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道路运输网 >> 公路物流 >> 卡车资讯 >> 正文
“绑定”江淮 美国纳威司达“东游记”(图文)
来源:中国道路运输网 2012年8月17日9:17

    随着与江淮汽车股份有限公司的发动机合资项目最终获批,来自美国的商用车及商用车发动机公司纳威司达终于要迈出它深耕中国市场的第一步。相较于其他欧美卡车企业在华难言成功的经历,这家美国最大的重卡生产企业和第三大卡车发动机供应商能写出不一样的“东游记”吗?

    8月8日,纳威司达中国公司高管团队接受了本报记者专访,回答了外界关心的问题。与记者此前对外资公司的采访完全不同,这一次会议室里坐满了黄皮肤、黑眼睛的中国人,惟一的老外——纳威司达集团副总裁、中国区总裁万如意,不仅有着一个琅琅上口的中文名,更能说一口流利的汉语。“看上去,这家公司要将自己的美国基因对中国市场开拓的影响最小化”,这是纳威司达留给记者的第一印象。很自然,对话从这个团队的组成特征开始。

    “绑定”江淮

    “在中国市场,纳威司达是个后来者。不过我们的团队有着丰富的经验,并对中国市场有着自己的理解。如你所见,在中国公司的高管团队中,我是个少数民族。”万如意介绍说,中国市场在纳威司达集团全球战略体系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为了顺利推进中国战略,该集团在中国团队的选择上可谓煞费苦心,组建了以华人为主的高管团队。更重要的一点是,选择江淮汽车作为它在大洋彼岸的合作伙伴,因为后者“对中国商用车市场有很深的理解”。

    万如意告诉记者,该集团与江淮汽车的合作协议正在稳步推进,两家公司合资组建发动机公司的申请,已得到国家发改委的批复,新公司会在8月下旬举行揭牌仪式。

    “与江淮汽车的发动机合资工厂是两家公司整体战略联盟的一部分,它的发展不仅局限于中国市场。同样,两家公司的合作也不会局限在中国市场,未来的目标是形成在国际市场上都有竞争力的联盟。”他表示,纳威司达集团计划加强国际业务,而江淮汽车也想在国际市场上取得好成绩,因此从长期看两家公司的愿景是契合的,这使双方的合作具备了良好的基础。

    万如意表示,纳威司达的终极目标是在华投产重型卡车,但现阶段的重点任务是尽力做好迈斯福(MaxxForce)发动机的导入工作,这将是该集团中国战略的起点,“我们希望通过在发动机方面的成功来证明我们可以做好商用车”。

    “最先进”企业为何被罚款

    在纳威司达中国区科技总监雷宁和负责中国产品及技术研发的副总裁严敬德看来,纳威司达是家以技术立足的企业。“我们是全球首家投产电控柴油机和燃油共轨系统的商用车企业,那是在1994年。我们有先进的技术储备,能满足不同市场的需求。”雷宁的介绍充满了自豪,她以这样一句很容易遭到质疑的话作为结尾:“纳威司达拥有最先进的发动机技术。”

    那为什么这家公司还会被美国环保署(EPA)罚款呢?对此,严敬德给出了详细的解释:“被罚款不是因为我们的发动机满足不了EPA2010,这其实是一场排污权交易。”

    排污权交易是美国经济学家戴尔斯于1968年提出的理论,其主要思想是建立合法的污染物排放权利(即排污权,这种权利通常以排污许可证的形式表现),并允许这种权利像商品那样被买入和卖出,以此来进行污染物的排放控制。该理论为企业针对如何进行费用最小的污染削减提供了新选择,目前已在世界各地广泛实行,成为当前受到各国关注的环境经济政策之一。

    严敬德告诉记者,2004年该集团就和EPA达成协议,纳威司达提前投产能够满足EPA 2007法规的清洁柴油机,以换取在EPA 2010法规实施后还能生产氮氧化物超标的发动机的权利。“在EPA 2010法规实施前,我们攒下了足够多的排污权。之所以会投产不满足法规要求的发动机,是为了让用户利益最大化,它的燃油经济性更好。”接着,他特别强调说,“即便如此,我们的那款13升发动机也依然满足欧Ⅴ标准。也就是说,完全符合国Ⅴ标准。”

    迈斯福的低成本挑战

    按照规划,纳威司达与江淮汽车的合资发动机工厂将首先投产3.2升、4.8升和7.2升等3款迈斯福发动机,并在未来适时导入其符合美国环保署2010排放标准的、使用升级缸内燃烧排放技术(In-Cylinder Technology,简称ICT )的下一代清洁发动机。

    据介绍,发动机合资公司的投资规模为18亿元人民币,一期工程的设计产能为15万台。“新工厂大约在2013年9月实现小批量投产。”纳威司达中国公司总经理陆昕介绍道。新工厂投产后,迈斯福发动机将被装配在江淮轻卡、轻客、中客、皮卡等多种车型上,全面提高江淮商用车的竞争力。

    虽然只需要再等一年就可以实现迈斯福系列发动机的国产,但在此之前,纳威司达和江淮汽车必须要解决一个问题:如何降低迈斯福发动机的成本。“成本是我们最大的劣势。”万如意对此有着清醒的认识。对此,纳威司达的“处方”很简单:在技术层面,该公司的技术储备使产品的成本控制非常灵活,可以推出低成本的高效发动机;在操作层面,与合作伙伴江淮汽车紧密合作,一起想办法在迈斯福的国产化过程中降低成本。

(值班编辑:郭艳超)
最新通讯员新闻
信息检索
关键字
类  型
新闻阅读排行
本日排行
本周排行
本月排行
更多>>运输刊物订阅
更多>>精品车辆
新闻回顾
更多>>专题新闻
更多>>通讯员列表
更多>>合作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