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道路运输网 >> 道路客运 >> 公司动态 >> 正文
[山东]青岛公交集团努力创建市民满意公交企业
来源:人民网 宋学春 乔丕亮 2012年10月17日9:30

    青岛公交集团是青岛市政府直属的国有大型企业,承担着全市90%以上的客运任务。现有职工15800余人,拥有营运汽、电车4478辆,出租汽车1010辆,公交线路225条,线路长度4116公里,公交线网覆盖市内七区及胶州、莱西两市,公交车辆年行驶总里程2.2亿公里,年客运总量7.7亿人次,在全市公共交通客运中占据主导地位,并发挥着骨干和模范作用。近年来,企业获得全国五一劳动奖状、全国企业管理现代化创新成果二等奖、中国城市公共交通科技创新企业、全国企业文化优秀奖、全国模范职工之家、山东省文明单位、山东省管理创新优秀企业、山东省安全生产先进集体以及青岛市各类荣誉称号30余项次,“日新巴士”被评为山东省服务名牌、山东省著名商标。

    优化完善公交线网布局,不断提高服务能力和服务水平。坚持“城市发展有多大、公交线网覆盖就有多广”“小区建到哪里,公交车就通到哪里”的理念,对城阳区、崂山区实施公交化改造,并以该区域为重点,优化完善公交线网,基本实现村村通公交。开通市内主城区直达黄岛区和胶南市的公交线路,实现了市内七区公交线网衔接、城区与周边县市的公交对接。不断延伸公交便民服务方式,开通8条微型循环公交线路,解决市民“最后一公里”出行;依托公交线路,在全国首创开通25条“学生专车”,基本覆盖市内六区学校密集区域;开通夜间定点公交,实现火车班次和公交车次对接。近年来,开辟公交线路44条,优化调整线路122条次,调整首末车时间线路49条,增设调整公交站点570处,公交专用道达96公里,市民出行基本实现“三个一”目标(即:出门到车站不超过一华里,乘坐公交出行最多换乘一次,市区内到目的地不超过一小时)。

    加强驾乘人员职业道德、业务技能、服务礼仪等方面的教育培训, 深入开展“践行红飘带精神,争做雷锋式公交人”等主题实践活动,推出《营运服务社会承诺制度》,主动接受社会广泛监督,开展流动服务车进社区工作,加强车辆运行秩序、安全、卫生等各个环节的督导,公交服务水平不断提升。所属青岛出租汽车股份公司在青岛市成立“红飘带车队”,引导岛城出租车行业优质服务新风尚,企业获得全国思想政治工作企业文化先进单位称号。目前,青岛市公交出行分担率达到32%,公交线网密度、公交站点覆盖率、万人拥有公交车数等主要指标在全国同行业位居前列。在市民对公交服务满意度调查中,根据《中国城市基本公共服务力评价(2010-2011)》统计,青岛市公交满意度为92%,在全国38个主要城市中列第9位。

    坚持安全第一,保持安全生产形势持续稳定好转。加强驾驶员安全教育培训,坚持召开每周安全例会、每月事故分析会,制作警示光盘在调度室、休息室循环播放,强化驾驶员安全行车意识。通过邀请心理学专家开展专题讲座,在车厢悬挂“温馨提示”牌、张贴“亲情提示语”、邀请驾驶员家属座谈等形式,培养驾驶员阳光工作心态,提高驾驶员安全行车的主动性。实行《营运驾驶员安全行车奖励办法》,健全安全驾驶激励机制,自2010年5月实施以来,有54%的驾驶员安全行驶里程达到5万公里以上。

    严格落实领导干部安全生产“一岗双责”制度,形成各负其责、齐抓共管的安全管理机制。不断完善《安全事故管理规定》、《安全事故领导责任追究规定》等制度,抓好安全生产责任目标管理。发挥安全检查三级网络和专业稽查队伍的功能,加强安全隐患排查治理,开展道路交通安全专项整治,对抢闯信号、不按规定车道行驶、驾车闲谈等违规违章现象严肃处理。每月对检查情况进行通报,并纳入年度经营目标考核。2011年,行车责任事故频率为0.065次/百万公里,呈现持续下降态势。

    精细化管理,低成本运营,提高经营管理水平。积极推进企业管理制度化、规范化,研究制定规章制度21项,修订完善了64项管理规定和部门工作职责,并根据企业发展形势和管理需要,适时建章立制。每月开展经济活动分析,定期对营运服务管理指标进行评审,实行当月统算、次月通报、末位考核,加强经济活动分析和成本控制。

    加快信息化建设,对营运智能调度系统改造升级,建立起“区域集中、站场辅助,自动排序、班次优先,信息互通、全程监控”的新型调度管理模式,年内该系统将覆盖130多条线路的3000余辆公交车。同时,在车内安装3G视频监控系统设备,对营运车辆进行实时性、可视化监控,实现智能调度和视频监控联动,公交营运管理实现现代化、信息化和精细化。依托智能调度系统推出“公交线路智能出行查询”服务,登录企业门户网站或通过智能手机等互联网工具,可查询公交车所处位置及车辆所在站点时间,进一步提高了公交便民服务的科技水平。

    推进绿色公交建设,大力发展天然气车辆、纯电动车等新能源环保车辆,投资11亿元,更新车辆2490部、新增823部,环保公交车占车辆总数的90%,车辆技术水平显著提高。加快公交停车场建设,投资3亿元,建成启用了隆德路、沧海路、舞阳路、深圳路等公交停车场12处,公交车进场停放率达到90%。加强车辆维修保养管理,根据车型变化,适时编制、修订车辆保养技术规范、保修作业规范等,并加强驾驶员、修理工技术培训,提高车辆保修水平。加快技术创新,积极推广应用新材料、新产品、新工艺,优化车辆技术配置,提高车辆技术水平和乘坐舒适度。严格实行燃料单项考核,大力开展修旧利废,加强废旧物资管理,抓好节能降耗工作。

    加强企业文化建设,构建文明和谐公交。根据企业发展形势,实施企业文化优化提升工程,重新归纳、提炼企业的精神、价值和理念等,启用2010年版《企业文化标准及应用》。坚持正确的舆论引导,加强宣传报道工作,每年出版《春风雨》等企业文化丛书,近年市级以上新闻媒体对企业宣传报道近两万篇次。

    建立职工教育培训长效机制,根据年度培训计划,明确培训形式、学习要求和考核方式,对一线职工按照岗位分批、分类轮训,职工业务技能和综合素质不断提高。加强精神文明建设,建立“道德讲堂”20个,成立学雷锋志愿服务队、网络文明传播志愿者队伍,通过开展“感动公交”、“道德模范”人物评选等活动,弘扬道德风尚,提高职工思想道德素质。

    关心职工生产生活,改善环境,提高福利待遇,让职工共享企业发展成果。期间,建设一体化站房18处、职工食堂44个,投资440万元更新和增添非生产设备754件,投资630余万元,安装使用自动洗车机25台。建立职工工资正常增长机制,2011年末与2007年末相比,职工工资人均增长56%。鼓励一线职工提高业务技能,为驾驶员、乘务员、修理工发放技能补贴278万元。做好困难职工的帮扶救助工作,累计安排专项资金285万元,救助职工12963人次。干部职工队伍和谐稳定,未发生越级到市、到省、进京上访及群体性突发事件。

    此外,青岛公交集团积极履行社会责任,在加强节能减排、打造“绿色公交”,为乘客提供优质服务的同时,认真落实有关政策,切实做好特殊群体的优惠乘车工作,累计运送老年人等9个特殊群体乘客3.5亿人次。在2008年奥运会帆船比赛、第十届全运会、青岛国际啤酒节等重大节庆活动以及节假日,认真执行政府指令性任务,对公交车辆投放、运力安排等进行周密部署,保障了城市交通平稳有序。遇有突发事件,及时高效密切配合市有关部门,协助做好应急处置工作。在社会慈善事业方面,积极发动干部职工尽绵薄之力,向汶川、玉树、舟曲等受灾地区捐赠资金近百万元。

(值班编辑:吕海凤)
最新通讯员新闻
信息检索
关键字
类  型
新闻阅读排行
本日排行
本周排行
本月排行
更多>>运输刊物订阅
更多>>精品车辆
新闻回顾
更多>>专题新闻
更多>>通讯员列表
更多>>合作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