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季气温逐渐下降,恶劣天气增多,县乡道路交通管理工作任务日益艰巨。兴国交警大队紧密结合辖区实际,从提高农村地区广大群众交通安全意识入手,下大力度创造性地组织开展了多种形式的交通安全宣传教育活动,极大地调动起广大群众的参与热情,在较短时间内形成了人人讲安全,人人遵法规的良好氛围,有力地确保了辖区道路的安全畅通。
一、主体争取多样化。大队针对农村地区范围广、人口多的特点,不断发展壮大宣传队伍,从而扩大宣传效果。一是积极争取当地乡镇党委、政府的支持,由当地主要负责同志配合民警做好此项工作。二是以各行政村为单位,培养各村干部为交通安全宣传员,发展成为常驻该村的交通安全宣传员。三是大队还深入辖区,通过群众推荐、实地考查等多种方式,发现和培养了一大批交通安全素质较高、在群众中享有威信的人员做为大队义务交通安全宣传员,从而改变了交警一家孤单奋战的局面,形成了一支庞大的、具有较强号召力的宣传队伍。
二、内容力求通俗化。由于农村地区群众文化程度相对不高,但家庭观念较强,所以专业性较强的警戒式宣传内容往往难以引起群众的兴趣,收不到较好的效果。因此,大队在宣传的内容上力求通俗化、浅显化、亲情化,突出家庭团圆的主题,增加了更多的案例等内容,使广大群众对宣传教育看得懂、乐意看,被其中的内容深深吸引,从而在潜移默化中受到了教育。
三、形式采取多样化。大队结合农村地区各村民不同情况,有针对性地开展了多种形式的宣传教育活动。大队民警积极与村政府负责人联系,集中组织村民观看教育片,发放宣传材料,组织知识竞赛。大队还抓住农闲时节,通过村庄喇叭广播、赶集等方式进行宣传,从而起到了良好的效果。
四、效果形成规模化。大队坚持一人受教育,全家讲安全的工作原则,不断扩大宣传教育的成果。在宣传教育中大力开展了交通安全村创建活动,使宣传效果逐渐形成规模。通过交通安全村的创建,使交通安全宣传活动在农村地区不断形成规模,扩大影响,推动了农村地区交通管理水平的不断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