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把时光追溯到20世纪80年代初时,道路货运业还沉浸在计划经济保护的摇篮里,一切都按计划进行,道路货运业的组织形式主要有三种:第一,对全社会开放经营的有货运专业公司,一般以省(市)行政区域为单位设立总公司,各地、县、区设分公司或子公司,省会城市或者经济比较发达的地级市也会单独成立若干家独立的货运企业。第二,商业流通领域为流通物资服务的专业运输车队,如粮食车队、供销车队等,这些车队一般不对外经营,当主营业务闲暇时偶尔也对外经营。第三,厂矿企业自备用车,一般不对外经营。当时虽然道路条件、车辆技术性能都不如现在优良,但货运车辆很少发生重大事故,恶性的群死群伤事故更是罕见,超载超限现象基本绝迹。从上述三种道路货运组织形式来看,专业运输公司规模最大,专业运输车队规模次之,企业自备车规模最小,而道路交通安全业绩也是专业运输公司最好,专业运输车队次之,企业自备车更次之,这充分说明了,货运业适当集中化、规模化经营,专业化管理,对货运车辆行驶安全是有利的。
1983年,我国道路货运业全方位向社会开放,致使货运业市场上运输个体户逐渐增多,客观上给垄断的货运业带来了蓬勃生机,货运业的服务质量大幅提升,货运价格不断趋向合理(计划经济时是暴利),使全社会尤其是生产流通企业普遍受惠,货运个体户由于经营灵活,吃苦耐劳,从货运业经营中赚取的利润还是非常丰厚的,产生了大量的运输万元户,成为当时社会的一大亮点。从货运业装备情况来看,当时正处于改革开放的初期,车辆制造企业少,几乎没有车辆改装厂,车辆型号少,道路上行驶的只有“解放”、“东风”、“跃进”和“黄河”等几大品牌,偶尔也会掺杂一些从日本进口的货车,车辆超载超限现象不是很普遍,车辆管理部门对驾驶人员实行严格控制,按每辆车只能允许注册二名驾驶员,没有车辆不批准审领学习驾驶证,驾驶员是作为职业需要被严格控制的,在这些情况的综合因素作用下,使货运车辆事故始终控制在一个合理的范围内。
20世纪90年代,原有的国营专业货运企业在竞争中大面积亏损,相继倒闭,运输个体户不断发展壮大,或成立货运公司,或相互合并成立车队,个体户购买车辆也大多挂靠在货运公司或车队,车辆安全管理完全游离于货运公司和运输车队,货运公司和运输车队只收取一定费用,并为挂靠车主开具有关经营票据,这一时期货运行业的竞争已跟20世纪80年代的竞争有所不同,当时的竞争是个体户与国营集体运输企业的竞争,个体户有着明显的体制优势,90年代以来货运业的竞争主要发生各个运输个体户之间,由于货运业普遍存在规模小、散、多的现状,对用户议价能力弱,致使整个行业利润不断下滑,许多企业和车主都徘徊在亏损的边缘,尤其是随经济大环境的影响,抗险能力很弱,一旦经济整体形势不好,货源少,货运业内大家相互压价,保本经营,甚至亏损经营,一些法制意识淡薄者就以违法经营来降低成本,例如,超载超限、偷逃过桥过路费等,甚至铤而走险挂假军警车牌偷逃税费,或暴力闯收费站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