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3日全市政务服务工作电视电话会议召开后,大余县于4月6日在公务写字楼三楼视频会议室召开会议传达落实全市政务服务工作会议精神,并研究制定了贯彻落实意见及2012年的重点工作目标。
2012年,是迎接党的十八大胜利召开的喜庆之年,是全省开展集中整治影响发展环境的干部作风突出问题活动的重要之年,也是推动大余加快发展转型发展关键之年,尤其是今年我县被确认“依据电子政务平台加强县级政府政务公开和政务服务工作”的省级试点县,努力做好今年政务服务工作意义十分重大。重点应抓好以下几项工作:
(一)着力推进“两集中、两到位”改革。积极主动地加强与进驻部门的业务联系,最大限度扩充事项,提高授权到位水平。对进入大厅的审批事项依法定程序再一次进行全面梳理,规范流程再造,编制审批流程“一对一”对比表,制定最优、最快的流程,提高服务效率。以“应进必进,不进为例外”的原则,加大项目进驻力度,督促保留的行政审批服务事项除确因涉及保密、场地限制无法集中办理并报经县政府同意不进中心的外,其他均应进中心办理。
(二)着力探索新的管理模式。以制度促管理、以制度促规范,从严肃工作纪律入手,严格实行每日巡查制度、 月度考评考核,重视考核过程的量化和公开,完善督查方式和方法,认真做好“红旗窗口”和“先进个人”的考评工作。抓好工作人员法律法规、业务技能、礼仪及电子政务等专题培训,提高电子政务操作水平,提升服务质量和办事效率。积极探索新的管理模式,通过领导挂点联系窗口,面对面的沟通与协商,增进管委会与各部门之间的相互了解,积极争取相关部门的重视与支持。加强中心与群众、企业之间的联系,通过中心网站适时通报中心工作情况,介绍加强和改进政务服务的举措,听取群众、企业的建议和意见,及时完善政务服务工作。加强中心与监督部门的联系,完善特邀监督员制度,主动接受各级纪检监察、人大、政协和新闻舆论部门对行政审批工作的监督。
(三)着力推进电子政务,完善网上审批和电子监察系统建设。进一步完善网上审批及电子监察系统建设的运用,推进便民服务网络建设,全面实现县、乡(镇)便民服务中心网络互联互通、信息共享和业务协同。协调督促有关部门(单位)统一使用网上审批系统服务平台进行事项的审批,确保今年网上审批办件量达到全部行政审批事项的100%。充分利用视频监控系统,实时监督县、乡两级行政服务审批大厅、公共资源交易场所及各专业办事大厅工作情况,强化对权力运行的监督与制约,进一步提高中心工作人员办事效率、服务质量和整体形象。
(四)着力完善乡镇便民服务平台。建立健全挂点联系制度,落实领导挂点联系乡镇便民服务中心工作机制,深入基层调查研究,加强对乡镇便民服务中心的指导工作,督促乡镇便民服务中心完善工作体制和机制,加大软硬件建设力度,完善行政服务功能。结合干部作风突出问题整治活动,进一步加强对专业办事大厅和乡镇便民服务中心的日常管理、监督、协调和指导。
(五)着力推进公共资源交易大平台建设。加强对县、乡公共资源交易中心(站)的建设和管理,进一步健全监管机构,规范交易行为。一是完善职能监管、市场监管和执纪监督“三位一体”的市场监管机制,建立监管部门联席会议制度。二是完善统一的评标专家库,建立评标专家动态管理和定期考核制度。三是探索建立公共资源交易服务平台的标准化体系和统一的公共资源交易中介代理机构市场化运作模式,建立完善进场准入机制和诚信机制,实行随机选择和动态管理考核。四是推进交易信息化建设,大力推广电子化招标投标,以信息化推动公共资源交易规范化、程序化、公开化,增加透明度,减少人为因素干扰。完善公共资源配置、公共资产交易领域的市场运行机制,推进公共资源交易统一集中管理,为公共资源交易搭建平台、提供服务,全面推进市、县、乡三级公共资源交易网络建设。
(六)着力完成“送政策、送温暖、送服务”信息与服务中心建设任务。建设“送政策、送温暖、送服务”信息与服务中心,是落实我市“送政策、送温暖、送服务”工作常态化全覆盖的重要措施,也是密切联系群众,服务群众的具体体现。一是在完成组建县“送政策、送温暖、送服务”信息与服务中心的基础上,逐步建立乡镇信息与服务站,村级信息与服务点,与当地的便民服务中心合署办公。二是建立健全“三送”信息与服务中心日常运转工作机制,制定信息转办流程,及时做好群众来电的记录、答复、分类、转办、协调、催办、督查、反馈和统计分析归档工作,建立规范的运行机制和信息处理机制。三是宣传好服务热线。积极配合“送政策、送温暖、送服务”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和移动公司做好96333服务热线开通的宣传工作,运用电视、广播和城乡主要通道进行宣传报道,引导人民群众通过96333服务热线,以合理的方式表达利益诉求,维护正当权益。(刘丽华、徐南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