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安部日前发布了修改后的《机动车驾驶证申领和使用规定》和《关于修改〈机动车登记规定〉决定》,对驾照考试、申领以及遮挡号牌、闯红灯等违反交规行为的处罚进行严格规定,成为关注焦点。
黄金周假期往往拥堵严重,除道路通行能力不适应以外,乱停车、乱并线、超速、乱抛杂物等引发的交通事故是造成拥堵的原因之一。刚刚过去的黄金周,由于取消了高速公路收费,自驾游出行出现了“井喷”状态,交通拥堵,车多是一个原因,司机没有良好的交通行为也是原因之一。说到底,这跟中国的汽车文化、群众意识有关。大家都在说堵,都说别人不文明,每个人更应该从自身做起,自己先遵守交通法规。
在道路交通中,人车路是三要素,人排在首位,其中驾驶人的素质是非常重要的,如果没有规矩,结果就是混乱。道路交通安全和规范操作的意识不强是发生事故最重要的原因,通过完善法规、加强宣传和严格执法等,提高司机的意识才是关键。因此,国家层面有法律,政府部门有法规规章,就是要维护大多数交通参与者的利益,更加规范各种交通行为。机动车司机经过专门的法规和技能培训、考试,在社会交通参与者中属于“强者”,严重的交通违法行为可能引发严重的交通事故后果,因此要从严管理,这也是国际通行做法。虽然一些发达国家公民的交通安全意识很强,但也不是一天养成的,也是靠法规约束和严格的管理逐渐形成的。例如记分制度,国外的更严格,中国一个记分周期不得超过12分,像国外,有的两年不得超过6分,有的两年不得超过12分,都比中国要严,大家都在说这次新的规定严格是有好处的,对道路交通安全管理工作绝对是利大于弊。
遵守交通信号是最基本的义务,新加坡对驾驶机动车不按交通信号灯通行,最重可判处监禁,还有的国家与个人信用挂钩,直接影响其贷款、就业,而我国还只是罚款、记分。为此,需要调整记分,同时完善交通信号设置等工作。每逢节假日,我们总能遇到长长的婚礼车队,往往阻断了行人的通行,而道路交通安全法明确保护行人的权益,法律规定,机动车行经没有交通信号的道路时,遇行人横过道路,应当避让。而我们却经常看到有司机闯红灯。其中有一景就是车号牌用诸如“百年好合”之类的红字遮挡,其中有一部分是在公车私用。有的司机为怕电子眼拍摄到超速违章等行为,就拿纸板遮挡车号牌,甚至篡改号码,让他人做“替罪羊”被处罚。这就严重地违背了做人的公德。我们在对小学生进行“红灯停,绿灯行”的教育时,千万不能忘记对驾驶人员的教育:“宁慢三分,不抢一秒”,事故往往发生在一瞬间,如果驾驶人员和行人都能严格遵守交通法规,就可以避免许多不必要的交通事故。因为法规是秩序的基础,有了严格的法规,才能让大家形成良好的习惯,形成良好的交通秩序。
人的生命是第一位的,机动车司机不仅要考虑自己的生命安全,也要考虑他的行为是不是会影响别人的生命安全。修改后的规定更严了,并不是警察要创收,也不是要跟老百姓过不去,而是从维护广大交通参与者生命安全的角度去考虑的。 “实习司机上高速须有老司机陪驾”的规定应该,如果陪驾存在过错导致发生事故,陪驾人员将为此承担责任。
关注重点驾驶人,实行全过程管理,以及体现科学管理。我们对司机的构成情况进行了分析,实施分别管理。小汽车司机和大客货车司机的情况就不一样。大车司机由于其驾驶车辆的特殊性,一旦发生事故就会造成恶性事故,因此作为严管的对象。对驾照实行全过程管理,包括申领、考试、日常管理一直到注销或吊销。科学的管理主要是对驾照考试进行一些合理的调整,并推出一些便利措施,方便老百姓。
高速公路比较特殊,由于速度快,新司机会高度紧张、顾此失彼,有老司机陪驾,能起到指导作用。但驾车人已取得驾驶证,只要上路就有责任和义务遵守交通法规,因此还是要由驾驶者本人来承担责任。但如果陪驾存在过错,如有指挥超速等违规行为,也可能要负责任,需要具体情况具体分析。
修改后的规定加强了源头管理,从考取驾照的环节就开始从严管理,增加了考试难度,管理措施也更加严格。新规更加严格,可以用法律制度帮助人们形成良好的驾驶习惯,尤其是新司机。如果一个司机在实习期间就养成良好的习惯,之后发生事故的几率就会相对小一些。世界上一些国家对新司机的处罚,甚至比对老司还要严。
可以预计,新规定开始执行后,将会严格要求驾驶人的资质审核,加强驾驶人的技能和基础知识,让每一位驾驶人能够自觉做到规范操作,安全驾驶,这样道路交通事故发生率将会大大降低,这是每个人都希望的,这也是新规定出台的目的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