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道路运输网 >> 道路客运 >> 地方动态 >> 正文
[青海]农村公路富山乡乐农家
来源:中国交通报 张忠华 2009年2月26日13:9

    一些过去难通车马的偏僻乡村,如今搞起了温室暖棚种植、经济作物繁育基地、牛羊育肥贩运,经营起了“农家乐”、特色餐饮、生态旅游……青海农牧区交通条件的改善,为当地农牧民拓宽致富门路创造了条件。据相关统计资料显示,2008年,青海全省生产总值增长12.5%,粮食、蔬菜总产双双突破百万吨大关,固定资产投资达582亿元,实现旅游收入47.5亿元,农牧民人均纯收入突破3000元,同比增长14.1%。这一切都离不开公路建设的促进和拉动作用。

    “三长”负责 奖优罚劣

    青海省委、省政府把农村公路建设作为扩大内需、促进经济平稳较快增长的重要举措和为民办实事的主要内容,使其从部门行为转变为政府行为,由行业行为转变为社会行为。在组织领导上,青海成立了省、州、县三级协调领导小组,确立了交通厅长、州(市)长、县长“三长”负责制;在绩效评价上,把农村公路建设列入政府和交通部门的重要议事日程和目标考核内容,奖优罚劣;在全省形成了省、州、县政府强势推动,交通部门严格监管、科学组织,乡镇政府全力协调,社会各方大力支持的良好局面。

    为保证农村公路工程质量,青海成立了由省、州、县交通主管部门组成的三级联合监管网络,省公路局组建了8个技术指导组不间断地进行监督检查和技术指导,各建制村都有由各方群众代表组成的质量监督小组。

    在拓展筹资渠道方面,青海先后争取到中央补助投资11.8亿元和银行贷款14亿元;认真落实农村公路建设优惠政策,采取建设项目施工营业税先征后列、专项用于征地拆迁补偿,乡村公路财政转移支付资金统一使用,有财政能力的地区安排专项配套资金等措施;积极调动受益村群众积极性,通过村民代表大会进行“一事一议”,采取出工出劳、以资代劳等方式,解决资金配套问题。据测算,2008年仅群众义务投工投劳折合资金就超过4.1亿元。

    青海还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关于扩大内需、促进经济增长的决策部署,将1.8亿元专项资金按照“程序合理、手续齐全、管理规范、监管有效”的要求,迅速分解,落实项目,并在确保工程质量的前提下组织开展冬季施工。到2008年年底,该省16个新增投资建设项目已完成投资1.28亿元,2009年2月底前形成2亿元以上的实物工程量。

    两百多万名农牧民走上沥青(水泥)路

    农村公路建设的快速推进明显改善了农牧区交通状况。2008年,青海省交通部门以“加快农村交通发展,促进农村经济繁荣”为中心,新建、改建农村公路1.4277万公里,其中县乡沥青(水泥)路2276公里、县乡等级砂石路1236公里、通村砂石路4414公里、村道硬化6351公里,新建便民桥梁510座。截至2008年年底,全省366个乡镇中通沥青(水泥)路的达315个,通畅率达86%;建制村公路通达率达91%,通畅率达57%;实施村道硬化的建制村累计达2225个,建制村村道硬化率达53.3%,已有200多万名农牧民走上了沥青或水泥路。   

    农村公路建设还为扩大就业、增加农牧民收入以及带动相关产业发展等作出了贡献。青海去年实施的1591个建设项目累计使用人工479.77万个工日,消耗水泥342多万吨、沥青1.76万吨、钢材1.82万吨、燃油9.95万吨,使用各类机械78.15万台班。

    农牧区交通条件的改善,还为农牧民加快种植结构调整、拓宽致富门路创造了条件。在“九曲黄河第一湾”的循化撒拉族自治县,特色作物线辣椒遍及黄河两岸,4万多名农民从事相关种植、加工、销售等,产品热销西北五省及北京、上海等地。互助土族自治县有各种形式的“农家乐”150多家,从业人员达8000多人,去年接待游客超过70万人次,旅游收入达5430万元。

(值班编辑:兰霞)
最新通讯员新闻
信息检索
关键字
类  型
新闻阅读排行
本日排行
本周排行
本月排行
更多>>运输刊物订阅
更多>>精品车辆
新闻回顾
更多>>专题新闻
更多>>通讯员列表
更多>>合作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