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过去的一年里,上海柴油机股份有限公司从上海电气旗下投身到上海汽车集团。从此,这家国内重要的发动机供应商也加入了整车集团,进入工程机械与商用车并重的配套领域。
技术创新
在过去60年里,上柴依靠雄厚的技术储备和创新能力,从生产国内第一枚探空火箭到生产国内第一台潜艇发动机,从生产国内第一台大型船用柴油机到生产国内第一台中等功率高转速柴油机(6135柴油机)。上柴依靠技术创新,为中国内燃机工业的发展作出了贡献。
当前,上海汽车集团在全力打造自己的商用车产业,上柴作为上汽集团商用车产业链上重要一环,依托自身技术积累和创新能力,进行深入改革。
在新能源领域,上柴天然气发动机在2005年获得“世界客车联盟年度最佳发动机”大奖。2008年上半年,上柴天然气发动机已经占领国内卡车、客车天然气动力市场90%的份额,并大量出口东南亚、南亚及欧美市场。
同样,上柴具有世界级水准的二甲醚技术逐步得到了商业应用。当前,上海市政府已经建立国内第一家二甲醚加注站,10辆配装上柴二甲醚发动机的公交车即将投入商业营运。二甲醚从煤炭中提取,非常简易。如果二甲醚技术商业营运成熟,那么,我国在使用清洁能源方面会有一个质的飞跃。
上柴如何凭借现有的技术实力和创新能力,适应上海汽车集团商用车产业发展,开辟新天地,是新上柴人最近一年一直思考的事。
上柴依托原有工程机械优势,继续做大做强工程机械市场。同时,着力投身上汽商用车产业链,利用自身技术优势,逐步学习和吸收商用车柴油机新技术,为上汽商用车产业发展打造雄厚的动力产业基地。
内部整合
上柴编制了全新的《上海柴油机股份有限公司内控手册》,从调研、研发、生产、试验等诸多方面对流程进行梳理。公司生产、质量、销售服务网络、财务等部门结合实际情况,深入学习《内控手册》。
正式并入上汽以后,上柴开展“百日整合”活动,力求尽快融入新环境。公司各部门进行了集中学习和分阶段讨论,统一认识,储备知识。
企业文化
企业文化是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之一。一家进入新领域的企业在文化上是否适应全新的领域,是企业并购或合作成功与否的重要标志。同为上海本地企业,上柴和上汽集团有着血脉联系,在文化整合上,相对容易。但是,传统的工程机械供应商与汽车发动机企业仍有很大区别,上柴本身也有60余年的历史沉淀。如何发挥自身优势,学习和容纳新的行业特点,培育全新的上柴文化,是新一代上柴人共同面临的课题和必须跨越的门槛。
企业文化发展是缓慢沁润的过程,也是个人性格转为企业性格的过程。上柴人从点滴做起,从自我做起,在企业文化建设上,没有大张旗鼓,而是做好自己的转变。对于员工和企业而言,企业文化建设是春风化雨的过程。上柴已完全融入上汽的体系中,并没有出现企业文化冲突。
质量保障
质量是企业的生命,上柴公司是上海市“质量金牌企业”。上柴产品无愧于“上海制造”这块金字招牌。
融入新的领域以后,上汽集团要打造世界级商用车品牌,上柴对生产制造、质量管理体系进行了进一步整合。当前,上柴公司从产品质量抓起,生产世界级优质产品。
11-29·道康宁有机硅产品解决一揽子问题 11-29·8~10月车用发动机产销连续出现同比负增长 11-29·高端突围,中国汽配企业才能越冬迎春 11-29·英威达气囊纤维工厂在沪投产 11-29·东风首台自主1.6L发动机点火成功 11-29·瞄准西部零部件总基地 内江抢夺市场先机 11-29·上汽通用五菱B发动机跻身“十佳中国心” 11-29·一汽锡柴被授予内燃机“百年成就奖” 11-29·交通运输部:燃油税范围拓宽 润滑油等列入 11-29·推广新能源车 财政部拟投200多亿购车补贴 11-28·抵御寒冬 东风康明斯坚定实施多元化战略 11-28·广东润滑油中心三招防范资金风险 11-28·德国研制出自愈型轮胎 被扎破可逐渐自动愈合 11-28·玉柴荣获“改革开放30年全国企业文化优秀单位”(图文) 11-27·玉柴铸造中心奠基开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