纯电动“驱动”新能源汽车产业化(图文)
2012年7月9日,历经两年的《节能与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2012—2020)》(以下简称《规划》)终于正式出台,《规划》提出“以纯电驱动为新能源汽车发展和汽车工业转型的主要战略取向”,未来几年,中国汽车工业将聚焦纯电驱动。
2015年纯电动50万辆 时不我待紧跟国际步伐
未来三到五年将是我国新能源汽车发展的关键时期,《规划》提出到2015年,纯电动汽车和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累计产销量力争达到50万辆;到2020年,纯电动汽车和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生产能力达200万辆、累计产销量超过500万辆。
不仅在我国,世界主要汽车工业强国都制定了新能源汽车的发展目标。美国计划在2015年电动车的保有量达到100万辆;韩国计划到2015年电动汽车保有量达到120万辆;日本计划在2020年电动车保有量达到80万辆,混合动力汽车达到120万辆;德国计划到2020年电动汽车达到100万辆。
经过近十年发展的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如今已经到了非常关键的时刻。在规划制定的两年之中,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方向经历多次激烈的争论——是发展纯电动还是混合动力?是发展插电式还是换电池模式?是发展高速电动车还是小型化的低速电动车?各方都经历了激烈的博弈。面对国际新能源汽车产业迅猛的发展形势,已经不容许我们再踌躇犹豫。
纯电动为战略目标 实现新能源汽车产业化
纵观整个《规划》全文,产业化是出现频率最高的词汇。“十城千辆”工程已经在我国25个城市进行示范推广,实现了一大批新能源公交客车和出租车的上路运营,积累了相当多的新能源汽车运营经验。在下一阶段,我们不能将新能源汽车仅仅局限在示范运营范畴,必须在未来三到五年内大幅推进中国新能源汽车的产业化进程。
如何实现产业化?选择适应中国国情的技术发展路径是实现产业化的前提保障。《规划》已经明确:“以纯电驱动为新能源汽车发展和汽车工业转型的主要战略取向,当前重点推进纯电动汽车和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产业化,推广普及非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节能内燃机汽车,提升我国汽车产业整体技术水平。”也就是说,大力推广节能型汽车是我们的近期目标,而最终实现“纯电驱动”替代传统汽车动力模式,则是我国汽车工业转型的战略目标。
“纯电动驱动”顾名思义就是要以电能代替传统汽车的燃料能源。很多意见提出,在我国电池技术还取得突破的情况下,大力发展电动汽车是否存在产业发展风险。在过去我们已经有过很多经验教训,比如电信行业、彩电行业,由于没有掌握产业的核心技术,最终落到受制于国外产业巨头的局面。目前电池技术能否在近期内取得突破性成果尚未可知,而面对欧美汽车强国在新能源汽车领域的迅猛发展,我们已经没有再继续观望下去的时间。
打造整车平台 发挥市场优势
实际上《规划》已经提出“以整车为龙头,培育并带动动力电池、电机、汽车电子、先进内燃机、高效变速器等产业链加快发展。”我们首先要打造出一批民族的新能源汽车产品、新能源汽车品牌,培育新能源汽车市场,从而拉动整个产业的发展。
中国的最大优势是什么?是世界上最具发展潜力的市场。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汽车市场,未来也必将成为世界上最大的新能源汽车市场。利用中国市场优势,形成一定规模的新能源汽车市场,培育几家知名的民族新能源汽车品牌,为我国后续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发展开辟道路。2012年7月10日,工信部召开《节能与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2012—2020)》贯宣会,工业和信息化部副部长苏波在会上表示:“从我国目前的新能源产业现状来看,到2015年产销达到50万辆,任务十分艰巨。最终提出这个目标,也是经过了各界的讨论和研究,同时也充分考虑到国家政策对新能源产业支持的重要性,希望通过国家、企业、社会等各界的努力,最终达到这一目标。”
新能源客车一马当先 合肥模式值得借鉴
在推动纯电动汽车产业化方面,我们已经打下了良好的基础,探索出一些较为成功的产业模式,其中纯电动客车成为中国发展新能源汽车的重要特色之一。随着“十城千辆”工程的推进,很多城市都在推广市政、公交用车电动化上做出了突出的成绩,探索出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新能源汽车发展之路。
首先,目前中国正在快速推进城市化进程,中国居住在城市的人口已经超过了居住在农村里的人口。为了解决日益严重的城市交通问题,全国各主要城市都在大力发展公交事业。目前,我国拥有约40万辆城市公交客车,并且还在快速增长之中。公交客车运营运量大、运营时间长,对城市环境影响大。通过纯电动公交客车的示范运营,一方面对于改善城市环境质量有着重大作用,另一方面也可以培养市民绿色出行的理念,为后续私人购买新能源汽车的推广奠定基础。此外,公交客车便于集中管理,通过建设数量较少的充电维护设置,就可以在大批城市公交线路上运营,便于发挥政府导向作用,进行初期的示范推广。可以说,新能源客车是中国推进新能源汽车产业化的开路先锋。
在首批十五个“十城千辆”示范城市当中,合肥市的推广模式独具特色。截止到2012年上半年,合肥实现上路运营2018辆,全部为纯电动汽车。其中纯电动客车181辆,运营总里程达到600万公里,单车连续运营超过15万公里,平均单车百公里耗电108度左右,千公里故障率0.94左右。目前合肥已经建成了五座大型公交充电站,拥有176个充电桩。
合肥市发展新能源汽车的最大特点,就是产、学、研、政府四方相结合。成立两所新能源汽车研究所,联合省内高校和江淮集团等汽车企业形成良性研发体系。由安凯客车倡导成立的“安徽省新能源汽车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集中了24家企业、3所高校、2所科研机构和3个政府部门,涵盖电机,电控等关键部件的生产企业,集研发、生产、融资等多种产业配套功能,在合肥市的示范运营中发挥了极大的作用,形成了独特的“合肥模式”。
2011年底,科技部“国家电动客车整车系统集成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正式落户安凯客车,该中心是国家唯一的电动客车工程技术中心,建成后将成为我国新能源汽车领域重要的科技研发中心、科技交流平台和人才培训基地,对完成2015年纯电动汽车50万辆的目标,推进新能源汽车产业有着重要的作用。在纯电动客车领域取得突出成绩的合肥新能源汽车企业,或将在未来《规划》执行中扮演重要的角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