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做的哥的姐,除了要驾驶证年满三年外,还必须参加相关培训并取得出租车从业资格证。这样,出租车从业资格证就成了一些人眼中的香饽饽。在诸暨,一些驾驶员取得资格证后,却成了“本本族”,并因此而导致了当地出租车驾驶员短缺。
诸暨市民王先生一直想开出租车,前不久他跑到市出租车服务中心报名,想参加出租车驾驶员从业资格培训,结果被告知当期50名的名额已满。王先生的情况不是个例,据悉,由于名额有限,上述培训的机会十分“受宠”,有些驾驶员甚至要提前半年预订。
这边,报名报不上;那边,出租车驾驶员却出现短缺。从诸暨运管部门获悉,该市去年共培训出租车从业人员372人,而最后真正走上出租车岗位的不足40人,仅占十分之一,其余大多数人则成了“本本族”。
既然不开出租车,为什么还要参加资格培训呢?诸暨市出租车服务中心工作人员解释说,有些人参加出租车从业资格证考试是抱着“备用”的想法,觉得花290元的报名费获得另一种谋生手段“很值得”,还有的人是对现在的工作不满意,有意向转行开出租车,但也不确定是否真的会去从事这个行业。
“一时冲动就参加了,尽管现在用不着,也没什么坏处!” 大学专科毕业两年的小赵,由于一直没找到合适的工作,就报名参加了出租车从业资格考试,经过培训、考试拿到了出租车从业资格证,可他后来听说出租车行业比较辛苦,还容易得各种职业病,就把从业资格证束之高阁,开起了一家汽车用品店。
取得出租车从业资格证却成了本本族,由于本本族的原因,很多真正想开出租车的人,却得不到培训、考试机会,是造成出租车驾驶员短缺的主要原因。目前诸暨有出租车517辆,驾驶员1500余人,“尚存在五分之一的缺口”。
如何有效规避本本族,破解“的哥荒”,让诸暨运管部门伤透了脑筋。诸暨市道路运输管理所副所长郭浩阳表示,该所将加大出租车行业管理力度,对一些多次违章违法的出租车驾驶员,坚决清出从业者队伍,届时出租车驾驶员短缺的状况还要严重,由于无法甄别报名人员是否要做“本本族”,该所计划采取增加培训班次等办法来缓解这一矛盾。(钱玉莲 何益忠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