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农村公路建管养方便老百姓安全出行
宣恩县交通运输局建管养纪实
亮点之一:
以人为本,关爱生命,大力营造和谐交通运输环境
实施农村公路安保工程,使群众出行走得好、走得安全,是新时期对公路交通发展的必然要求;实施农村公路安保工程,是一项关系着公路行车安全与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的生命工程;实施农村公路安保工程,是营造和谐交通运输环境的必由之路。从2009年至2012年以来,县交通运输局本着以人为本、关爱生命的服务理念,对全县农村公路的急弯、陡坡、视距不良、平面交叉道口等危险路段进行认真的调查、分析。制定了《宣恩县2012年农村公路规范化管理养护实施方案》,落实了县、乡、村三级养护责任人,对9个乡镇145名养护工人签定了责任路段养护协议。创建州级示范线路57.9公里、县级示范线路117.2公里、乡(镇)级示范线路105.7公里。及时清除公路坍方20000余方,修复路基缺口40处约600余方,泥结碎石填补沥青路面坑槽6000平方米,碾压砼修补沥青路面坑槽2210平方米。在危险路段设置各类警示、提示标志100余块,栽植桥梁限载标志60块。对因高速公路建设被使用的48条农村道路累计养护达800余次,累计投入资金5000余万元,基本确保农村道路通畅。根据调查结果,共计投入资金730余万余元设置农村公路安全防护设施:一是对长潭河至洞坪38公里公路设置防撞墙950立方米,护栏墩3200个;二是对甘椿线安装了钢板护栏,完成了我县第一条农村公路钢板护栏的设置;三是对各线路视距不良路段栽植广角镜250面;四是在农村公路与国省道的平面交叉道口全部安装减速板;五是在危险路段设置警示标志110余块。通过以上措施,2012年以来,设置安全防护设施路段的交通事故发生率明显减少,据不完全统计,仅长洞线和甘椿线安保工程完工以后,共有30辆车次在此线路化险为夷,避免了重大交通事故的发生。
亮点之二:
大胆探索,创新油路坑槽修补技术,让百姓常年走上平安路、放心路
油路坑槽修补原则上需要运用油层修补,它具有很强的季节性,要求在气温较高的环境下施工。
我县农村通村公路项目启动较早,且多为沥青路面,线长面广,大多为山区四级及等外级公路,经过多年的运行,特别是近年来农村建设的迅猛发展,加上国家各项惠农政策及项目的实施,农村公路车流量大幅增加,超载车辆上路行驶没有得到有效揭制,致使我县农村公路损坏相当严重,路面坑槽随时都在产生,每年都要实行油路坑槽修补。在高温季节可以对坑槽进行油层修补,而在气温较低特别是春、冬季节的油路坑槽修补则是一大问题:一是气温低下油层摊铺已不适宜;二是如不对坑槽进行处理又是一大安全隐患。
针对这一现状,县交通运输局相关技术人员经过认真分析,权衡利弊,决定采用受气温影响小的碾压水泥砼对坑槽进行修补。运用碾压水泥砼除了雪凌天气不能修补坑槽以外,其余时间均可操作。运用碾压水泥砼修补油路坑槽技术解决了油路坑槽修补受气温限制的问题,更重要的是能够及时消除公路行车安全隐患,确保百姓常年出行能走上平安路、放心路。
亮点之三:
发挥新闻媒体作用,加强宣传力度,树立农村公路管养窗口新形象
充分利用新闻媒体及现代网络优势,让社会各界人士参与到农村公路管养工作中来,是我局宣传法规政策、颂扬交通形象、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的一个平台。我局在宣恩政府网站论坛建有一《心系交通》版块,大家均可自由评说对农村公路建管养的建议、意见及肯定。
从2009至2012年来看,《心系交通》版块点击率高(达69190次),发帖及跟帖量大(发帖825贴、跟帖10000贴),内容正反、深浅都有,这些来自各个层面的建议、意见及肯定,对我县农村公路管养水平的提高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更主要的是为我们查找不足、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提供了可行之门。
另外,为便于开展工作,做到信息互通、资源共享,今年,我们通过现代网络优势建立了“宣恩县农村公路建、管、养QQ群”;二是在颂扬交通管养新形象方面我们加大了宣传力度。在州级(恩施公路局网、恩施交通局网、中国恩施网、恩施日报)及以上媒体(省公路局网、省交通厅网、湖北省交通报、交通部农村公路网、交通部中国公路网)共发表农村公路宣传报道130篇。
亮点之四:
我是交通人,交通我有责
作为交通人,应该肩负起交通事业发展的重任。2012年,宣恩县交通运输局领导经过集体研究决定,发起“我是交通人、交通我有责”的活动,在全局范围内掀起了农村公路的管养激情。活动的开展是由一名领导带领一名工作员定乡镇重点联系农村公路管养工作。“我是交通人、交通我有责”活动的开展,充分的调动了全局广大干部职工的主观能动性,有效的促进了全县农村公路建管养水平的整体提升。通畅工程、县乡等级路改扩建工程:县乡等级路改扩建工程椒圆至庆阳段全长9.345公里,已完成路基工程8.5公里,高罗至上洞坪段全长33公里,已完成路面工程28.5公里。通畅工程新开工项目19条/143.2公里,开工19条,完成路基工程90公里,续建15条/107.5公里,完成路面工程85公里。真正的将州人民政府向全州人民承诺办好的“十大民心工程”之一即:“完成好通乡、通畅工程建设”这件便民、利民和惠民的实事办好,好事办实了。
亮点之五:
春风化雨润民心,真心扶贫、真情帮困
以开展 “三万”活动为契机,切实做好扶贫帮困工作,不断融洽干群关系,树立为民良好形象。对“三万”活动中全系统所驻11个村,投入资金34.9万元新修饮水池6座,整修饮水池2座,整修塘堰2口,整修水渠1道,因在挖塘建池工作中出现了资金缺口,各驻点单位积极组织机关干部职工和各运输企业筹集捐款1.9万元,确保水池、堰塘及时整修到位,有效解决了当地村民饮水和农田灌溉问题。为切实做好扶贫帮因工作,积极协同县扶贫办为驻点村陈家台做好产业发展项目规划,共计规划发展茶叶基地500亩、核桃基地1000亩,安排10公里通畅工程建设计划,共计投资400万元,对15处危房进行改造,安排资金6万元维修村委会和卫生室,与该村支两委共谋发展蓝图,共同推进该村经济发展,让驻村百姓切实感受到党的温暖和关怀。
亮点之六:
创建农村公路日常养护安全、亮丽风景线
由于农村公路的养护起步较晚,沿线百姓对农村公路的爱护意识不够强,对新产生的农村公路养护人及其工作还不甚了解。2012年以来,宣恩县交通运输局本着宣传农村公路养护工作及关心养护工人工作安全的思想,对分布在全县各条农村公路养护战线上的145名养护人员配发了安全帽、标志服、雨衣及手推车等。配戴上安全帽、标志服的养护工人,一是向沿线群众告诉了现在的农村公路需要大家的共同爱护与管理;二是展现出养护工人的全新面貌,展现出养护工人这一道安全、亮丽的风景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