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格混合动力公交批量投入苏州运营
谈起接受节能和新能源客车的过程,苏公交机务技术处副处长邢向龙向记者讲述了一件往事:采购第一批海格混合动力客车时,有六缸机和四缸机车型两种选择,他们最终选择六缸机车型的原因竟然是,一旦混合动力系统出现故障,拆除系统后,车辆的动力性还能满足运营要求。
“事实证明,我们多虑了。”邢向龙笑着说。海格客车的稳定表现,不仅增强了苏公交使用节能和新能源客车的信心,也将双方的合作推向深入,苏州金龙的很多新款公交车都是苏公交最先试用的。
提到双方的深度合作,苏州金龙党委书记谢飞鸣表示:“企业研发节能和新能源客车,一定要从用户的角度出发,让他们既敢用,又用得好。”
据了解,苏州金龙从1999年研制新能源客车,到去年底为止,仅样车就试制完成20多辆,涉及混合动力、纯电动、氢燃料电池等多种技术路线。其中,混合动力车型又分为串联、并联、混联以及增程式、插电式等多种形式。经过多年探索,他们逐渐摸清了各种技术路线的特点和适用范围,也找准了市场的脉搏。
“运营商关心的是,车辆购买和运营成本能否承受、技术上能否驾驭、安全有没有保障。”苏州金龙技术中心副主任李江对记者说,“和传统柴油客车相比,混合动力客车只增加了高压电技术,对于公交公司而言,成本是可以接受的,技术也是能够驾驭的。”
仅有合适的产品还不够,因为任何产品都不能确保不出问题,何况尚在推广期的新产品。有问题用户能理解,关键要尽快解决。为此,苏州金龙做了多方面准备。一是备好充足的配件,主要是新能源系统、控制系统及其附件;二是派售后服务人员跟车服务;三是准备好备用车辆。“在节能和新能源汽车的售后服务上,我们的投入比传统客车更大。”谢飞鸣告诉记者。
合适的产品加上贴心的售后服务,使海格节能和新能源客车的示范运营之路越走越宽,除苏州外,还进入了江苏南通、海南海口、云南昆明、内蒙古呼和浩特等地市场,天津、广东东莞等城市也在试用。
选对线路才有好表现
在很多人的心目中,节能和新能源汽车比较娇贵,只适合在路况好、客流少的线路上摆摆样子,不能放在大客流量线路上当壮劳力用。
“不是所有线路都适合采用节能和新能源客车。”谢飞鸣也认为,线路的选择对节能和新能源客车的运营效果有很大影响,但在决定第一条示范运营线路时,苏公交和苏州金龙却做出了一个让很多人有些意外的选择。
人民路全长4681米,纵贯苏州市古城区,虽说是交通主干道,却只有双向四车道,而且途径观前和南门两大商业区。红绿灯多、人流量大、拥堵频繁,是这条路最大的特点。2010年1月,首批海格油电混合动力公交车就在这里开始接受家乡父老的检验。
海格混合动力投入苏州人民路试运行
对于为何选择人民路,邢向龙解释说,能量回收是混合动力客车的一大特色,也是混合动力客车节油的主要手段。理论上讲,车辆在运行中的制动次数越多,回收的能量就越多,节油效果也就越明显。此外,海格混合动力客车全部采用国Ⅳ柴油机,安排在城市主干道上运营,有利于保证城市中心区的空气质量。
事实证明,这一选择非常明智。根据在线测试,海格混合动力客车的节油率可达到30%,不仅有明显的节油效果,还减轻了驾驶员在拥堵路段频繁换挡的劳动强度,进而提高了行驶安全性。按照同样的原则,苏公交后来又陆续增加了6条示范运营线路。
对于纯电动客车而言,线路的选择更是至关重要。如果因为线路太长出现车辆半路趴窝的情况,会严重影响用户和乘客的使用感受。
2010年12月,海格纯电动公交车在苏州高新[4.38 -1.57% 股吧 研报]区公共交通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新区公交)327路投入示范运营。这条线路客流量不大,道路条件也适合,一个来回约28公里,海格纯电动公交车每跑两个来回换一次车。虽然只能两辆车当一辆车用,但将近两年下来,4辆海格纯电动公交车没出过大毛病。
海格纯电动客车驶上苏州街头
不仅如此,海格纯电动公交车行驶噪声低、乘坐更舒适、操作更便捷等特点,以及苏州金龙及时、周到的售后服务,还给新区公共机务科科长刘涛留下了深刻印象。不久前,新区公交订购了一批海格气电混合动力公交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