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流业“国八条”颁布后,给我省十大重点发展产业之一的物流业注入了一剂强心针。 “国八条”究竟在哪些领域给予物流企业以“真金白银”?物流企业目前最希望消除的瓶颈制约是什么?近日,记者对合肥市物流企业进行了调查走访。
门槛低 民营企业竞争激烈
一个多月前,在关注“菜价”问题时,不少人将矛头指向流通环节,认为物流环节的“高加价”推动菜价上涨。对此,物流公司也有自己的苦衷:“物流的成本实在太高”。
“别的先不提,光是人力成本和油价的上涨就给企业带来很大压力。 ”徽骆驼物流公司董事长孙宏斌给记者算了一笔账:2007年,装卸工人的工资才八九百元,如今已呼呼涨到2100元左右,队长的月薪更是从1000多元蹿到了四五千元。同时,“这几年油价也提了好多回了”。“成本涨,但我们却不敢多提价。为啥?现在竞争激烈呗。 ”孙宏斌说,“零担物流门槛低,10万元,一张桌,几辆车,就可以拉扯起一家物流公司了。 ”
6月14日,在安徽大市场,记者果然见到了“一张桌,几辆车”撑起的物流公司:一条进出方便的道路旁停满了中型小货车,不少工人闲坐一边;一位中年男子坐在一张桌旁热情地招揽生意,桌前挂了个招牌,上书“某某物流公司”。据业内人士介绍,这样的“简易”物流公司有很多,由于缺乏自律和监管,小物流公司卷跑客户货物的事情也时有发生,给物流业的诚信度“抹了黑”。
来自省物流协会的数据显示,目前我省拥有营运证的物流企业约有13万家,其中真正上规模的企业仅有2000家左右。 “物流提供的是一种服务,目前这种服务的价格与成本上涨不成比例。究其原因,主要是因为经营群体增多,出现了恶性竞争。同时,不少物流企业的管理也不够规范,一些中小企业为缓解成本压力,超载超限、不给员工购买五险一金,影响了行业的健康发展。 ”省物流协会副秘书长桂汉明说。
税负重 减税促进物流一体化
6月8日,直指流通环节症结的物流业“国八条”出台,第一条就涉及到税收问题。
“税收是比较突出的问题。 ”徽商集团董事长、安徽省物流与采购联合会会长许家贵感叹道。以我省物流行业龙头企业徽商集团为例,目前,其大宗商品批发贸易和商业连锁物流业务大部分是由第三方物流来做。在现有的税收体制下,无法避免重复征税。同时,现行营业税的税目将物流业务划分为运输与服务两大类,运输类的营业税税率为3%,服务类的为5%。但在实际经营中,综合型物流企业各环节业务上下关联,很难区分运输与服务收入,税率不统一给物流业的一体化运作造成了很大障碍。
此外,仓储土地税负担也过重。我省仓储土地税比照工业用地,以合肥市一环以内100亩仓储用地为例,2006年前税率1.5元/平方米,2007年税率大幅攀升至10元/平方米,企业要多承担税负50多万元。不仅如此,据桂汉明介绍,目前皖北一些城市的物流仓储用地甚至还在参照商业用地。而商业用地使得费用至少比工业用地高出4至5倍。
实际上,自2005年开始,国家便在物流业开始进行营业税差额纳税试点,近几年来,全国共有6批、593家企业纳入了试点单位,徽商集团旗下徽商金属物流公司也是其中之一。今年,我省又推荐了12家物流企业进行营业税差额纳税试点。 “‘国八条’出台后,营业税差额纳税有望全面铺开。 ”桂汉明说,此外,未来仓储、配送和货运代理等环节营业税率也有望向运输环节看齐,从5%下调至3%,这将使得物流行业平均利润率直接提升2个点左右。
对于减轻税负,物流企业齐齐叫好。不过,也有业内人士分析认为, “国八条”关于减税的举措有望卸下物流企业的税收重负,但仍没有跳出营业税框架,因而很难彻底解决物流业因流转环节多导致的重复征税问题。“从长远来看,物流企业中长期还是寄希望于‘服务业以增值税代替营业税改革’扩围到物流业。以可做进项抵扣的增值税来替代现有的营业税,能真正解决服务业重复征税问题,更有利于鼓励第三方物流企业‘放开手脚’,做好专业化细分。 ”许家贵说。
进城难 中转配送亟待畅通
对于不少物流企业而言,城市中转配送难,也是一个让人挠头的问题。合肥二环以内禁止货车通行,而市内配送又是物流公司业务工作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因此,一些物流配送的货车仍“偷偷”进城,自然,也会遭遇交警部门的“罚款”。 “基本上公司每天都要交七八百元的罚款。 ”有民营物流公司负责人向记者透露,“另外,地处市中心的一些生意我们也很难接,比如城隍庙小商品市场,不得不损失一部分客源。 ”
对于道路通行方面的不畅,徽商集团也深有感触。 “农资及农产品配送车辆在经过城区时,时常绕城通行,耽误了配送和销售时间。在公路交通上,农资及农产品配送中存在收费过多、标准过高问题,这势必加大企业物流成本,而这些成本又会通过提高产品价格转嫁到农民身上,不利于‘三农’政策的贯彻执行和物价的稳定。 ”许家贵说。
此次物流业“国八条”也关注到这一问题,其中提到:“要促进物流车辆便利通行。降低过路过桥收费,大力推行不停车收费系统。加强城市配送管理,解决城市中转配送难、配送货车停靠难等问题。 ”
这让不少物流企业欢欣鼓舞。有业内人士表示,由于过桥过路费较高,一些中小型物流企业就通过超载超限的违规方式来降低成本,造成严重的交通安全隐患。如今,“降低过路过桥费”的政策给广大物流企业送来了“真金白银”,既有助于物流企业规范运载,也有利于交通安全。
此外,对于加强城市中转配送管理,不少物流企业也有话要说。 “在维护好交通秩序的前提下,希望交通管理部门能为一些资质较好的物流企业提供便捷的通道,解决我们的市内配送难、停车难的问题。”采访中,多家民营物流企业负责人如此表示。
场地小 “物流园”助推企业扩容
企业发展受制于土地限制,是物流业的另一大难题。 2007年,徽商金属公司旗下的徽商钢材市场搬迁至庐阳区工业园。截至目前,已汇聚近500家经营企业进驻,钢材吞吐量达200多万吨,年交易金额300亿元。“企业超常规发展迫切需要土地扩容。但由于园区存量土地资源被十几家小型仓库占据,结果造成了想发展没有土地、小仓库发展缓慢无法做强的局面。徽商金属公司有意对周边分散的物流资源进行整合,但苦于没有政策支持,没有实质性进展。 ”许家贵说。
民营物流企业同样受此困扰。日前,记者在安徽大市场看到,面积有限的物流区聚集着三四十家物流公司。从物流区通往大市场大门的路只有短短数百米,但每天下午这里都会被进出的货车挤得水泄不通。 “车辆光是出门就需要大半个小时,‘进不来,出不去’的状况对发货速度和发货量造成了很大的限制。 ”一家位于物流区最里端的物流公司负责人诉苦道。随着业务量的上升,目前该公司的位置和用地面积已经成了制约公司发展的巨大瓶颈。
一方面场地面积受限,另一方面,申请物流用地却并不那么容易。我省一家规模较大的民营物流企业负责人告诉记者,他们从2005年便着手规划物流园、申请物流用地,但由于种种原因,这块地一直没有批下来,“如今地价飙升不说,高昂的土地税我们也难以承受,所以这事就一直搁置了下来。 ”
如何解决用地难题?此次物流业“国八条”里给出了明确答复:“科学制定物流园区发展规划,对纳入规划的物流园区用地给予重点保障。支持将工业企业旧厂房、仓库和存量土地资源用于发展物流业。 ”众多物流企业表示,期待我省相关配套细则“出炉”。对此,桂汉明肯定地告诉记者:“目前省发改委、税务、商务、交通等部门正在调查调研中,将尽快制定出配套的细则,预计今年年底前可以出台。 ”
6-20·货运市场面临重新洗牌 6-16·公路超载大限已至 运输成本或涨两成 6-14·[福建]泉州第三方物流向规模化发力 6-14·[福建]泉州市促进物流发展 率先推行“甩挂”运输 6-13·国务院为何连发物流和资源新政? 6-13·物流企业申通逆向进入电子商务 6-13·[湖北]武汉最大公路物流港年底开建 6-13·物流“国八条”力治顽疾 6-9·[河南]农村公路超载运输亟待整治(图文) 6-8·车轮滚滚奔小康 中国物流从业者现状调查 6-8·[山东]巨野:农村物流转动发展“钥匙” 6-7·乌鲁木齐推出货运车车辆夜间审验服务 6-7·海口货运交通违章严重 20家货运公司上黑榜 6-7·传统制造类企业开始自建物流 5-30·“十二五”规划之下我国货运业的生存之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