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文才同志今年41岁,1986年毕业于吉林大学计算机软件专业系,现任吉林省公安厅交通管理局技术信息处副处长,2007年5月被省委选派到白山市抚松县任科技副县长、抚松服务团队队长,服务周期为两年。从此,他把党组织赋予给人才服务现代农业发展项目的任务与责任同32万抚松人民的生产生活紧紧地连在了一起。他到抚松工作以来,能够在短短的5个月里,使那里的面貌发生了可喜的变化,有一组数字可以证明他工作的成绩:他带领县人才办干部深入乡镇14个,达到100%,走访村屯101个、调查了解农民生产生活困难107条、参与解决问题96件、制定经济发展项目76个,目前正在开发建设17个、发展科技示范户3100户,向申请国家专项资金224万元、招商引资540万元,帮助私营企业协调资金贷款560万元、发展专业大户1557个、帮助县交警大队和外国语学校解决交通用车3台,价值40万元、为1650名失业人员介绍就业岗位947个,为14乡镇办实事140余件。群众满意地说:“抚松人才服务工作能够取得好成绩,是省委给我们派来的好县长张文才的功劳,真是送钱送物不如送个好干部、有房有地不如有个好科技”。
克服困难,把身子俯下去
2007年5月23日,组织正式通知张文才到抚松县任科技副县长。也就在这个时候,他的家里遇到了三件难办的事情,一是他的母亲患脑溢血病重在床,需要日夜照顾,张文才是家里唯一的儿子,照顾母亲的责任不能推卸地就落到了他的身上;二是他的小女儿被省医大三院确诊为心肌炎,必须马上办理休学手续进行专门治疗;三是他的父母年岁已高,需要在尽快的时间里雇到合适的保姆。然而,张文才深知道这次选派干部的重要性,他没有向组织提出任何要求,没有向组织反映自己的情况,而是隐瞒了家庭的实际困难,愉快地接受了组织的安排。最可敬的是,他的妻子、省公安厅九处经济文化保卫处干警柴娟,为了支持爱人到偏远山区工作,她依然承担了全部的家庭负担,她对张文才说:“家里的事情由我,你就在抚松安心工作吧”。
按照工作分工,张文才主要负责农村科技普及、项目开发、招商引资和对上争取工作,并协助县长制定实施全县经济发展规划,组织实施农村科学技术培训和发展农业产业项目等11项工作。上任伊始,一道道难题就摆到了他的面前:一是抚松位交通闭塞、信息不畅,与省内经济发达市县相比处于落后地区。以前,这里的农民参加技能培训都是有县级以上部门按照指标下达到乡镇,再由乡镇分解到村屯,农民参加培训的数量不是很多,积极性也不是很高。有的农民由于受文化和环境的限制,不能正常参加技能培训;二是从农村分布和农民居住情况来看,有的村屯分布不均,农民居住不合理。有的偏远村屯交通不便,生产单一,农民生产生活条件非常艰苦,有的村屯还处于能够维持基本生活阶段,农民长期从事低级的农业生产或简单的农业劳动,大部分农民始终没有走出大山;三是县乡镇对农民教育培训力度不够,农民受教育面狭窄,教育层次参差不齐,没有统一的时间安排和教育范围,有的乡镇没有从农民的实际利益出发,只是为了完成上级下达的任务,敷衍了事,使培训的质量很低,直接影响了农民对技能培训不感兴趣;四是有的村屯产业后劲不强,没有达到一村一品,农民也没有形成链条式的产业,各类专业户没有拳头产品和名优产品,有的产品只有数量没有质量,有的产品由于受条件限制,不能进行深加工和精包装,没有抢占经济市场的能力;五是大部分农民仍然受小农意识和单一农业生产的限制,当地在某些方面缺乏长远性和拓展性,造成农村经济狭窄,农民生产生活水平低下,农村现有劳动力过剩,农民因受各种条件所限,农民就业机遇少,外出打工或劳动转移比较困难。怎么办?张文才陷入了长久的思考中,他暗自思忖;既然党组织选派了我,我就要不负众望,办法总比困难多,干就干出个样子来。
要想全面提升抚松人才服务农业工作,首要的任务是凝聚人心、集中人才力量,而关键是要调动选派科技副职和专业技术人员的积极性。一周后,张文才主持召开了全县人才服务农业发展项目工作会议,共同研究人才服务农业发展思路,规划发展方向,制定了人才服务团队工作目标责任制,思路确定后,张文才带领由82人组成的服务团队,紧紧围绕“增强农村实用人才队伍、开发农村科技创新、开展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培训、开发新农村人才建设、加强农村基层组织力量、搭建新农村人才平台”的“六个一”工程建设,把人才服务农业工作当作一项重要责任抓好落实,他多次到省、市、县汇报人才服务工作,介绍抚松人才服务农业发展状况,积极争取国家、省市项目资金,全力挖掘资金来源,同时还争取了省公安、交通、文化、等19个部门的支持,为抚松解决了公路交通、城镇建设、项目申报、科技培训、产业调整等工作中遇到的50多个难题,使抚松人才服务农业工作出现了良好的开端。
服务农村、把根基扎下去
张文才到抚松工作不久,很快就发现在选派的80多名副职和科技人员中,他们的年龄有差距、乡镇工作经验有差距、文化素质和服务能力有差距,农村经验与实际水平有差距,无论从那一个方面都需要进行锻炼和学习,以适应农村工作的需要。于是,张文才放了第一把火:确立了高起点、做到高标准、提升高水平、达到高质量的“四高”工作目标,制定了“服务团队队长管理责任制、副队长工作责任制、服务团队总体目标考核责任制、人才服务工作例会、定期汇报制、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服务人员谈心谈话制、年度目标考核评比制、工作责任通报制”的“八制管理”制度,并根据工作实际制定了百分考勤考核办法和培训计划,一个制度跟着一个考核,一个考核对着一名选派人员,分季度和年终检查验收,检查结果反馈到派出单位和组织部门,打破了以前那种走过场、摆空架子、流于形式的旧框架。7月份以来,张县长又针对服务团队的工作情况,提出了“建一流团队、做一流服务、创一流工作”的“三个一”目标。一是在14个乡镇开展了“一年举办5次科技培训班、一年培训1500名实用技术农民、一年写5篇文章或调研报告、一年为农民做15件好事、一年为农民解决5件问题”的“五个五”活动,自开展活动以来,抚松服务团队在张县长的带领下,全县共举办科技培训班83余次,培训技术农民77800多人次、编印科技资料13000册,写出体会文章和调研材料160余篇,张文才就写了4篇,为农民办实事650多件,解决实际问题210多件。其中:为县科技局申请国家资金183万元;为抚松镇南关村申办“无公害种植合作专业项目”已在省农委立项并排在第1号,11月上旬将上报国家农业部审批;为14个乡镇申报的“野生动植物保护与扩繁创新研究基地项目获得省政府批准,争取项目资金30万元;为泉阳永材木业有限公司申报了省级“龙头企业”,并争取到了优惠政策和帮扶资金;为兴参镇移民村修路10公里,道路两旁绿化20公里,下设涵管500延长米;为漫江、兴参、露水、仙人桥等9个乡镇争取新农村建设资金570万元,房屋改造1150多户、111000平方米、建农村文化广场9600平方米,同时还积极帮助漫江镇锦江村申办省级《长白山——最后的木屋村落遗产保护》项目,这个项目将为长白山文化旅游发展增添一道靓丽的风景线。
抓住机遇、把工作搞上去
有人说张文才是“活菩萨”,为抚松农民送来了关怀和温暖,有人说张文才是抚松人才服务农业发展的探路石,他在带领科技服务团队为农业、农村、农民服务中树立了良好形象,他的一举一动一言一行都彰显出公安干警的文明与朴实、精干与执著。
抚松镇南关村青年农民张强逢人便说“是张县长鼓励我自主择业,做科技致富的领路人,让我实现了人生的价值”。2006年,张强在村干部的鼓励下,发展了家庭冻菇产业,后来由于规模小、再加上技术指导上不去,经济效益不算景气。今年6月份,张文才到南关村搞调研时听说了张强准备扩大冻菇产业缺少技术和资金时,就主动来到了张强冻菇房,帮助张强研究发展思路,重新规划产业规模,探讨如何带动其他农民也发展冻菇产业、成立农民经济合作组织、办理工商执照、创办冻菇合作社、给产业起什么名等问题。7月上旬,在张文才的帮助下,张强与5名村民创办了实用专业合作社,发展冻菇8万袋,并办理了工商执照,目前,冻菇长势良好,预计年底可收入25万元。
2007年10月10日,张文才深入到漫江镇枫林村帮助规划亩五味子基地时,正赶上贫困户王丽芳的丈夫被农用车砸死,撇下了年迈的老人和年轻妻子及两个未成年的孩子,就在这家人陷入悲痛而不知所措的时候,张县长安排镇里的干部组织村党员干部和村民帮助王丽芳家里收割40多亩庄稼,然后又进行打场,使王丽芳家里的粮食全部归仓。第二天,张文才又打电话对漫江的科技副镇长说;“这家贫困户很可怜,要组织村里的党员干部帮助料理其后事,再结成帮扶对子,解决她们今后的生活出路和生产困难”。按照张县长的安排镇里及时送去了慰问金,并对其今后进行定期补助和临时救济。前几天,镇林业工作站和农科站的同志又为王丽芳家里的部分庄稼被野猪损害造成的损失进行了现场勘察和登记,并申报县林业部门给予一定的经济补偿。村里规定党员干部和民兵每人每年为王丽芳办5件实事,春耕和秋收时,每人出劳动力5天,孩子上学时由村干部帮助协调解决各种费用,使这个不幸的家庭走出了困境。
张文才为抚松农民办实事做好事有口皆碑,他在抚松新农村建设、科技致富、劳动力转移就业、创业再就业、项目开发等工作中,谱写了一个又一个感人至深的故事,他不辞辛苦地往返与国家、省、市之间,进行对外招商引子和对上争取,在不满半年的时间里,他一人就为抚松引来资金500多万元,在他的带领下,全县14名科技副职引资1100多万元,人均引资75万元。按照抚松招商引资奖励规定,县政府决定给张文才资金奖励,但他却不肯接受。反而在外出帮助抚松联系业务和协调关系上的交通、旅差等费用上都是自己掏腰包,从不在县里核销,有的培训费用还是省公安厅支付,县里的领导感到过意不去,而他却实实在在地说;“如果我接受了这些钱,那我就不值钱了”。
以诚相待、把感情处上去
张文才在省公安厅工作的时候,都是单位和个人找他办事,现在都是他主动找单位和个人给抚松办事,但他总是坦荡地说:“只要是为了抚松的利益,我就是掉下了身价也是值得的”。
抚松县公安交警大队的同志找到张文才,让他帮助解决交通执勤用车困难的问题,张县长曾2次到省交警总队汇报抚松交警的工作成绩和存在的实际困难,曾3次用电话与交警中队联系。最后,省交警中队被张文才为基层干警办实事而不辞辛苦的举动却深深地打动了,在党组会议上,省交警总队的各位领导一致同意给抚松交警大队批拨了2台交警执勤专用车,价值近30万元。为了改善抚松境内的交通秩序环境,抚松公安交警大队计划设立交通监控系统,但是无论是技术、设备还是资金问题都是一片空白。主管科技建设的张文才得知此事以后,二话不说,主动到财政部门帮助协调资金300余万元,资金得到解决后又跑前跑后利用自己的科技长处到处联系先进的监控设备。经过不懈的努力,在抚松境内终于建成了一套具有省级标准的交通指挥系统,现已经正式投入使用。
抚松县教育局的同志也找到张文才,让他帮助解决外国语学校学生走路难的问题,张文才又亲自登门拜访了长春市光彩实业促进会,并向促进会的领导详细介绍了外国语学校1600多名孩子因交通不便、给孩子和家长带来麻烦的实际困难,张县长的介绍立刻引起了长春市委统战部一位副部长的重视,在他的帮助和协调下,长春鸿达实业有限公司为外国语学校赠送了1台乘载60人的大客车,一下子解决了孩子和家长的后顾之忧,有好多学生家长感激地说:“孩子上学车送车接,即保证时间又保证了安全,这都是张县长的功劳”。是啊!张县长把所有的经历都投入到了工作上,在抚松工作期间,他平均每两周才能回家一次,有时在家里只能住上一两天就得往回返,他常常是因为工作忽略了父母、忽略了妻子和一双年幼的女儿。多少次两个女儿在电话里问他什么时候回家吃饭,多少次妻子在短信里告诉他父母一切都好,请他放心,又有多少次他没有时间给妻子回短信,没有时间和女儿聊天,有时工作忙起来就让司机给他的父亲打个电话,问问母亲的病情怎么样了?雇佣的保姆满意不?可家里那边总是说好、好、好啊!
张文才凭着自己的真才实学和朴实的工作作风,得到了抚松社会各界和广大群众的高度评价。县委书记曹广成感慨万千地说“感谢省委、省政府给我们派来这么优秀的领导干部,他的到来是抚松人民的福分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