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道路运输网 >> 公路物流 >> 物流动态 >> 正文
重庆西部物流园:搭建平台 接轨世界
来源:重庆日报 2012年12月26日8:54

    2012年11月16日,随着从重庆发出的宏碁华硕组合班列顺利抵达德国杜伊斯堡,渝新欧国际联运五定班列开行创下“三个第一”:第一次成功使用国际货约/国际货协统一运单;第一次成功实现多品种货源组合运输;第一次成功操作渝新欧班列沿途卸货。

    两年前,渝新欧国际铁路联运大通道专列全程试验开行成功,在国内乃至欧洲引发了强烈的连锁反应。

    沙坪坝土主团结村,正是这条向西开放新路的起点。

    然而,沙坪坝并不是简单始发站。

    未来8年,在这个起点上,沙坪坝将建成33平方公里的重庆西部现代物流产业园区(以下简称物流园)一个囊括多个专业市场,年销售额及产值3000亿元的重庆商贸物流高地、长江上游地区商贸物流集散枢纽和全国重要的国际商贸物流桥头堡。

    重庆向西,沙坪坝向西。

    物流园,承接渝新欧铁路国际物流大通道的战略桥头堡,将是沙坪坝乃至整个重庆接轨世界的重要平台。

    运势而生

    2007年3月,党中央为重庆发展导航定向的“314”总体部署提出,重庆要成为西部地区重要增长极和长江上游地区经济中心。

    增长极,对重庆的经济总量和发展速度提出了新要求;经济中心,则是对城市的辐射带动等功能的完善提出了新目标任务。

    为抓住重庆发展上升为国家战略这一新一轮发展机遇,同年11月,铁道部选址沙坪坝西部开工建设国家级铁路集装箱中心站和西南地区最大铁路编组站,重庆市政府决定依托这两个国家级铁路资源,在沙坪坝中梁山以西的33平方公里广阔地带,设立重庆西部现代物流产业园区。

    2007年12月28日,也就是在获批设立1个月后,物流园正式开工建设这也是当年沙坪坝重大项目开工建设的收官之作。

    为迅速落实党中央和市委、市政府的决策,从谋划布局、方案征集、规划报建、征地拆迁到开工培土,短短几个月时间,沙坪坝用最快的效率将物流园从构思变成了在建项目。

    2009年12月28日,物流园核心项目总投资近10亿元、占地2200亩,铁道部规划的全国18大货运节点之一的重庆铁路集装箱中心站正式投入使用,至此物流园进入了全面开发建设阶段。

    这一年,国务院3号文件给予重庆13项重要定位,其中便包括将重庆建设成为长江上游地区综合交通枢纽、国际贸易大通道和西部地区物流中心。

    随后,国家发展改革委员会批复同意《重庆市三基地四港区物流枢纽布局规划》,物流园作为我市主城区重点发展的物流枢纽被列入其中,也成为国家级物流枢纽的重要组成部分。

    聚集资源

    从国家层面到市级层面,一系列重视和支持商贸物流发展的政策措施陆续出台,加上铁路集装箱中心站和编组站两个核心项目的投运和开建,让物流园从诞生之日起就备受关注,一大批知名物流企业纷至沓来。
 
    2010年5月,作为率先入驻物流园的企业之一,永辉超市宣布,拟投资11亿元,修建占地500亩的永辉西部物流中心。据永辉物流有关负责人介绍,该中心分为两期建设,一期投资6.6亿元,占地约350亩,主要以日用品、服装、生鲜、食品等物流配送中心为主;二期投资4.4亿元,主要是批发分销中心和展销中心等配套设施,目前一期已基本建成投入使用。

    永辉为什么选择在物流园建设配送分拨和展销中心?

    有关人士分析,一方面,零售业的竞争早已经延伸到前端的配送仓储和物流环节,物流园能够整合以铁路运输为主的多式联运方式,为入园企业提供全方位的物流设施服务;另一方面,物流园规划建设的金属材料、建材、国际商品、五金机电等多个专业市场,能够聚集大量的商贸要素,企业间能够实现平台共享,降低综合运行成本。

    看到这一点的不仅仅是永辉

    重庆中集现代物流中心、重庆大川国际建材物流城等一大批项目在物流园落户生根。

    事实上,从世界范围来看,33平方公里内,分布有两大国家级铁路项目的区域绝无仅有。“因此,从硬件上,物流园已具备了承载渝新欧铁路国际物流大通道往来货品集散需求的能力。”物流园有关负责人介绍,按照中心站、编组站的设计能力,全面运行后,中心站吞吐量可达200万标箱/年;编组站日编组能力将达2.5万辆,这就要求物流园不仅要有强大的货运转运能力支撑进出项货品的集散,而且还要吸引强大的商贸产业聚集,以提供充足的货源支撑,满足区域经济平衡发展的需求。

    便捷的物流条件能够为商贸集群的形成提供支撑,同时商贸中心也为物流通道提供充足的货源。

    物流园对资源的集聚,既是基本功能,也是必要条件。

    沉淀财富

    流动的是要素,沉淀的是财富。

    截至2012年底,物流园已经完成固定资产投资124亿元,开工面积达16平方公里,引入大型项目12户。一个以现代物流为主导,融合商贸、金融、科技、服务等功能于一体的新城初见雏形。

    今后8年,33平方公里的物流园还将承载怎样的历史重任?

    市第四次党代会提出了我市未来5年建成“三中心两集群一高地”的总体要求和奋斗目标,在建设长江上游商贸物流中心过程中,物流园的战略地位至关重要;

    沙坪坝区第11次党代会明确提出“推进三个转型,建设开放文明和谐幸福的现代化城区”的目标,物流园作为“一城三园”之一,必将成为撬动沙坪坝区现代商贸服务业发展的重要支点,成为推动区域经济转型的核心引擎;

    2012年7月,市长黄奇帆到沙坪坝调研时指出,要抓好商贸物流中心建设,充分利用铁路集装箱枢纽和“渝新欧”保税口岸,全力推进商贸物流枢纽和商贸物流中心建设;要充分发挥“渝新欧”桥头堡的地理优势,以国家级物流园区的标准做好规划设计和开发利用;

    ……

    为此,物流园谋划了“一城三带十区五中心”的宏伟蓝图在物流园33平方公里规划范围内,发展8平方公里的现代商贸产业带,以培育产业链上下游协同制造和综合供应链服务能力为核心,大力发展金融服务、信息服务、科技服务等新兴物流服务产业功能。在物流园形成“233”商贸发展体系2即生产资料、生活资料两大商贸板块;3即金属材料、家居建材、轻纺工贸三大市场集群;3即3000亿级市场规模,打造集产品展示、价格信息、会展博览、国际采购等功能于一体的区域物资分拨分销与集散平台,构建西部地区规模最大、辐射范围最广的大型现代商贸集群。

    物流园还将依托团结村集装箱中心站、兴隆场铁路编组站两大国家级铁路项目,加强重庆三基地四港区以及国际国内各大铁路口岸之间的协同合作,形成以物流园铁路物流基地为核心,以渝新欧、渝沪、渝深多条国际物流通道为支撑的铁路、航空、水路、公路四位一体的国际多式联运大物流体系。

    未来,物流园将聚集国际物流分拨、国际贸易转口、进口汽车展示展销和“买欧洲、卖欧洲”中国重庆欧亚商品大市场等口岸经济产业,打造欧亚商品交换的对外开放窗口,使沙坪坝区成为我市对外开放窗口和西部最大的欧亚商品集散地,辐射西部及全国其他地区。

    2015年,物流园将吸引30家以上知名物流企业进驻园区,10家以上知名商贸企业在园区设立区域总部,园区年物流处理量超过4000万吨,区域辐射能力逐步增强。到2017年,建成预计年销售规模超过50亿元的物流分拨分销中心5个,年销售额过5亿元的大型物流企业达到10家左右,特色鲜明,成长快、效益高的新型第三方、第四方物流企业和供应链综合服务企业100家。

(值班编辑:吕海凤)
最新通讯员新闻
信息检索
关键字
类  型
新闻阅读排行
本日排行
本周排行
本月排行
更多>>运输刊物订阅
更多>>精品车辆
新闻回顾
更多>>专题新闻
更多>>通讯员列表
更多>>合作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