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道路运输网 >> 道路客运 >> 地方动态 >> 正文
[江苏]南京公路客运企业齐呼:我不涨价
来源:陈彦 2011年2月25日15:52

    “各个领域的具体情况不一样,对于价格的上涨和下调也没有可比性。同时,我们也不希望成为不涨价方面的标杆被过分关注。”记者昨日从南京市交通运输管理局运管处获悉,按油价联动政策本应启动的公路客运票价上涨在主管部门征询企业意见时,竟然被多数运营企业认为涨价没有意义,进而反对上调票价,以避免给市民造成出行成本上涨的印象。

  企业认为涨价意义不大

  本月19日,国家发改委宣布自20日零时起将汽油、柴油价格每吨均提高350元,相当于90号汽油全国平均零售价每升上调0.26元,0号柴油全国平均每升上调0.3元。如果再加上去年相继进行的4次柴油出厂价上涨,距离执行目前票价时的每升柴油价格已上涨了0.83元,远远超过南京启动公路客运票价和油价联动的0.5元红线。因此,在此次涨价之后,就有相关运营企业表达了上涨票价的意见。按照正常的处理过程,作为公路客运主管部门的运管处在接到企业反映后,会进一步广泛征询企业意见,然后在此基础上形成共识,如果决定上调票价,就会向南京市物价局递交申请,由物价部门上报市政府批准。反之,则继续维持目前票价。

  “每公升油价上涨0.83元,相当于客运班车每公里的成本要多出2毛钱左右,即便票价上涨,每公里也就补贴5厘钱,几乎可以忽略不计。”一家客运企业负责人告诉记者,由南京始发的公路大巴80%的线路在300公里左右,油价上调后往返成本会增加120元上下,如果涨价最多节省30元,但给出行市民却留下一个不好的印象:大巴车又涨价了。

  运管部门相关负责人也表示,一年中公路客运大巴只有节假日才会部分执行政府限价,如果这次最高限价涨个几块钱,而营运企业绝大多数时间又执行的是优惠票价,这就和空涨没什么区别。“所以不少企业认为与其空调还不如不涨,至少落个好名声。”

  不仅不涨下月票价还下调

  如果说油价上涨,票价不涨已让人感到意外的话,从下月开始不少南京公路客运班线价格将下调的消息更像是在开玩笑。不过,这却是事实。

  本月底,一年一度的春运出行高峰就将结束,届时包括公路、铁路在内,都将迎来4月清明前的出行淡季。受此影响,不少在春运期间恢复政府限价的班线将主动下调票价,执行优惠票价。运营企业也希望借此凸显出比火车更高的性价比。

  目前能够确定的是,春运过后像河南、安徽、四川、江西、湖北等地区的一些线路,随着民工返程高峰的结束,票价也将迅速下调。比如南京到开封,目前的执行价格为190元,下月可能降至150元左右。沿途有火车的苏南线则票价稳定,因为春运期间就没涨过,像南京到上海线路的政府指导票价是118元,但企业长期执行的票价是88元。

  充分竞争才是不涨价的关键

  虽说出于实际运营客流和收益的综合考虑,公路客运企业可以说集体抵制了这次应该“被涨价”的过程,但背后真正的原因恐怕还是充分的市场竞争。除了行业内部有部分重叠线路竞争外,公路客运还需要面对铁路的竞争。相对于铁路的快速而言,票价是公路客运最大的王牌,这也是相关企业不愿意随便动票价的原因。

  对于公路客运主管企业以及运营企业来说,虽然他们自己不想因为此次不涨价而成为“周围价格普涨”的反面标杆,但市民难免会联想,为什么同是面对油价上涨,公路客运企业就能不涨价。

    南京师范大学社会学者徐翔认为,充分的市场竞争才是关键。以此次申报待批上调出租车燃油附加费为例,虽然目前市场上有多种经营体,但具体运营者消化油价上涨的能力很弱,因为每月上缴的管理费是固定成本,出租车司机跑的越多油价支出也就越大,这就必须通过涨价来解决。而公路客运管理在改革后,过去高额的线路专营费取消了,运营企业完全可以根据客流和成本自主定价,薄利多销,再加上铁路的竞争,不涨价这种看似不正常的现象也就成了正常的了。

(值班编辑:兰霞)
最新通讯员新闻
信息检索
关键字
类  型
新闻阅读排行
本日排行
本周排行
本月排行
更多>>运输刊物订阅
更多>>精品车辆
新闻回顾
更多>>专题新闻
更多>>通讯员列表
更多>>合作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