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道路运输网 >> 道路客运 >> 交通新闻 >> 正文
浅谈:新一代智能交通系统的发展与展望
来源:和讯网 2012年6月18日8:51

    物联网应用推动智能交通的发展

    现阶段,物联网的应用十分广泛,主要有四个领域值得关注:环境监控、物品溯源、智能电网、智能交通。史教授认为,环境监控已经展开,物品溯源基础尚弱,智能电网受到重视,智能交通潜力巨大。

    谈及“物联网”与“智能交通”的关系,史教授归纳为物联网应用推动智能交通的发展。物联网三个技术层面与智能交通系统完全相同,即:感知层(信息采集、识别)、网络层(信息传输、挖掘、处理)、应用层(信息应用、服务,交通的管控等),不管是“智能电网”,还是“智能家居”,让人们确切能够身临其境地感知到“物联网”概念的,应该是“智能交通”。在“物联网”技术发展推动下,智能交通系统将会进入全新、快速的发展时期。同时,“车联网”将会在“物联网”时代下,使交通系统更加“智能、安全、和谐、节能”。

    新一代智能交通的技术特点

    我国智能交通发展15年来,基本上是处于第一、第二阶段,北京、上海、广州、深圳等大城市,借助奥运会、世博会、亚运会、大运会的背景,开始步入第三阶段。但当前智能交通系统对车辆的感知还是属于被动的,存在信息部完整和不共享的特点;网络功能和监控功能不强大;缺乏网络化动态数据的支持,不能提供精细化的导航策略;在交通量趋于饱和的情况下既不能缓解交通拥堵,更无法控制车辆的有序驾驶。

    结合现状,立足未来,史教授认为,智能交通的发展将向以热点区域为主、以车为对象的管理模式转变。“车联网”不仅感知和互联,更重要是实现对车辆的智能控制,解决车辆的安全和道路的畅通。

    媒介决定论者往往将技术视为事物发展最重要的一环,在新一代智能交通理论生态中,更应重视技术的作用。史教授认为,车联网将以智能技术和“云计算”技术智能智能交通监控中心的数据管理、服务平台;以智能车路协同技术和区域交通协同联动控制技术实现智能控制;以车载移动计算平台和全路网动态信息服务为双向通讯的移动传感车载终端,加上强大的数据存储、数据处理、决策支持的软件和数据库支持以及传感网、互联网、泛在网的网络环境下,对路况环境和车辆的实时智能监控和智能管理。

    新一代交通智能交通系统的发展展望

    谈及智能交通系统的未来,史教授坚定地认为,新一代的智能交通将实现“更透彻的感知,更全面的互联,更深入的智能”,将有可能解决交通拥堵和事故发生等难题。“车联网”产业链上的相关产业都将受益,传感设备、网络通信、汽车电子、车载终端、动态信息服务、移动计算等家技术应用领域将获得飞跃式发展。

    另外,新一代交通系统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第一,破解交通拥堵难题,提高社会管理科学化水平;第二,促进物联网技术应用,树立物联网发展旗帜;第三,培育战略性新兴支柱产业,促进经济发展方式根本转变;第四,打破中国汽车工业发展瓶颈,保持经济持续较快发展;第五,实现道路交通重大减排,紧跟国家可持续发展

(值班编辑:梁赟)
最新通讯员新闻
信息检索
关键字
类  型
新闻阅读排行
本日排行
本周排行
本月排行
更多>>运输刊物订阅
更多>>精品车辆
新闻回顾
更多>>专题新闻
更多>>通讯员列表
更多>>合作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