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道路运输网 >> 运输管理 >> 运管动态 >> 正文
[甘肃]情系运管终不悔 无私奉献争一流
来源:中国道路运输网在线通讯员 甘肃省灵台县公路运输管理所 郑志强 2007年10月31日17:0

------记甘肃省灵台县运管所所长杨继臣同志

 

    在甘肃省平凉市公路运输管理处下属的一个只有10人组成的县级运管所,连续十多年受到省、市、县表彰奖励,年年超额完成道路运输管理目标任务,由于成绩突出,2004年被灵台县委、县政府命名为“县级文明标兵”单位,2005年被甘肃省运管局授予“全省道路运输行业文明单位”,2006年被平凉市运管处评为“全市运政管理先进单位”,小所取得如此成绩,靠的是什么?靠的就是他们奋飞不息的领头雁,担任这个县级运管所十多年的所长兼党支部书记杨继臣同志。

    十年不悔,抓市场培育

    1993年组织上做出决定,委派他但任灵台县运管所所长兼党支部书记,当时,县运管所面临的是一个运输市场容量很小,运输市场发展很不规范的一个局面,全县客货运输企业只有一家,有15辆旧、且安全系数很低的小型客车,农村客运线路8条,日发16个班次,农民群众出行十分困难,车站全是焦急等候乘车的群众,货运和出租车企业属于空白,维修企业只有三户三类小型企业,运管所办公条件简陋,职工人心不稳。他当时看在眼里,急在心上。他深知自己肩上的担子,上任伊始,他首先深入全县道路运输企业和经营业户家中,广泛宣传国家道路运输产业政策,团结带领班子成员深入调查研究,制定了全县道路运输业发展“十年”规划,从一点一滴抓起,起早贪黑,忘我工作,面对全县农村百姓饱受大山阻隔和交通运输不便的煎熬,农村“人行走便道,货运靠畜驮”, “晴天一身土、雨天一身泥”的道路运输现状,车不通,大量的山货运不出去,班车不通,许多老百姓难进乡入城,道路运输不便,客商们望货兴叹,丰富的自然资源得不到开发,新鲜的农副产品难以运输而腐烂,农民群众守着丰富的资源而难以脱贫致富,全国产粮大县,畜、果、牛产业发展与道路运输形成反差,道路运输车辆投入不足,发展缓慢,严重制约着农村经济的发展,他痛定思疼,下决心要改变全县道路运输现状,他用二个月时间足迹踏遍了全县13个乡镇227个自然行政村,走乡入户,深入调研,写出了有深度的调查报告,上报县交通主管部门和县委、县政府,得到了政府部门的大力支持,为后来组建成立灵台县第二、三运输公司,成立灵台县客运有限责任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他深知,要改变农村人民群众脱贫致富,只有让农民群众走出封闭的大山,只有靠道路运输来实现这个道理,通过多年来扎实认真的工作和精心培育市场,如今的灵台县随着公路建设的突飞猛进发展,道路运输取得了质的飞跃,全县现有道路运输车辆达到 1070 辆,其中:客运车辆 75 辆,客运线路85 条,日发 95 班次,形成了以县城为中心,乡镇为站点,幅射全县乡村的道路运输网络新格局,客运量和客运周转量由最初的45万人2350万人公里, 达到目前的108 万人和7600 万人公里,增长2.3 倍3.2倍。出租车辆从无到有,由面的发展到轿车类型,达到目前105辆,货运车辆由最初的25 辆发展到目前的890 辆,货运量和货运周转量由最初的16万吨和928万吨公里达到目前的33万吨和2030万吨公里, 增长2.1 倍 和2.2倍 ,维修企业由最初的3户发展到目前门类齐全,集维修、配件销售于一体的二、三类维修企业达到34户,全县道路运输企业由最初的一户发展到集客货、出租运输企业4户,2006年组建成立了灵台县运通运业有限责任公司,2005年将原灵台县客运公司成功改制组建成立了东运集团灵台客运有限责任公司,企业不断发展壮大,截止目前全县道路运输从业人员达到 1980 人,有力促进了县域经济发展和加快了农民群众脱贫致富步伐,他为灵台道路运输市场培育发展十多年付出了辛勤的汗水。

    依法行政,抓市场规范

    随着全县道路运输市场的不断发展壮大,如何抓规范,确保运输市场秩序健康、和谐发展,又摆在他的面前,他夜以继日,学政策、学法规,不断提高自已政策法规能力,坚持每周组织运政执法人员学习,在客运站场,乡村道路运输通行多的路口、“春运”高峰期,时刻有他和运政人员忙碌的身影,查违章、保畅通,他率先垂范,正人先正己,同违法经营者做斗争,一身正气,两袖清风,2003 年6月正值灵台县客运公司企业改制,由于企业同经营者因线路安排不公等矛盾大有一触即发之势,部分经营者准备上访,聚众闹事,停工罢运,当他得到消息,立即放下手中的工作,召集全所人员安排部署,一部分人员去公司讲政策、稳定局势,他和一名副所长同前来的职工代表对话,回答职工的提问,通过三个小时的对话,用自己的人格魅力,答疑解惑,职工服了,人心稳定了,从而化解了一场不稳定事件。抓源头,抓事中管理,抓安全,他都要亲自过手,从不马虎行事,客运公司是他的重点联系单位,他亲自抓,经常深入企业检查座谈,掌握实情,寓管理于服务之中,严格执行“三关一监督”、“五不出站”管理制度,是近年来客运公司没有发生一例重特大安全事故,确保了人民生命财产安全。2006年4 月,平凉职中驾校在未经县运管所许可的情况下,违规在灵台县什字镇办驾校,而且散发宣传资料,又招收了部分学员,租用了场地开始教学,当他得知这一消息后,他急忙招集全所运政执法人员安排以法查处,他亲自帮队,调查取证,完善执法程序,下发了行政处罚决定书,以法查扣了2辆教练车,之后,该分校上级部门托人说情,有些还是上级老领导,让他网开一面,但他都以一回绝,甚至还有些人扬言放风“他是不是不想干了”,他说“我们有什么错,我们干的是国家事,依法执行国家政策,我为什么要怕它,这个案子是铁案,有什么事我顶着,那怕我不干这个所长,也要一查到底”,对方看着实在没有办法,只得在规定时间内依法缴纳了2万元罚款,之后在运管所办理了道路运输经营许可证开业经营。这件事在当地震动很大,由于他敢于碰硬,依法行政,近年来,灵台县运管所道路运输市场秩序有了很大变化,这一切都得功于他们的好领导杨继臣同志。

    勤政廉洁,一心为公

    做为所长和党支部书记,十多年来他从未乱用手中的权力,以权谋私,循私情,不讲原则,他做人与做事一样,他有他做人的原则,他常说“我们是服务行业,代表国家管理道路运输市场,我们要对得起党和人民给予的权力,权力就是责任,群众利益无小事,在工作上做一个同志们尊重的人,经营者信任的人,将来回顾人生让儿女引以自豪的人,他就是这样一个人,他从不贪占国家一分钱,一双儿女在外上大学以至工作期间来回乘火车,乘班车回家,他从未用单位车接送,在财务管理方面,他十分严格,绝不允许乱花一分钱,上面来人接待从不搞大吃大喝,自己从不带头吃请,每月坚持26日的月考评会议实行财务、政务公开,接受职工监督,2006年该所被省运管局列为信息化建设单位,他从工程规划、设计、布线、联网、办公楼装修改造,他一丝不苟,从严把关,每天坚持从早到晚,有时候还加班,确保了工程顺利开通运行,得到省市验收领导的一致好评,他舍小家,顾大家,公而忘私,妻子常年患风湿病,行动不便,他从没有因家庭影响单位工作,他时常感到“内疚”,他光明磊落,心地无私,带头作用发挥好,全所干部职工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用,工作拧成一股绳,干事创业,为维护灵台道路运输市场发展撑起了一片蓝天。

    抓班子、带队伍、树形象

    火车跑的快,全靠头来带,他充分发挥班子成员的带头作用,团结同志,不断加强职工政治思想业务学习转化为工作动力,深入开展“三学一创”、“比、学、敢、帮、超”活动,继续深化去年省市开展的“三学三比”岗位大练兵、大比武,坚持用制度管人,以管人促管事,补充制订完善了全所各项管理制度,进一步提高了全体运政人员政治思想觉悟和业务素质,全所10名职工,其中6人通过电大法律专业函授学习,均取得了大专文凭,有党员7人,充分发挥了党员在行业管理中的先锋模范带头作用,近年来,两大文明建设取得了长足发展,建立了运政信息政务大厅,实现了微机联网信息化办公,窗口一站式服务,受到了县交通主管部门和县委、县政府领导的一致好评,省市运管部门给予了高度评价,认为“小所能取得如此成绩,确实不易,队伍整体,班子团结,贡献不小”,他本人也数十次受到省、市县表彰奖励,2005年他本人被甘肃省运管局授予“全省运政执法十佳标兵”光荣称号,一流的班子,带出了一流的队伍,他是一面旗帜,为全所人员树立了永远向前,永远高高飘扬的一面旗。

    生命的光辉不在于职业和地位是否显赫,而在于心中有没有为党、为人民献身的激情,己年过半百的杨继臣就是凭着这种激清,在平凡的基层运管工作岗位上摸爬打滚十多年做出了不平凡的业绩,赢得了道路运输经营业户的真心爱戴和职工拥护,金杯银杯不如群众的口碑,金奖银奖不如百姓的褒奖,心底无私天地宽,情系运管终不悔,他雄心不己,壮志满怀,正在带领灵台运管所干部职工以新的姿态,奋力拚搏,践行“三个服务”,书写着人生新的壮丽篇章。

(值班编辑:兰霞)
最新通讯员新闻
信息检索
关键字
类  型
新闻阅读排行
本日排行
本周排行
本月排行
更多>>运输刊物订阅
更多>>精品车辆
新闻回顾
更多>>专题新闻
更多>>通讯员列表
更多>>合作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