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流公共信息服务平台如何长期有效地运营?
来源:现代物流报 2012年2月24日11:8
物流公共信息服务平台建设是物流业发展的重要基础,历来都是各级政府促进产业发展的重要抓手。龙年伊始,各地就陆续有多个物流公共信息服务平台上线运行,刮起了一股“平台风”。
2012年的第一天,投资近4亿元打造的四川省公共物流信息平台正式上线。该平台最大的特点,是电子政务网和电子商务网的融合,这也是国内首个两网融合的公共物流信息平台。
据悉,该平台除了及时发布四川省权威物流数据外,还将与铁路、水运等部门联动,市民可轻松查阅到航班、铁路,以及货轮舱位、集装箱等信息。
紧随其后,1月8日,甘肃省物流公共信息平台也上线运营,要“打造一个区域性物流公共服务平台”,提高物流信息传输效率和质量,简化物流手续,提高物流效率,缩短货物流转周期。该平台的最终服务目标,是尽快建立物流信息采集、处理和服务的交换共享机制——构建商务、金融、税务、海关、邮政、检验检疫、交通运输、铁路运输、航空运输和工商管理等政府部门的物流管理与服务公共信息平台,以及提供符合现代市场经济要求的衍生和增值服务。
1月11日,南通交通物流公共信息平台启动试运行,旨在加快实现物流信息共享,促进本地物流企业发展。下一步,还力争依托家纺、生物制药、船舶制造等支柱产业及重要交通节点,形成综合性物流公共信息平台。
这些物流公共信息服务平台尽管各具特色,但其目标都是 “为了尽快实现各种物流信息资源的有效整合和共享,
促进物流及相关行业有效协同。”毋庸置疑,物流公共信息服务平台的建立,对推动各地物流业的发展,有着重要作用。 然而,在看到这股“平台风” 积极作用的同时,笔者也不免对其长期运营前景感到忧虑。 一直以来,国内物流公共信息平台建设,陷入了一个 “怪圈”:每年都有大量平台上线,建设之初声势浩大,但很快就会因种种原因被淘汰和遗忘,甚至关闭。
那么,物流公共信息服务平台如何才能长期有效地运营?有专家认为,最重要的还是要找到合适的赢利与服务模式。这就需要政府部门引导、企业参与,解决与物流活动有关的信息采集、信息传输和信息共享问题。要整合社会资源,建立区域级、省级甚至全国级的物流公共信息平台,通过政府宏观调控,让制造、物流运输和商业企业,以及交通、港口、海关、银行等协同工作,使物流信息能够真正畅通无阻地流动起来。
同时,要想让平台真正被用起来,还要解决物流信息平台数据的真实性和时效性。物流信息动态变化大,甚至可以说瞬息万变,过期和无效信息,必然影响用户的使用,自然也无法顺利运营。
此外,平台的建设,是要满足物流系统中各环节、各层次的信息和功能需求。这就要求信息平台不仅要满足货主、物流企业等对物流过程的查询、监控等直接需求,还要满足他们对来自于政府部门、工商企业等与自身物流过程相关的间接信息需求。
只有有效集成的物流公共信息平台,才能为物流服务提供商、货主/制造商、交通、银行及海关、税务等政府相关部门提供一个统一高效的沟通界面,为客户提供完整、综合的供应链解决方案。
作为一项涉及到多行业、多部门的系统工程,物流公共信息平行建起来后应该由谁来负责运营成为物流公共信息平台需要深思的又一问题。而在这方面,有专家建议,政府搭建的公共平台应慎入商业领域,不能以赢利为目的,而是定位在 “如何依法行政,如何体现公共服务”。否则,一旦政府平台运用手中的资金和权利开始寻求赢利,会给正常的市场公平竞争环境带来冲击。
(值班编辑:舒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