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道路运输网 >> 道路客运 >> 公司动态 >> 正文
上汽集团“产学研”燃料电、汽车进万家
来源:中国道路运输网在线通讯员 刘昕璐 2012年10月9日9:6

    车用金属“双极板”,这个看起来极其专业的名词其实指代的就是具有流场的集极板,车上一个动力源的零部件,亦是燃料电池电堆的核心部件。眼下,该项目正由上海汽车集团(工业)总公司联合上海交通大学、大连新源动力股份有限公司共同研发。这样的“产学研”合作为的就是为了让千万辆级别的燃料电车汽车能够走进千家万户,为代步出行的工具进一步绿色升级!

    聚焦能源关键技术

    加快新汽车产业化

    众所周知,随着汽车保有量的上升,中国社会经济的发展开始面临严峻的能源问题。中国已从传统的能源自给自足式的国家彻底转化为能源进口大国。可以预见,在未来的几年里能源问题将成为制约中国经济可持续性高速发展的一大阻碍。

    “氢燃料电池汽车是空气与氢气在燃料电池电堆中发生化学反应,产生电能和水;电能驱动电动机,进而驱动汽车,是最理想的新能源汽车。我们认为,燃料电池电堆通过化学反应产生电能,具有很高的效率,产生的排放物——水,对环境不造成任何污染。车用金属双极板,便是燃料电池电堆的核心部件,也是我们正在攻关的一个项目。”上海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新能源和技术管理部项目经理高雷对此说道。

    为此,去年开始,上汽集团联合上海交通大学、大连新源动力股份公司共同开发金属双极板产业化项目。其中,上汽集团立足国内汽车业龙头地位,整合优势资源,组织推进上述产学研一体化项目;大连新源动力具有多年双极板研发经验;上海交通大学具有丰富的金属板冲压成型与特种焊接技术。合作各方积极建立跨公司、跨部门的项目团队来开展开发工作,做到全方位密切沟通,聚焦关键技术,加快新能源汽车产业化。

    每个环节三轮比价

    每周举行电话会议

    根据规划,到2015年,将有千万辆级别燃料电车汽车能够走进寻常百姓家,为代步出行的工具再一次进行技术上的绿色升级!

    据介绍,研发成功后,可使电堆体积有效降低30%以上,重量有效降低50%以上,是燃料电池系统向商业化、市场化发展的关键一步。届时,此次产学研合作研制的金属双极板的关键参数达到或超过美国能源部(DOE)目标,关键技术指标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并且将实现可观的经济效益,预计在未来燃料电池极板制造成本缩减到如今的1/10-1/15。

    然而,研发之路毕竟不可能一帆风顺,但三方团队为之倾注心血。让人动容的是,在产学研的过程中,很多不理解也因为三方目标一致而彼此之间渐渐变得包容和合作,提升了实际效率。

    这次产学研项目,一方在嘉定、一方在闵行、还有一方更是远在大连,这个总共涉及二三十人的联合团队每周都至少展开一次电话会议,就进度、难点、问题解决方案及时磋商和进行经验的分享,避免研发人员埋头苦干却走了弯路。

(值班编辑:吕海凤)
最新通讯员新闻
信息检索
关键字
类  型
新闻阅读排行
本日排行
本周排行
本月排行
更多>>运输刊物订阅
更多>>精品车辆
新闻回顾
更多>>专题新闻
更多>>通讯员列表
更多>>合作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