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经济高速发展的今天,学雷锋,不仅是提升道德水平的呼唤,也是倡导文明新风的需求。如今,谈起新时期雷锋精神,呼和浩特长途汽车站的娘子军们纷纷发表观点,“雷锋精神的精髓是为人民服务,道路运输行业是服务人民的窗口行业,体现城市的文明水平。讲奉献、讲付出是窗口文化的核心内容,也正是践行雷锋精神的体现。”
呼运集团公司呼和浩特长途汽车站建成于1986年,现有职工189人,是自治区设施最全、规模最大、服务功能最为完善的客运站之一。为认真做好各项服务工作,呼和浩特长途从旅客需求出发,狠抓精神文明工作,不断提高职工综合素质,努力培养新时期雷锋精神,为此,呼运长途汽车站还设立了旅客解困基金,站领导每人每次捐款50元,职工10元,以这种方式汽车站为途经这里不慎丢失或暂时无经济能力和碰到各种困难的旅客提供帮助,其中有许多学生、老人、打工者。
“虽然眼前都是步履匆匆的旅客,但他们的一举一动都在我们眼里,不为别的,就想让他们安全上车、安全回家。”服务台杨俊英告诉笔者。那是在去年12月20号傍晚,一名神情疲惫的老大爷在候车厅徘徊,并没有上车的意思。正在值班的杨俊英觉得奇怪,便主动上前询问,老大爷说,他要去萨拉旗,这个时候没有去那里的车了,于是买了一张去包头的车票,正犹豫着该走不该走呢。杨俊英了解情况后,主动联系了去包头的司机和大爷的家属,考虑到客车在萨拉旗服务区停靠且时间较晚,大爷拿的行李多,不便家人接站,杨俊英建议大爷坐火车回去,听了她的建议,大爷连连称是。之后,杨俊英为大爷办理了退票,并帮大爷把行李送进火车站。
其实,在客运战线上,还有许多“幕后雷锋”。在微机房工作的段玲凤,为保证旅客出行便捷,她时刻监控电脑屏幕和接听电话,在客流高峰期,不到一分钟,她就可以通过键盘完成加班车的程序。今年春运期间,她母亲癌症晚期,除了上班,她尽可能地陪在母亲身边,她心里清楚,每当上班走的时候,都有可能是生离死别,即便是这样,她还是承受着巨大的压力,付出比平时多几倍的精力去投入工作,她忘却要失去亲人的痛楚,丢下自己的家庭,只为让成千上万的旅客能踏上春运回家的路与亲人团聚。
汽车站是首府的一个重要窗口,站务员的言行举止、服务态度直接影响旅客的切身利益和首府形象,为此,汽车站全体站务员十分重视服务形象建设,不断创新服务内容,因服务到位,汽车站出现了许多好人好事。三品检查处的工作人员,捡到旅客遗失的手机、电脑包、行李包时,总是在第一时间寻找失主。遇到进站不检包的旅客,她们耐心解释,坚决杜绝“三品”进站上车,就是她们兢兢业业的工作态度和无私奉献的精神,保证了旅客的安全。
雷锋精神曾是激励几代人成长的路标,直到今天,它仍是一面永不褪色的旗帜。做好事不分大小,只要付诸于行动都是对雷锋精神的一种践行。对站务员而言,雷锋精神更表现在工作中的每一个细小环节。情有所倾,爱无止境。呼和浩特长途汽车站的站务员们,不仅做好本职工作,她们还充当着爱的使者,她们坚持不懈,续写着新时期的雷锋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