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鼻子”给孩子们上学路加了把安全锁
浙江省有望本月公布校车安全管理实施方案,将聚焦两大矛盾
德清县共投入2000万元,当地校车普及至全县22所小学。
“浙江省的校车安全管理条例实施方案,有望在本月公布。”近日,浙江省教育厅校园安全管理处处长潘伟川透露。
回望校车路,浙江省湖州市德清县的长鼻子校车,已开通3年。在德清育才学校门口,显得格外醒目。
德清育才学校,是当地的一所民工子弟学校。最远的孩子,住在王母山,距学校约40分钟车程。这是德清县的一个矿区,不少外来务工人员就在此打工。如果没有校车,孩子们该如何上学?
2010年9月,这里通上了长鼻子校车。5辆校车,每天接送近600位孩子。
德清校车,之于孩子,究竟意味着什么?本报记者再次走访德清,采访3位来自民工子弟学校的孩子,听听他们的上学故事。
4年级小凤:“新校车有安全带呢”
4年级的吴丽凤,剪了一头齐刘海,长得十分乖巧。3年前,她跟随父母从老家丽水来到湖州德清。一家三口,在德清县私营城租了房,暂时安了家。这里,是德清外来务工人员的集中居住区,距育才学校约10分钟车程。
小凤刚转入育才时,便坐上了校车。只是那会儿,校车是学校自己租的小巴,司机也是学校自己雇的。车子有点旧,车况不太好。
一年后的一天(2010年9月),小凤听老师说,“今天开始,我们就坐新校车啦,新校车很漂亮。”一放学,小凤就往校门口奔。“哇,它长着长鼻子,还有两个小手,好可爱!”小凤跟身边的同学,分享着喜悦。
新校车带给小凤的欣喜,还有很多,“新校车很安全,有安全带,坐着很稳。新校车很干净,位置坐着舒服。以前的校车,过道很宽,一个急刹车,人就会往前冲。新校车还有空调,夏天一点也不闷。”
5年级倩倩:“自己骑车上学会害怕”
5年级的周倩倩,高高个子,长得白净。去年初春,她随父母从安徽老家来到浙江德清。才上学头一天,就坐上了长鼻子校车。那天回家,她兴奋地告诉妈妈,“我们的校车,有个长鼻子,长得可好玩了。”没想到,第二天乘校车回家,“妈妈已经等在站点,她不是来接我的,是来看校车的。”
在老家,倩倩上学要“骑上20多分钟的自行车”。“前两年,爸爸送我上下学。我坐在电瓶车后面,老是怕掉下去。”等倩倩上了3年级,她就自己上下学。这时的她,只有10岁。根据《交通安全法实施条例》,年满12周岁的孩子,才可独自骑自行车上路。
为了避开车辆,倩倩就走小路。可小路,有时会窜出奇怪的陌生人。有个雨天,倩倩遇上一个黑衣人,“冲着我傻笑,我吓死了,好几天都不敢自己回去。”倩倩心有余悸。
6年级小杰:“不喜欢独自回家的感觉”
6年级的顾杰,小小的个子,十分懂事。2年前,他从老家贵州出来,转学到了育才。
第一个学期,小杰没有坐校车,“那会儿,爸妈不知道有。”为了送儿子上学,爸爸每天提前1个小时起床。“冬天里出门,天都是黑的,特别冷。”小杰说。
放学后,小杰自己走回家,“爸爸走不开。”他特别不喜欢独自回家的感觉,“独自一人走,没有同伴。”为了驱散心里的不安,他哼起了小曲,给自己壮胆。小杰不想爸爸妈妈为他操心。
在小杰回家的这半个小时里,服装厂工作的顾妈妈,心里特别不安。她总会不断地掏手机看时间,“估计差不多该到了,就往家里打电话。”如果电话被接起,传出小杰的声音,她的心才会定下来。“看到电视上老在放,孩子回家路上出意外。而且,现在的骗子也很多。”顾妈妈担心地说。
校车安全 靠的是责任心
至今,我还记得一位省人大代表说的话:
“校车的问题,不完全是财力投入的问题,而是政府责任心的问题,有没有对孩子生命的责任感,有没有尽到政府对教育投入的责任。”
现在,“责任”两字将以条例的形式落实。可是,如果责任之“心”不在,那么条例也只能是纸上的条例。其实,这份责任之心,不仅在于政府,也在于整个社会。最简单的,就如礼让校车。
校车制度,不是炫耀政绩的工程,而是需要持之以恒关怀的爱心工程。我想,校车是否是美式的,并不重要。只要它达到安全标准,就好。最关键的还在于,有了校车之后,如何确保它的安全运营。
这不光需要司机“守规矩”,更需要一个切实有效的运营机制与监管机制。我们希望看到的是,各部门能齐心协力,为了孩子,为了未来,做点实事。
其实,在校车背后,恰恰突显了一个更深的矛盾:教育资源分配不均。如果,每个孩子都能就近入学;那么校车,也不会让人这么揪心。
也许,就近入学,在城市并不难。但在农村与偏僻地区,教育均衡却受到了极大的挑战。如何让农村孩子,也同等受到城市孩子般的关爱?如何让农村孩子,也能安心地上学?我想,这需要的不只是一个校车安全管理条例。