新闻
更多>>通讯员列表
更多>>合作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