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上4点顶星星出家门,晚上7点披月亮往家赶,一个月一天不休才赚2200元。每天载你上路,谁人知他辛苦……
朋友们,还记得那位在车厢里啃包子的公交司机杨可吗?5个月前,本报记者历时半个月时间,深入公交行业,全方位展示了公交从业人员的工作和生活的状况。连续4期的《沈阳公交从业者生存状态调查》引起了相关部门及领导的重视。
6月28日,沈阳签订了全国首份市级公交行业工资集体合同,希望的曙光照进了这群人的生活。
临近年底,杨可们的生活改善了吗?他们的收入增加了吗?他们还那样辛苦吗?本报记者再次走进了他们,倾听他们的心声。
早餐免费司机们不用再啃包子了
相比5个月前,11月24日一早的沈阳寒冷了许多。依旧是被闹钟吵醒,还多了那份对温暖被窝的眷恋,而此时224车队的司机们已经在暖车了。准备采访计划时,记者就听说老朋友杨可和队长莫玉金最近日子过得不错,但究竟不错到什么样呢?记者也有个疑问。
“多盛点粥啊,吃饱了暖和,鸡蛋不够还有。”还没推开224车队的门,记者就听见莫玉金熟悉的声音,5个月前这个像看门人一样的车队队长,今天变身成了“火头军”。
“你们来了,快进来,快进来。”莫玉金双手抹着围裙,把两个鸡蛋塞进了记者手中。莫玉金说,自从沈阳晚报《公交从业者生存状况调查》刊出后,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关注他们的这个群体。就以这早餐为例,224车队所在的沈鑫巴士公司,为了保障冬运,给所有的一线司机提供免费的早餐,如今的杨可也不用在车厢里啃那7元钱两袋的包子了。
收入增加杨可上个月收入4000多元
“我们的工资刚刚开”,莫玉金告诉记者,从9月份开始杨可的工资就涨上来了。
说话间,杨可出完第一趟车回到了车队。记者悄悄问他上个月开了多少工资,杨可向记者伸出了4个手指。“我上个月的工资三千多,加上节油奖励,和‘十一’出勤补助,开了4830元。”说这话时,杨可脸上洋溢的笑容,让人体会到他发自心底的满足感。
说实话,自打第一次谋面,记者就觉得杨可是个可爱的小伙子,他性情耿直,又透着年轻人的活力。采访时他向记者提了这样的要求:“我们家也订了沈阳晚报,上次的照片我妈看到了,这回帮我照个全身的呗。”杨可说,他妈妈一直把那期报纸留在身边,看着他啃包子的样子,老人曾经很难过。如今,他想让母亲记住他开心数钱的样子。
强度没变司机们一天还得工作14小时
队长莫玉金告诉记者,这次他们工资增长主要是倾向一线司机,司机们平均涨了500元,杨可这样干得多的挣得就更多。“只要你出满勤,不出事故,没有投诉,在我们车队都能拿到3500元以上。”莫玉金说,司机们都比他这个队长挣得多,而且这已经是一个普遍的现象了。
“但是问题还是有,司机的劳动强度还没变。”莫玉金说,现在杨可每天还是得工作14个小时,一个月也基本没有休息,之所以这样还是因为公交司机短缺。除此之外,车辆老化也是问题。“我这辆老车已经开了7年半了,有时候常在路上罢工。”杨可说,他有两个希望,一是来年能换新车,二是来年能减轻点劳动强度。
工资普涨客运集团一线职工全有份
记者了解到,沈城多数车队、客运公司都上调了一线司机的待遇,以224车队所在的沈鑫巴士有限公司为例,其一线驾驶员的平均工资上浮了500元。其他的一些公司少的也上浮了200元。
沈阳客运集团是沈城较大的公交企业,据其相关负责人介绍,此次工资调整,他们克服了巨大困难:“该节流的节流了,该开源的开源了。”到目前为止,沈阳客运集团所有一线职工工资均已调整完毕。“公司签订工资集体合同后,最明显的一个变化就是,职工跳槽的少了。”一位基层公交企业的负责人发现,职工不再跳槽的一个重要原因,是公交行业最低工资标准和增幅确定,沈城各公交企业的工资价位差距缩小,职工觉得跳槽无意义;另外一个原因是,公司提高了职工的福利待遇,又通过集体合同确定了职工工资的正常增长机制,让职工工作更安心。
11-29·[重庆]黔江运输公司牵手平安保客运 11-28·[河南]郑州黄河工程公司领导检查金沟工地安全工作 11-28·[山东]公交集团里的红色娘子军:点钞手法特别快 11-28·[河北]保定公交公司:不同公交IC卡刷卡有新细则 11-28·[江西]吉安永新分公司与长运交通有限公司联合开展“慈善一日捐”活动 11-28·[重庆]20家客运企业被挂牌限期整治 11-27·[江西]公交司机捡钱包 拾金不昧受赞扬 11-27·[浙江]景宁县汽车长途运输公司获首届政府质量奖 11-27·[福建]莆田拟组建公交集团 11-27·[安徽]阜阳公交公司对三条公交路线作出调整 11-27·[江苏]镇江建立交运企业安全“黑名单” 11-26·[江苏]沭阳县港航公司重技改投入助推港口经济发展 11-26·[江苏]淮汽团委就搞好基层团组织工作进行理论研讨 11-26·[湖南]湘运邵东分公司举行“学雷锋精神,树交通新风”演讲赛 11-26·交运集团推出惠民利民新举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