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道路运输网 >> 运输管理 >> 运输安全 >> 正文
[贵州]铜仁市水上交通安全管理全面步入规范化轨道
来源:中国道路运输网在线通讯员 吴文东 2012年10月16日9:57

    多年来,铜仁市积极探索,不管创新管理模式,采取六大措施全面促进水上交通安全管理,连续12年无水上交通安全责任事故,水上交通安全管理已全面步入规划化轨道。

    一是拓展管理机构,不断充实基层监管力量。

    针对监管力量薄弱、监管覆盖面窄、事故频繁发生等问题,该市从解决机构和充实人员入手,在涉水区(县)设置了海事管理机构,在重点水域乡镇设置了海事所,经费纳入县级财政预算,确保了水上交通安全工作“机构落实,人员到位,经费保障,重心下移,关口前移”,近三年来,全市乡镇海事所从16个增至22个。

    二是落实责任,努力形成齐抓共管格局。

    针对水上交通安全管理工作点多、线长、面广的实际,该市按照“政府统一领导,部门依法监管,企业全面负责,社会参与监督”的安全管理要求,全面推行“一把手负责制”和“一票否决制”,把水上交通安全管理成效作为干部考核和提拔任用的重要依据,各级政府领导以“抓安全生产促经济发展,抓好安全工作也是政绩”为指导思想,认真落实“船主是主体,船员是基础,船长是关键”的三船责任制架构,着力夯实安全基础;按照“乡管船,村管人,海事监督巡查”的模式,督促行政村与乡镇自用船、渔船船主签订“三不准”安全保证书;各区(县)政府明确了渡口安全管理责任单位,重点落实了乡、村两级责任人及其源头管理责任。

    三是注重源头管理,实现隐患治理闭合。

    以渡口专项整治和客货运输船、乡镇自用船安全管理为抓手,对重点渡口、重要时段、重点船舶、重大隐患建立了“旁站式”“跟踪式”、“蹲点式”、“随船护送制”“跟踪整改制”等管理制度,突出隐患排除和违法行为打击两个监管重点;建立健全学生过渡(乘船)安全联防联控和老师护送机制;落实农村操办酒席、重要集体活动、民间民俗活动用船报告制;按照排查—治理—跟踪—督察—复查—销号的流程,建立了隐患治理制度;按照“专管人员到位,船舶登记发证,管理有帐可查”的要求,实现船舶分类管理、重点指导的管理目标,该市出台运行了乡镇船舶筹建(购买)备案制度,有效杜绝了“三无”船舶的存在;为有效化解库区船舶安全风险,思南、沿河两县海事部门迅速行动,对库区航行船舶进行了强制技术改造,提高船舶抗风、抗浪能力。

    四是加大基础设施建设力度,夯实安全管理基础。

    针对铜仁市水运经济不发达和安全基础薄弱的现状,该市交通海事部门积极向上争取资金,按照“政策引导、技术支持、资金帮扶、榜样作用、强制淘汰”的模式,完成了渡口船舶标准化建设和客货运输船“木改钢、单改双”船舶技改工程,完成渡口基本安全设施的建设;并克服市、县财政困难,投入资金为所有客渡船、客船按乘客定额配齐救生衣;采取“县财政负担为主、乡镇补贴为辅、村民集资为补充”的办法,有效解决了渡船维修(护)资金不足问题,将渡工工资纳入县财政预算,由县交通(海事)部门按时考核发放,切实稳定了渡工队伍,水上交通安全保障有力。

    五是加强制度建设,全力推进水上交通规范化管理。

    该市各级海事管理人员加大水上安全调研力度,积极探索水上运输安全监管新路子,并结合实际制定了安全检查、渡口巡查、水上突发事件应急演练、巡航监督、隐患治理督查等制度,德江县等乌江干流地方海事部门还积极争取,把渡工报酬和渡船维修经费纳入县级财政预算,并在认真落实渡口“五定”制度的同时,还制定了渡口管理、渡工管理、渡船管理、渡运安全管理等8个规章制度,渡口安全管理工作步入了规范化轨道。

    六是抢抓发展机遇,实现铜仁海事后发赶超。

    该市海事部门紧紧抓住国发2号文件和武陵山片区区域发展与扶贫功坚规划契机,全力以赴谋划和发展内河航运事业,实现了“以航为主、航电并举、综合利用、循环发展”的思路大转变,按照综合交通规划,在未来的5至10年间,该市境内的乌江思林、沙沱、彭水三大库区有望形成,碍航闸坝有望打通,思南县10万吨船舶建造基地和锦江旅游航道有望开工建设,发展情景良好。

(值班编辑:吕海凤)
最新通讯员新闻
信息检索
关键字
类  型
新闻阅读排行
本日排行
本周排行
本月排行
更多>>运输刊物订阅
更多>>精品车辆
新闻回顾
更多>>专题新闻
更多>>通讯员列表
更多>>合作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