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本以为会对公路运输行业带来巨大影响的《公路安全保护条例》(下称《条例》)正式实施一个月后,其严查严罚超载超限的新规定并没有真正执行,这对很多物流企业的未来经营带来了很大的不确定性。
“在《条例》实施前,我们按新规定购买了一批新货车,由于减少了集装箱的长度和宽度,每辆车要比以前的货车少装10立方米的货,但同行的超限车辆依然可以在道路上畅行无阻,这显然不利于公平竞争,无形中增加了我们的成本。”国内一家位列前五位的公路运输企业高层昨天对《第一财经日报》无奈地表示,现在,很多企业都不知下一步如何是好,到底按照什么标准选择货车?
超限并未被查
《条例》对运输车辆超载超限的规定尤其严格,比如运载汽车的货车车长不能超出16.5米,同时对车辆上的集装箱的长度和宽度也都有限制。如果企业的货车违规上路,除了罚款,还可能吊销其道路运输经营许可证。
上述公路运输企业的高层曾告诉记者,很多公司车上的集装箱,会比规定的标准宽度超出20厘米到30厘米,一般一个集装箱的造价就要8.5万~9万元,要按照标准来改造或者更换集装箱,需要耗费不小的成本。
如今《条例》已经实施一个月了,记者从多家公路运输企业和汽车物流企业了解到,并没有多少企业更换车辆或者新造集装箱,因为在最近一个月中,超限车在公路上并没有被查或者被罚,车辆运行与7月之前没有变化。
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副会长戴定一昨天对记者表示,超限措施没有执行,可能是由于涉及各方利益和多方监管问题。查处超载超限,主要还是依靠各个地方的交管部门,一旦规定严格执行,涉及的不仅仅是物流企业利益,还将影响当地就业甚至是地方财政税收。
经营难度加大
除了纠结于《条例》新规的执行力度,很多公路运输企业还在为物流需求的增幅放缓和成本的持续上升而烦恼。
国内三大公路运输物流巨头之一的上海佳吉快运有限公司总经理郭修明就对记者透露,目前公路运输市场的增长幅度不如去年强劲。“我们今年上半年的增长在10%左右,而往年都有20%~30%,此外,由于油价、人力成本大幅上升,公司的利润更是比去年有所下降。”
郭修明指出,受今年经济大环境的影响,银行信贷紧缩,一些客户的运营相比去年困难,这相应影响了对物流运输的需求,另一方面,油价和人工成本还在不断上涨,单单人工成本就要比去年增加1000万~2000万元,上涨的成本也无法完全通过提价来消化。
8-3·发改委:上半年中国物流业实现增加值按年增长14.2% 8-3·冷链物流:本可以规范的市场 8-3·宁波创新智慧物流平台 率先破解集卡车空驶难题 8-2·山东高速与高速集团拟20亿元建物流集团 8-1·全国物流标准化发展座谈会在京举行 8-1·长沙千亿物流之都呼之欲出 8-1·云南物流产业集团着力推进物流基础设施项目建设 8-1·[浙江]连杭物流基地货运专线区昨试营业 7-30·[江苏]省确定10个甩挂运输试点项目 7-30·[浙江]嘉兴市将重拳打击货车违法超限运输 7-30·[广东]东莞开展危险化学品运输车辆联合整治行动 7-30·浩宏物流11亿打造汽配新“家” 7-30·十二五”末山东拟基本建成甩挂运输网络 7-28·石家庄整治大货车运输乱象 7-28·中国物流业五大问题急待破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